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复兴之路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期刊登经济产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山下一仁的一篇文章,题为《要搞活日渐衰落的农业并非无路可走》。他认为,日本历史上曾进行了解放佃户的土地改革运动,却导致零散的农业结构问题更加严重,成为战后农业面临的最大课题。为避免农业政策弊端和提高农业生产率,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促进日本农业的发展。
  
  三大农业制度
  
  一是粮食管制制度。以1918年的米骚动为契机,政府开始介入市场。此后在战时经济体制下,粮食由过剩转向紧张,到1942年通过粮食管理法,政府主导的收购和配给制度形成了对大米市场的“直接统制”。
  本来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粮食管制制度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过生产者提高米价而转变为了对农民的保护。在高米价政策下,那些兼业农户与其买米吃,不如自己生产来得划算,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愿退出农业生产了。耕地无法向企业化经营的农户集中,致力于扩大规模的农业结构改革归于失败。1945年,日本的米价只有国际价格的一半,到1953年时仍然比国际价格便宜,但现在却得到了778%的关税保护。高米价一方面导致了大米消费量的减少,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生产,导致大米产量过剩。
  第二是农地制度。1952年制定的《农地法》并没有把此前耕地改革的成果发展到继续扩大农业规模,只是单纯的维持现状。《农地法》解除对土地出租的限制原本是希望保护租种权。但是却引发了出租人对于耕地无法收回的担忧,从而导致没有耕地愿意被出租。
  第三个也是危害最大的是农协制度。经过战后的农业改革富裕起来的保守化农户被农协制度结成了农协组织。对日本农协来说,米价越高,销售大米所获的手续费就越高,因而他们就会向农民高价出售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此外出售大米的货款和土地流转所获收入也被农协收入囊中,成了他们增加的储蓄。
  
  提高生产率政策
  
  经济政策的扭曲妨碍了日本农业规模的扩大。为避免因农地分割造成的零散化,政府制定了遗产税的延期缴纳制度,规定如果20年后转做住宅用地出售是可以不纳税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不满20年就出租土地则不可以延缓纳税,这样就使得土地的流转得到了抑制。虽然规定了“20年”这样一个标准,但是如果出租土地的对象是其他农户则可以继续享受延缓缴税的待遇。此外对那些不再在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户则应当征收固定资产税。
  不过单凭土地制度难以实现农业结构的改革。流转机会少、受到区位限制的山区,弃耕的现象正在增多。即便是坚定地执行专属农业用地的划定,但只要收益不增加,被撂荒的土地就还会增加。这就需要通过直接补贴来确保农业收入的提高。
  
  促发展建议
  
  首先,日本可以学习欧盟的方式,直接向农民发放补助金,最好其中的大部分都用来补贴那些农业依存度高,肩负未来主要农业生产任务的主业农户。这样一来也可以拉低粮价。在财政负担不变的基础上,粮价的下降也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如果在经营规模扩大后主业农户的收入和地租支付能力都得到提高,出租土地的农户的收入也就会随之增长。如果国内的米价比进口米价便宜,那么也就用不着进口那些导致污染的77万吨外国米了。废止生产调整、直接补贴和划定专属农业区域就是农业的再生之道。
  其次,农协制度可以进行一些改革。农协内部应该根据主业农户、兼业农户及其对农协的利用度重新分配选票,分离信用事业和共济事业,纯化农业相关事业。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对抗农协的援助组织。即便是在农业处于衰退的时期,仍然有一些“善于思考的企业家农户”愿意购买便宜的生产资料,自己开拓销路以让消费者满意。农协那些效率低下的以零散农户为对象的农业相关事业存在大幅赤字,完全抵消了信用事业所获的利益。可以考虑让农协专门从事信用事业,而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完全由企业家农户组成的新组织负责管理。
  总之,山下一仁认为,要想重现农业政策昔日的辉煌,就必须彻底改变确立了战后农业政策的三大制度。这才能引领农业走上复兴之路。
  
   (林之光)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养老的方式无非两种:不是社会养老,便是家庭或者儿女养老。中国过去主要是儿女养老,现在正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务院日前决定,自2009年起,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启动“新农保”试点。  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养老方式不同,“新农保”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新农保”的建立,是不是就意味着儿女养老的方
期刊
中秋佳节将至,味道香甜、象征合家团圆的月饼又现身百姓餐桌。虽然团圆节是个值得开心的日子,但请大家也不要因为过于高兴吃月饼过多,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提醒市民,吃月饼要讲究科学,饮食宜清淡。    现在大部分月饼油大、糖多、热量高,吃月饼后,一天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能太油腻。一日三餐,如果早餐吃月饼,午餐和晚餐就要做到少油少糖。炒菜时油少放一些,油大的菜换一种烹调方法,爆炒改为凉拌,红烧换
期刊
英国的农业金融制度从整体上看是属于商业银行型农业金融制度,即农业相关的信贷资金均来自于各大商业银行,而不是来自于专门的一些农业金融机构。它的这一特点使得英国和其他欧美、亚洲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截然不同。    《新农业信用法》     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逐渐衰退。以前由大量殖民地和其他附属国提供所需农畜产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立刻致使英国战后出现农产品短缺。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不得不下决心对
期刊
2008年9月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奶产业有史以来爆发的最严重危机。一年来,失去免检品牌、中国名牌等荣誉的奶企业低调“变脸”,以蒙牛,伊利,三元等为代表的中国奶企业,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外国企业的挑战,不断提高乳品质量消除消费者“恐奶心理”,中国奶产业也逐渐触底反弹。     鲜奶价格普涨是春天即将到来的信号     进入9月份,全国各地奶价出现普涨的可喜局面,蒙牛等大企业鲜奶收购价格又恢复到了去
期刊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穿过都市的“钢筋水泥”,避过城市的喧嚣烦扰,记者近日造访了位于上海川沙的沪渝农庄,在细细欣赏田园风光、品味葡萄美味的同时,也亲身感受着成功农业投资者的“创业经”。    农业也很赚钱    沪渝农庄坐落于浦东川沙新镇川六公路旁,以葡萄、梨、桃等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而闻名于申城,目前沪渝农庄拥有果园400余亩,茶园3360亩,年养
期刊
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今年前7月广东省进口大豆267.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7%;而进口平均价格为430.6美元/吨,下降29.2%。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走访海关、当地粮食部门和有关专家后发现,由于国内外复杂因素造成的大豆价格差价可能在下半年继续造成大量国外低价大豆涌入,将有可能冲击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给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收储带来困难。     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大豆进口激增   
期刊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越来越廉价,但却是以牺牲人的健康和环境为代价。美国人花在食品上的钱越来越少,但便宜的食品通常热量高,且营养价值低。一味追求最小成本和最大收益的做法引起了可怕的连锁反应: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恶化,流入海中的化肥又影响了渔业。除非美国人重新思考他们生产和消费食品的方式,他们将面对贫瘠的土地、荒凉的乡村、可怕的细菌、更高昂的健康代价和乏味的食品。  在爱荷华州某地,一头猪被关在狭小的
期刊
猪粮比回升到6∶1以上区间  本刊讯8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中旬(8月11-2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猪肉和鸡鸭产品价格变动最明显,从6月中旬开始,猪肉价格已连续上涨了70日。  相比8月上旬,除了蔬果受季节影响而价格波动较大以外,猪肉和鸡鸭成为价格变动最大的食品品种。其中,猪后腿肉和五花肉,价格都比上旬上涨了2.8%,涨幅较上旬的5%放缓。从统计局的监测来看,从6月
期刊
在我8月19日达到吉林的当天晚上,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对于当地来讲,这无疑是一场“喜雨”,因为,这里此前已经连续28天没有降雨了。   但这场雨的到来并不能浇灭当地人的担忧。眼下,正是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此前连续的干旱已经让玉米受到影响。   “估计要减产2、3成。”当地一位粮食系统的人士忧心忡忡。而另一位同是粮食系统的人士给出的数据更为吓人:他预计的减产量是4、5成。   “辽宁更严重,很多玉米
期刊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在北京开幕。这个大会被誉为大豆行业的“奥林匹克”,每5年召开一次,今年是它诞生35年来首次来到中国。  此刻,中国土生大豆几乎丧失了绝大部分的地盘——在会议的博览中心也是如此——高举爱大豆旗帜的赞助商维他奶集团旁边,就是大豆领域里的主力军孟山都和杜邦等大公司。  同一天,中储粮50万吨大豆举行第三次拍卖。实际成交0.49万吨,成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