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改问题的争鸣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对初中数学新课改在新课改理念的合理性,忽视数学教育传统,教学内容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教师实际,考试方式滞后等方面的质疑,分析了对质疑的回应。针对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争鸣提出要正确处理传承本国传统与学习西方理念,遵循传统数学结构与关注问题解决以及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新课改;争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并取得了很多教育成果。但是,对初中数学的新课改的质疑以及各方的争鸣从未停止。我们正视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引起的争鸣和质疑,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和初中数学新课改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新课改引起的争鸣
  1、对新课改的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中有很多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批评意见。客观地认识批评意见,对于进一步推行初中数学新课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合理性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新课改理念,提出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有不同发展。有些专家对这个理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理念存在不合理性,认为学好数学要经过努力,不是随便一说都可以的。他们认为,初中数学教育应该教授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水平。
  (2)对初中数学新课改忽视我国数学的教育传统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外国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新课程教材中也大量引用了外国的教材内容,忽视了我国几千年数学教育的传统。有专家指出,我们的数学教育学习很多美国的经验,但是要防止不合理的理论引入国内将新教改带入歧途,重蹈美国数学改革的覆辙。
  (3)对初中数学新教改处理数学内容的方式质疑
  很多专家对于新教材削弱或者是删除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做法表示质疑和反对。批评的重点之一是新课程标准对欧氏几何等数学内容的处理。许多数学家认为,欧氏几何注重推理证明,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欧氏几何被删减几乎消失,引起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用数学的作用。但是有专家指出初中数学不必引入太多的应用性的内容,以免学生无从下手,看不到数学的科学本质。
  新课标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打破传统数学教育的代数和几何的分科,这样就打破了几千年形成的数学科学的体系,失去系统性。
  (4)对新课改是否与初中数学教师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质疑
  有教师反映初中数学新课改使原先数学学科体系被打破,教师在教学时无从下手,又会返回原先教学传统中去。有专家指出,中国数学教育的弊端是教师的培训,解决措施也是教师的培训。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研究教师培训的教材,然后再有实验教材,才是正确的顺序。
  (5)对考试改革滞后与实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矛盾质疑
  初中数学新课改不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借助机器完成,但是考试时却是考查计算能力。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存在很大的矛盾,引起很多专家质疑。
  2、对质疑的回应
  (1)肯定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方向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相关人员表示,初中数学新课标淡化了逻辑推理,但强化了直觉思维与合情推理。针对质疑,有专家指出,过去注重逻辑推理教学,使学生习惯解答问题,但不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造成我们数学教育落后。初中数学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2)初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是对数学教育内容的合理理解
  新课改研究组成员认为,初中数学新课标把数学的应用置换到学习内容的起点,打破了传统的数学应用的终端位置。这样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从哪里来,如何解决问题的。
  (3)找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致力于形成共识
  针对质疑,提出专家和教师要了解新课标,找准问题所在,积极寻找共识,促进初中数学教育发展。
  二、对数学新课改争鸣的思考
  通过对于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争论,我们看到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和不同的数学观,这些促使我们思考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
  1、本国传统与西方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形成了数学的教育传统。这些教育传统主要包括:教师主导,重视逻辑,强调运算,以应试为主要导向等等。国际上课程改革主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等。两者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理念有利于克服我国数学传统教育的不足。在反质疑中,肯定新课改的方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巨大优势。西方国家正在积极借鉴数学教育中积极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无视本国传统的数学教育中的优秀因素。对于质疑新课改忽视本国教育传统的声音,必须要引起关注,必须要正确处理本国的传统和西方理念之间的关系。
  2、数学结构与问题解决
  一方面,有专家强调数学的逻辑推理,以及数学结构,对于新课标处理数学教学内容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另一方面,数学更多地用来解决问题,体现数学应用性。初中数学新课改希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综合的应用,明白数学如何来,如何解决问题的,导致了与传统数学结构的背离,引起了质疑。
  不同的数学观会形成不同的数学教育观。新课改中数学结构和问题解决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要相互协调,相互吸收优良的部分,促进初中数学新课改。
  3、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
  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影响数学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考试文化。用考试选拔人才是现阶段选拔人才最重要也是最公平的手段。我国数学教育必然是考试导向的。有专家和教师提出了考试滞后的问题,考试改革滞后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新课改要推进必须要改革课程评价,承认数学教育的考试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促进数学教育发展。
  三、结语
  初中数学新课改引起了人们关注。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这些质疑的声音,分析这些质疑存在的原因,以此来思考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促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数学新课改问题的争鸣与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
  [2]张玉梅.数学新课改倡导和呼唤五化策略[J].教育革新,2008(11)
  [3]郑志兵.中学数学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校长阅刊,2008(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知识、智育、操作和评价等功能。在习题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且由于习题教学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数学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最好的锻炼。所以发掘数学习题的潜在价值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就数学习题潜在价值的发掘这一话题进行论述。文章内容包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因为所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上遇到发展瓶颈,为了帮学生寻找突破点,我进行了大量尝试和有效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做法,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社会生活  我的学生外地生多,住校生多,信息获取缓慢而有限,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自然狭窄。如何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呢?  我主要采取了两
目的:通过医用红外热像仪对不同训练水平人群在游泳前后主要肌肉体表温度变化的探测,探究游泳主要肌群体表温度与训练水平的相关性.采用红外热像技术为游泳运动效果评估提供
【摘 要】 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学老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了解周围的世界,我们要加大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可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的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等等,所有的这些不足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的
【摘 要】 生物实验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培养其实践能力,深度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老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与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品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地发挥是摆在初中生物老师积蓄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初中教学方法的方法,希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吸纳这些意见。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应该重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因为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及时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路向;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思想和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上的创新,教学上的创意,给孩子注入鲜活的教学理念,茁壮孩子的精神和魂灵。  一、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  语言文字最佳学习的时期是孩童时期。在当今的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技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然而,纵观实际教学中设计的练习,或随意,既无明确的目标又无具体的训练要求;或机械,死抄硬背的现象仍不少见;或盲目,让学生无法下手真正落实双基。所以,要想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合理巧妙的设计课堂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