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对初中数学新课改在新课改理念的合理性,忽视数学教育传统,教学内容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教师实际,考试方式滞后等方面的质疑,分析了对质疑的回应。针对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争鸣提出要正确处理传承本国传统与学习西方理念,遵循传统数学结构与关注问题解决以及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新课改;争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并取得了很多教育成果。但是,对初中数学的新课改的质疑以及各方的争鸣从未停止。我们正视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引起的争鸣和质疑,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和初中数学新课改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新课改引起的争鸣
1、对新课改的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中有很多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批评意见。客观地认识批评意见,对于进一步推行初中数学新课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合理性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新课改理念,提出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有不同发展。有些专家对这个理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理念存在不合理性,认为学好数学要经过努力,不是随便一说都可以的。他们认为,初中数学教育应该教授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水平。
(2)对初中数学新课改忽视我国数学的教育传统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外国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新课程教材中也大量引用了外国的教材内容,忽视了我国几千年数学教育的传统。有专家指出,我们的数学教育学习很多美国的经验,但是要防止不合理的理论引入国内将新教改带入歧途,重蹈美国数学改革的覆辙。
(3)对初中数学新教改处理数学内容的方式质疑
很多专家对于新教材削弱或者是删除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做法表示质疑和反对。批评的重点之一是新课程标准对欧氏几何等数学内容的处理。许多数学家认为,欧氏几何注重推理证明,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欧氏几何被删减几乎消失,引起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用数学的作用。但是有专家指出初中数学不必引入太多的应用性的内容,以免学生无从下手,看不到数学的科学本质。
新课标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打破传统数学教育的代数和几何的分科,这样就打破了几千年形成的数学科学的体系,失去系统性。
(4)对新课改是否与初中数学教师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质疑
有教师反映初中数学新课改使原先数学学科体系被打破,教师在教学时无从下手,又会返回原先教学传统中去。有专家指出,中国数学教育的弊端是教师的培训,解决措施也是教师的培训。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研究教师培训的教材,然后再有实验教材,才是正确的顺序。
(5)对考试改革滞后与实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矛盾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不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借助机器完成,但是考试时却是考查计算能力。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存在很大的矛盾,引起很多专家质疑。
2、对质疑的回应
(1)肯定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方向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相关人员表示,初中数学新课标淡化了逻辑推理,但强化了直觉思维与合情推理。针对质疑,有专家指出,过去注重逻辑推理教学,使学生习惯解答问题,但不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造成我们数学教育落后。初中数学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2)初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是对数学教育内容的合理理解
新课改研究组成员认为,初中数学新课标把数学的应用置换到学习内容的起点,打破了传统的数学应用的终端位置。这样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从哪里来,如何解决问题的。
(3)找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致力于形成共识
针对质疑,提出专家和教师要了解新课标,找准问题所在,积极寻找共识,促进初中数学教育发展。
二、对数学新课改争鸣的思考
通过对于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争论,我们看到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和不同的数学观,这些促使我们思考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
1、本国传统与西方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形成了数学的教育传统。这些教育传统主要包括:教师主导,重视逻辑,强调运算,以应试为主要导向等等。国际上课程改革主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等。两者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理念有利于克服我国数学传统教育的不足。在反质疑中,肯定新课改的方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巨大优势。西方国家正在积极借鉴数学教育中积极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无视本国传统的数学教育中的优秀因素。对于质疑新课改忽视本国教育传统的声音,必须要引起关注,必须要正确处理本国的传统和西方理念之间的关系。
2、数学结构与问题解决
一方面,有专家强调数学的逻辑推理,以及数学结构,对于新课标处理数学教学内容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另一方面,数学更多地用来解决问题,体现数学应用性。初中数学新课改希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如何来,如何解决问题的,导致了与传统数学结构的背离,引起了质疑。
不同的数学观会形成不同的数学教育观。新课改中数学结构和问题解决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要相互协调,相互吸收优良的部分,促进初中数学新课改。
3、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
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影响数学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考试文化。用考试选拔人才是现阶段选拔人才最重要也是最公平的手段。我国数学教育必然是考试导向的。有专家和教师提出了考试滞后的问题,考试改革滞后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新课改要推进必须要改革课程评价,承认数学教育的考试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促进数学教育发展。
三、结语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关注。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这些质疑的声音,分析这些质疑存在的原因,以此来思考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促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数学新课改问题的争鸣与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
[2]张玉梅.数学新课改倡导和呼唤五化策略[J].教育革新,2008(11)
[3]郑志兵.中学数学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校长阅刊,2008(12)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新课改;争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并取得了很多教育成果。但是,对初中数学的新课改的质疑以及各方的争鸣从未停止。我们正视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引起的争鸣和质疑,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和初中数学新课改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新课改引起的争鸣
1、对新课改的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中有很多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批评意见。客观地认识批评意见,对于进一步推行初中数学新课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合理性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新课改理念,提出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有不同发展。有些专家对这个理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理念存在不合理性,认为学好数学要经过努力,不是随便一说都可以的。他们认为,初中数学教育应该教授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水平。
(2)对初中数学新课改忽视我国数学的教育传统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外国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新课程教材中也大量引用了外国的教材内容,忽视了我国几千年数学教育的传统。有专家指出,我们的数学教育学习很多美国的经验,但是要防止不合理的理论引入国内将新教改带入歧途,重蹈美国数学改革的覆辙。
(3)对初中数学新教改处理数学内容的方式质疑
很多专家对于新教材削弱或者是删除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做法表示质疑和反对。批评的重点之一是新课程标准对欧氏几何等数学内容的处理。许多数学家认为,欧氏几何注重推理证明,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欧氏几何被删减几乎消失,引起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用数学的作用。但是有专家指出初中数学不必引入太多的应用性的内容,以免学生无从下手,看不到数学的科学本质。
新课标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打破传统数学教育的代数和几何的分科,这样就打破了几千年形成的数学科学的体系,失去系统性。
(4)对新课改是否与初中数学教师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质疑
有教师反映初中数学新课改使原先数学学科体系被打破,教师在教学时无从下手,又会返回原先教学传统中去。有专家指出,中国数学教育的弊端是教师的培训,解决措施也是教师的培训。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研究教师培训的教材,然后再有实验教材,才是正确的顺序。
(5)对考试改革滞后与实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矛盾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不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借助机器完成,但是考试时却是考查计算能力。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存在很大的矛盾,引起很多专家质疑。
2、对质疑的回应
(1)肯定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方向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相关人员表示,初中数学新课标淡化了逻辑推理,但强化了直觉思维与合情推理。针对质疑,有专家指出,过去注重逻辑推理教学,使学生习惯解答问题,但不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造成我们数学教育落后。初中数学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2)初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是对数学教育内容的合理理解
新课改研究组成员认为,初中数学新课标把数学的应用置换到学习内容的起点,打破了传统的数学应用的终端位置。这样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从哪里来,如何解决问题的。
(3)找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致力于形成共识
针对质疑,提出专家和教师要了解新课标,找准问题所在,积极寻找共识,促进初中数学教育发展。
二、对数学新课改争鸣的思考
通过对于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争论,我们看到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和不同的数学观,这些促使我们思考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
1、本国传统与西方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形成了数学的教育传统。这些教育传统主要包括:教师主导,重视逻辑,强调运算,以应试为主要导向等等。国际上课程改革主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等。两者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理念有利于克服我国数学传统教育的不足。在反质疑中,肯定新课改的方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巨大优势。西方国家正在积极借鉴数学教育中积极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无视本国传统的数学教育中的优秀因素。对于质疑新课改忽视本国教育传统的声音,必须要引起关注,必须要正确处理本国的传统和西方理念之间的关系。
2、数学结构与问题解决
一方面,有专家强调数学的逻辑推理,以及数学结构,对于新课标处理数学教学内容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另一方面,数学更多地用来解决问题,体现数学应用性。初中数学新课改希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如何来,如何解决问题的,导致了与传统数学结构的背离,引起了质疑。
不同的数学观会形成不同的数学教育观。新课改中数学结构和问题解决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要相互协调,相互吸收优良的部分,促进初中数学新课改。
3、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
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影响数学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考试文化。用考试选拔人才是现阶段选拔人才最重要也是最公平的手段。我国数学教育必然是考试导向的。有专家和教师提出了考试滞后的问题,考试改革滞后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新课改要推进必须要改革课程评价,承认数学教育的考试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促进数学教育发展。
三、结语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关注。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这些质疑的声音,分析这些质疑存在的原因,以此来思考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促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数学新课改问题的争鸣与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
[2]张玉梅.数学新课改倡导和呼唤五化策略[J].教育革新,2008(11)
[3]郑志兵.中学数学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校长阅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