运用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1593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这两项基本技能,传统语文教学都是独立的、单独的开展教学,阅读课就只是让学生阅读自选、推荐或者必选材料,写作训练课则主要以写作文、写日记或者读后感。传统读写教学与训练脱离导致教学内容不连贯、教学知识不系统等问题,群文阅读除重视选读、略读、精读一篇文本外,还重视有关联多文本阅读,更加注重文本之间结构与意义的联系。它既不同于传统语文单文本阅读,又不同于“主题阅读”等被动阅读方式。老师和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比较不同文本的立意角度、知识结构、叙述方式等,最终实现“议题”的一致。群文阅读这种创造性阅读过程使其也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及其特点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简称群文阅读,即一次阅读相关的多个文本,师生根据文本构建议题,达成共识。学生在传统阅读只选择单一文本进行,群文阅读则选择相关联的多文本,例如童话教学时候学生可以选择中国的、外国的童话比较阅读。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编排,把相似篇目放在一个单元中,便于教学中比较、联系、延伸与推理。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一定阅读量。随着学生阅读量增加,他们对于所读内容不断形成自己的思考、观点。[1]群文阅读就是充分发挥学生这种能动性,主动地对多文本之间的联系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构建答案的过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素养。
  群文阅读具有如下特点。(1)材料开放性。与主题阅读表面知识关联不同的是群文阅读要对其隐性的关联进行思考,其更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思考与感悟,搜集相关内容书籍或者文章阅读从而解决心中的疑惑。(2)师生共成长性。传统阅读中,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开展泛读、选读或者精读,并在老师要求下写出读后感或者续写、仿写、改写。群文阅读模式下,老师不再是阅读标准答案制定者,师生要共同提出群文蕴含的问题,并通过阅读关联文本提出共识性答案。群文阅读强调通过教师和学生对同一议题多篇文章同读共构,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逐步实现课程化阅读。(3)语文能力多元性。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在读”、“学读”、“会读”能力。“在读”能力就是学生愿意参与阅读,具备阅读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学读”是指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能力,即:对文本迅速阅读,初步理解字词语义进而评价和欣赏的能力;“会读”能力就是师生通过阅读发现自我或者检查自我的能力。[2]
  二、群文阅读与读写能力的关系
  文本中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群文阅读通过对多文本分析与综合、想象和联想、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提升自己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与写作能力。[3]学生从所读多文本不断获得文字信息、解读文本意义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即快读能力、获取意义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这些对议题的认识就是学生模仿与创造之源。当学生达到评价和鉴赏能力层次,那么他的谋篇布局、策划写作能力与之提高。因此,群文阅读既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鉴赏和审美能力,又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策划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群文阅读提高读写能力的策略
  (1)营造浓厚阅读氛围。群文閱读作为新兴事物正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在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上发挥特殊功能。教师要为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营造浓厚氛围,如引导学生群文阅读(构建不同文本问题与联结、达成共识等)、为学生准备充足材料、为学生提供远程阅读机会、将学生读写心得展览等。[4]浓厚群文阅读氛围是学生积极投入群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读与写的能力,通过群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语言思维和逻辑能力。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特点构建大阅读圈,进而选择阅读能力更强学生组建阅读团体。
  (2)实现阅读共识与写作。没有阅读的思考是空泛的,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义的。群文阅读提升阅读者语文素养,对某一文本阅读时,它本身可能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这颗“种子”就是创造能力,通过群文阅读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读、怎样评价和鉴赏、怎样把思考的内容呈现在纸张上。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罗良建.群文阅读:从“在阅读”到“会阅读”[J].教育科学论坛,2015,5:9-12.
  [3]董红红.在群文阅读中实施“五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211.
  [4]张萍.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76-78.
  张亚静,河北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职称评聘作为高校的热点,一直备受关注。但怎样找到一个相对科学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让人费尽心思后还不尽人意,参与其中的人不能完全走出困惑)  【关键词】职称评审 评聘分开 评聘合一  【中图分类号】G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84-01    职称评聘是高校中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对于它众所周知的重要性我想不必赘述。虽然笔者并不懂那种行至水穷坐
单元整组观照下的课堂练习就是以语文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练习单位,在紧扣学段目标、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立足学情等基础上,整合优化,进行整体课堂练习的一种教学构想。现以人教版四上“动物单元”第13课《白鹅》为例,来谈谈单元整组观照下的课堂练习如何开展。  一、单元整组教材梳理  单元整组教学的核心是整合。每篇课文的课堂练习应摒弃传统的零起点教学意识,寻找并挖掘篇与组的联系,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点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学史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其次,针对这些功能,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史的一些方法,从而可提高高校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史 高校数学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85-02    1 前言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数学在各个学科领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界倍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有言,语文能力读为先,充分表明了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环,成为当前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因,在语文的阅读
期刊
三爷爱吸烟,吸烟史少说也有20年了。rn三爷住的小区大门左右一楼都是一排门面,小区大门左边的第一间门面是老李开的一个电脑彩票投注站,虽说是电脑彩票投注站,但为了赚钱,老李还摆
【摘要】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效地进行监控,就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质量监控的标准;二是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监控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9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哈尔滨工
立春刚过,已是春节。母亲常说,春打六九头,想来是吧。在这薄薄的春寒里,有风从远古而来,一路的合辙押韵,像一首诗。“春雨惊春清谷天”,那是季节里的耳朵。料峭春风,像一声呐喊,喊出春
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影视资源,如何处理好影视资源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关系,不让语文课堂失之偏颇;不让影像资源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通过课程改革,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新途径来呼唤影视资源的善用。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如何将影视资源合理的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一
期刊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2010年第4期《七巧板》播出了一首《数字歌》,这首儿歌把抽象的数字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象,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不过,有一句歌词“2变成一只鸭,呷呷呷呷”中的“呷”字用得欠妥。  “呷”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ɡā、xiā。“嘎”也是个多音字,有ɡā、ɡá、ɡǎ三个读音(如儿童电影《小兵张嘎》的主人公“张嘎”、“嘎子”,读音为ɡǎ)。当这两个字都读ɡā的时候,所记录的词义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