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改下面的句子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as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求:不改变句子意思,能改不删,能添不减。
  1.我看见了他的心思。
  2.李丽和王平在操场散步时,她对她说:“把你的那本故事书再借我看看吧。”
  3.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4.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5.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人们已成为自觉行动。
  6.听了老师一番话,很受教育。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郝湾小学 纪秀秀 供稿)
  (答案本期找)
其他文献
我们家的电视整天开着,我不愿意放过每个频道,一直认为好看的节目我没有错过一个。可是今天,我却放弃了这种看法,因为老师今天带领我们看的节目,比我以往看的任何节目都精彩。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早晨到校之后,升完国旗回到教室,老师就带领着我们欣赏了CCTV科教频道播出的节目《我们的一本课外书》。  大概是因为老师觉得,我们班大多数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想让我们学学那些爱看书的人,练练自己的口才。 
语文老师说:“请同学们用‘陆陆续续’这个词造句。豆豆,你先来吧。”  豆豆马上回答道:“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老师好奇地问:“你到底有几个爸爸?”
古代著名文论家金圣叹评价《水浒传》塑造人物个性技巧时,曾说:“《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句话就是说,《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写得各具个性。  在小说里,一个个人物深深烙在我们的脑海里,“活”在我们心中。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彰显了人物的个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些,把人写活呢?  一、描写独特的
“1 X”群文阅读教学这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将改变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一些弊病,意味着最大程度地“让读”“让学”,显然,“1 X”群文阅读不应该是“教”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确定以“学”为出发点的“学情视角”, 依据当前语文教材实施“1 X”群文阅读教学,重构课堂教学的“促学”系统?笔者试图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议论文体教学为例,从学习起点分析、学习状态关注及
我们中华民族的对联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人名联以其独特的内容、精妙的构思、妙趣横生的韵味。在博大精深的对联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文学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  人名联又叫“人名对”,一般是在上下两联的相同位置写入人名,形成巧妙的对联,可供欣赏。  相传,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到江西任督学时,偶尔发现了一考生与他同名,便有意将其叫到面前,出了下面这一上联来考这个考生: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
院子里有一棵树,我经常看着它,它也看着我。  树上火红的花瓣,轻轻地摇着。我很好奇,问:“你为什么总是摇摆个不停?”  “我想飞。” 我似乎听到了花瓣的回答。  “花瓣就是花瓣,永远不会像鸟儿那样飞上蓝天。”  “等着瞧!”它淡淡地笑着。  花瓣从春天摇摆到夏天,开得执着、热烈。我感到诧异,就问花瓣:“一个季节的时间,你学会飞翔了吗?应该明白……”  “可能吧,”它望着天际,叹了口气,“虽然我永远
那是1998年上半年的一天,我接到绍兴县教委人事科的一个电话,说要推荐我参评浙江省第六届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殊荣。我十分敬仰特级教师,但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要成为特级教师。所以我以特级教师荣誉太高,我还没达到要求为由而谢绝了。  第二天,人事科又来电,说经过筛选摸排,还是决定推荐我参评,并要求下午必须去教委拿表格并抓紧填好报上级教育部门。  就这样,经过层层考核评审,我成
“航母”  福建省连江县安凯学校四(2)班 吴所畏  吃饭时,阿毛突然问妈妈:“妈妈,能不能给我改个名字?只要别叫我毛航,叫毛什么都可以。”  妈妈摇摇头,果断地说:“绝对不行,因为名字可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  阿毛想了想说:“那好,您以后就别去学校接我了,让我自己回家好吗?”  妈妈十分惊讶地问:“为什么?”  阿毛嘟着嘴说:“同学们一看见您来接我,就嚷嚷道:‘航母’来啦!‘航母’来啦!”  
一般而言,对同一个文本,教师的解读与他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总是存在着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我们不得不在“学术的良知”与“教育的道德”中徘徊、痛楚。这种矛盾到了后来,使得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已习惯于放弃文字背后的思想,为了取悦课堂而直接采用印象式的解读,以浮光掠影的对文字表象的捕捉,来应付课堂教学中可能需要的“艺术熏陶”资源。譬如《忆江南》一诗,大家热衷于中间两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摘 要】默读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发挥默读的作用,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和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要有微课的辅助,帮助提升阅读的质量;再次要有深入的思考,梳理提炼言语中的信息。课堂教学要为学生营造默读的氛围,使其习惯沉浸在静默的场域中,通过训练,提升书面表达力与口头表达力。  【关键词】默读;阅读训练;言语习得  默读,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