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归责论在财产犯罪案件中的运用

来源 :比较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qs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目前反对客观归责论的学者对很多问题的讨论还比较粗放,认为客观归责论"只能顾及部分犯罪"的主张也并不具有说服力。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事实判断色彩浓厚,客观归责论是在因果关系得以证成前提下的归责评价,是一种规范判断,具有限制犯罪成立范围的功效。当下比较要紧的是承认客观归责的规范判断方法论,至于其下位规则的具体内容如何则见仁见智。对于客观归责论的下位规则可以从正面和反面分别考虑。无论是在司法解释中还是在部分疑难案件的处理中,我国实务上都并不排斥客观归责论的思考方法。在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以及贪污罪等广义的财产性犯罪中,在条件因果关系之外,运用客观归责论对行为与结果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可以确保定罪结论更为妥当,说理也更为充分。理论上关于客观归责论只能适用于侵犯人身罪或者适用范围极其有限的误区由此可以消除。
其他文献
随着自然灾害等重大事故的频发,应急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出现大规模突发事件下,决策者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急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案,这对于灾情控制和应急活动顺利
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全球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H3N2)病毒,而欧洲则以乙型流感为主。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甲型流感(H3N2)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悉尼/5/97密切相关;甲型流感(H1N1)病毒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在运行时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常常会发生故障,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国外便开始了汽
捷克疫苗接种和旅游医学中心Beran等将116名16~45岁的健康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用Aventis Pasteur公司生产的传统甲型肝炎疫苗进行首次免疫,168天(6个月)后,一组继续用该疫苗免疫,另一组则使用伤寒一甲型肝炎联合疫苗免疫(采用双腔针筒,在注入人体前即刻混合)。观察两组免疫前、加强免疫当天(第168天)和加强免疫后1个月(第192天)的血清学免疫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作为一种高产量高效的抗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就如何提高IgY的产量及纯度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就此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