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用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物理教学,可以让物理课程表现的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促进老师与学生在进行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基于此,本文总结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某些存在的弊端,希望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物理教学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应用;利弊分析;
  · 【中图分类号】G633.7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师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把初中物理课程中较为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表现的更加直观易懂,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一、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多媒体的益处
  1.有效激发物理学习兴趣以物理问题意识
  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声音的传播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声音的视频,让学生来对在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营造出一个具有视听享受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此外,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还可以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生动直观的内容,让学生的感官都受到刺激,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物理现象的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地对物理知识进行探讨。比如:在进行杠杆原理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段视频,描述一个人费尽力气想搬开大石块,但是搬不动,当采用了铁棍来进行撬动时,不费力气就能够移动石头。让学生通过对这样一段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联想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相类似的事件,然后引发学生对这个物理現象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讨,为什么同样的事物,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方式就能做到不同的结果,老师再进行原理的讲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借助多媒体进模拟实验有利学生对抽像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进解电线圈能产生磁场的知识点时,如果通过现场实验教学,所产生的实验效果不太理想。老师可以通过电脑制作技术,把肉眼看不到的磁场描绘出来,让学生非常直观的就能看到当电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磁场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与掌握磁场的知识,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更加具有信心与兴趣。通过多媒体工具,还可以把许多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现场实验所不能看到的场景。比如:分子热运动、水物质的扩散等物理知识。让多媒体工具成为物理实验的有力辅助,提高了物理实现教学的教学质量。
  3.借助多媒体有利于老师突破教学难点
  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把一些过于抽象化的知识内容进行直观的表现,让学生更容易对这些知识难点进行理解,老师也可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我们在讲解光的折射知识点时,学生对于这个抽象的内容无法理解,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制定出一段光路的行时过程,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不折射的线路,很容易就能理解与掌握这个知识难点。再比如:我们在讲解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定气体扩散的动画,让学生对整个动画演示进行观察发生的变化,从而来直观地了解到分子运动的整个过程。然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墨水滴入水后扩散的动画,让学生对整个扩散现象进行观察,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分子热运动的概念,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弊端
  1.过度应用多媒体造成资源浪费
  现代教育中,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的益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借助与多媒体教学来完成。有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过度地应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料,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有的老师也要花费时间与精力来设计,这无疑是一种过度使用的情况,老师应该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把更多的精力应用到更需要加深学生印象的知识内容中,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应用不正确影响学生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把多媒体的展示过程简单化。甚至出现有的老师在进行多媒体展示过程中,只是进行展示,没有把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无法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内容形成有效的记忆,根本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导致有的学生像在看电影一样,跟着老师的展示浏览一遍,对于具体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与思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思维能力。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把内容设计的过于花哨,促使学生分散过多精力在于花哨的形式中,没有把心思放在物理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上,失去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物理老师在进行使用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真正意义上地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传亭.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4).
  [2]邓左军.新课程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本文就如何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一主题,从培养听课习惯、营造环境、体会学习的乐趣、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信心等七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同时提供了丰富的且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实用
明朝中后期朝政混乱,国库空虚,军务废弛,特权阶级把持朝政,谋取私利,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家张居正作为改革派领袖主张革新朝政,中兴明朝,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涉及社会各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会使得其人生道路上有着更大的前进的动力,也会使得其在人生道路上更加的受益,反之,一个小时候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将会使得其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的恶习,也将会贻误终身。因此,对小学生的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也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个举措。  关键词:学习 习惯 学习过程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传统的课程体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主动调整自己,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积极转换角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改革 教师 角色转化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任务需要重点加强学生主动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微案例的应用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微案例的应用,给高中地理课堂带来更好的互动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微案例;应该方法;  · 【中图分类号】G633.55  所谓微案例的概念,是基于微課程的基础而出现的一种教学形式,但与微课程又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微案例可以结合当前学
【内容摘要】汉语拼音从进入小学课本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汉语拼音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足够的系统性。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拼音将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字母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号,学生的学习激情无法点燃。因此,拼音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教
摘要:行为习惯好似指南针,指引着每个人的行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