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生亲身操作科学的实验活动,对科学知识充满热情和兴趣,这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途径。所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当中,熟练掌握科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方向缺乏计划性、目的性
  新课改的实施,使大部分教师都了解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安排实验内容方面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难以在实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学生就会由最初的感兴趣到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实验教学进行之前将教材深入研读,树立明确的教学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完成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内容闭塞缺乏科学性
  目前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并且存在教学内容不明确,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教师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但是依然运用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取材实验,从方法和操作上也没有最新的改变,这就与新课标中的创新性背道而驰,也就造成了教学内容、方式等比较闭塞,也就导致了小学科学实验的质量逐渐降低。
  (三)课外探究不主动,延伸实验完成情况不理想
  科学源于自然,因此科学实验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要延伸于课外,这样的探究活动对科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本只是动嘴,没有具体的实施,就算实施也不能达到很好的延伸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实验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过程。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没有去实践,更没有去观察具体的过程。还有一些需要长期观察的实验,比如一杯水的蒸发过程等,许多学生因为缺乏耐心而没有去做,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养成主动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属于一个领航者的地位,由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实验教学的目的,指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教材,并深入了解教材,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以教学目的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按照实验中各个环节中的目标严格地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要注意将重点、难点进行突出呈现,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最为有效。此外,要让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
  (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奇妙事物的解答。教师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完成实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五年级下册有《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实验,教学准备:马铃薯、食盐、清水、烧杯、天平。
  教学设计:
  1.导入
  (1)出示两杯等量无色液体,置入马铃薯,一浮一沉激发好奇。引申:是什么导致同一个马铃薯有不同的沉浮现象呢?
  (2)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调动多种感官,选择鉴定液体性质。面对不明液体,选择扇闻方式,但不能尝。因为设置的是盐水,所以排除看、闻、尝等,选择了蒸发和称重的方式。
  2.蒸发验证
  (1)两只勺子盛上不同液体,分别蒸发实验,学生惊奇发现一种勺子底有白色颗粒,另一只什么都没有。
  (2)再次推论,实验足以验证两杯水是不同的,但白色颗粒有可能是什么呢?而且放入水中还能溶解?
  3.溶液验证:调制味精水、盐水、糖水,探究马铃薯的沉浮状况。
  4.视频展示死海“不死”的秘密,以及死海中的盐的展示视频,感触死海海水的密度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改变液体的密度也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没有正面直接从调制盐水人手探究马铃薯的沉浮,而是经历了两次设疑实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中的探索能力,并感受了异国风情下的死海不死的奥秘,满足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
  (三)注重实践,开齐开足开好各类实验
  科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来完成新课标的目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高需要将各类实验开齐,并且要根据教学管理的相关部门制定的小学科学演示实验及分組实验的目录进行教学安排,并严格执行。学校要将实验目录明确到个人,要让学生和老师每个人都了解实验目的,促进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要按照实验目录完成的详细情况作为对学校的考核依据,督促学校、教师对实验教学任务的努力完成。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活动,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实验教学有效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对探究式实验活动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精心为学生选择实验材料,为学生提前做好实验准备,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在实验当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点拨,让每个学生都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学习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儿童绘本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看画、作画以及读画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本文简要分析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然后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际,探讨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术课程逐渐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视觉形象感知力、审美以及创造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合适教学方法的
2017年9月,全国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给我们一线教师感受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一点无疑是识字量的增加,相比苏教版教材,部编本每篇课文所承载的识字任务更重,基本在11-17个之间不等,这让我们的识字教学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立足低年级,重点探讨教学中的识字策略,力求使课堂高效有趣。  一、摒弃教学模式化,随文勾连整合  根据以往一般的生字教学“套路”,我们通常是这样做
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如何充分运用学具来解决这一难点,已引起多数教师的重视。  低年级学生认知的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就必须从表象认识开始,逐步过渡到抽象概念的感知,并通过反复验证、反馈,发现规律,最后形成牢固的概念。但单凭教师的演示和反复的讲解,或单靠学生反复运算,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创新逐渐成了各行各业关心的话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能力的时期,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在倡导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都得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更是如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课改推行的背景下,近几年,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计算机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小学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正】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与老年赡养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早已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费孝通教授在80年代前期曾根据在“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开弦
[目的]探索BMY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用Excel2003进行体重生长曲线模拟分析,最适合的模拟方程为y=72.742x0.4503,决定系数为0.9788,对BMY母牛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速度
就业不应只是在大中专学生毕业前夕才大呼“狼来了”的一项工作,而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从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