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上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尽量使用英语,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大多数的学生在未接触英语之前,已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充满了好奇,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说“外国话”。但是,如果不能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优势,充斥课堂内外是难记的词汇,枯燥的语法,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题海。往往会使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变失望,乐学变厌学,接受变排斥。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语语言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实践,可以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是实施英语学科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活化教材课堂运用英语的基础
  
  教材是统编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
  1.1 把文字活化为话语
  教材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的,而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语言实践,说又是语言实践关键的一环。说,首先要听。因此,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语言材料及其主要语言结构。通过听录音模仿自然的语音语调,听学生对话,朗读,表演,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检验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教师努力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注意情景、句型、词汇内容的同时,通过听力理解,潜意识地吸收大量语言信息,为英语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1.2 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
  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置身于正确使用语言结构的场合,借助简笔画、投影片、实物等创设情景。例如在上JEFC BookⅢ Lesson33 中教现在完成时这一语言项目中,把握住学生对于教师工作、生活经历的好奇心态,我向学生展示了如下句子:
  I came to this school in 1995, So I have been at this school for about four years, I have worked here since 1995……
  几位任课教师的工作经历通过以上句型展示给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学现在完成时的语言结构,显得简单易懂,既紧扣课本内容进行操练,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2 活化学生把握是英语语言运用的关键
  
  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现实,都为英语语言运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英语语言运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示范表演者,一个组织者,一个裁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正如英语语言教学家C、E、Fekersley所说过的“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是由学生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内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困难,享受到解决困难之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
  不难看出,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基本上不受控制,他们对话自由,语言灵活,句型多变,话语表达清楚。在对话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对方的反应把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传递给对方,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这样的操练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和现实更加贴近,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给学生操练,更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 用已学过的英语解释新学的英语
  
  用英语解释英语,要用已经学过的能听懂的英语进行解释新学的英语词汇。有人说,用英语解释英语比用汉语翻译的方法费时、费事。有时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尤其是抽象的词汇, 例如解释动词“think”,如果用汉语翻译,只需说一个“想”字学生就明白了,如果用英语解释复杂的多,I see with my eyes.I hear with my ears I walk with my legs .I speak with my mouth.I think with my head.这样的确费事、费时,到那时学生接触了英语,开始用英语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因此是有好处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室大有进步的。又如:September: the ninthmonth of a year; feed: give food tosomebody or an animal等。这种词汇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该新词的真正含义,而且能增加学生的语言信息量。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必须注意的是使用英语解释法,用来解释新词的词和词语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并且是经常使用的。再如教师可以这样解释下列单词:(1) holiday:time off from work (2) invite:ask someone to dinner or a party (3) housework:work done around the home.
  
  4 使用直观手段,尽量避开用母语教学
  
  语言是人类进行英语语言运用的重要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身势语如手势、表情、姿势等就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正确使用身势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下转第93页)(上接第89页)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每当上课铃响了,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也要微笑给以鼓励,并竖起大拇指说:“Good!”“You are right.”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用微笑给学生理解和期待。又如教师通过手势或动作教给学生英语:“Stand up!”“Sit down !”“Come to the blackboard!”“Come in, please!”等等。学生开始不理解句子的意思,但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知识这种媒介,他们就能够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但明白了这些英语句子,而且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教师这样表达的英语就是可理解性的语言的传授。同时可以运用实物、图片和课文情景等进行教学,达到尽量避开用汉语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尽量使用英语,控制汉语的使用,这样能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英语学习环境的感染,自觉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戴俊霞.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开放性思维[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 刘明珠.仿拟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胡开宝.试论文体学原理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98.2.
其他文献
红莲小学是北京市第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近90%。让这些学生在北京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感受北京包容的气度与胸怀,在幼小的心里埋下“公平、平等”的种子,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后备军,是我校首要的责任与职责。为此,学校提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促进学校包容性发展”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均衡、共同发展。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通过调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
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也是帮助人们认识、观察世界的基本图式之一,渗透至古往今来不同时期的造型艺术中.图式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是被概念化、形式化的构成关系,最后逐
2016年是区县政协的换届之年,是总结经验、谋划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区政协将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职尽责,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水平、一流的业绩,
人物特写是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而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主要写人.这就要求所写的事要有鲜活的新闻价值,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人物特写以其短小、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和紧贴
从Netflix的产品推荐到信用卡欺诈检测,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进一步扩展,我们将会走到哪一步?我们与人工智能的亲密接触又将会达到
期刊
暴盲王某,女,27岁,工人,1995年4月19日诊。患者怀孕3个月后视力卒然下降近1个月。来诊前已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双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经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刻诊:双眼外观无异,视
期刊
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北方交大附中在新课改的学习、探索与实践中,运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秉持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原则,致力于营造“自主提升,追求幸福”的教师成长氛围,积极创设“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学校育人文化,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实现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双重目标,即“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而努力。  我校不仅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视
作为一校之长,我经常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想,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而且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我认为,课程是体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有效载体,教师是实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关键因素。如何搭建这样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何造就能
本文选取西方美术史上著名的基督教题材作品“献祭以撒”,自公元4世纪至20世纪,将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作品置于风格演变的视野下研究,既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西方美术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