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开放教育特点和学生特征,针对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并依托课程微信公众号和微课制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测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满意度差异,得出结论。
  关键词: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满意度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教育部下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在互联网 智慧教育的理念下,国家开放大学将要完成100间云教室建设,并将搭建基于VR的实验实训平台,继续推进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建设,形成优质可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学习资源,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1.2开放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区别
  国家开放大学(简称国开),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开放教育,相比较传统教育,在生源、授课方式与时间、学习环境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性。
  从生源上看,开放教育的学生以有一定知识积累、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的成人为主,从年龄、学习环境、从事行业等方面都个体性差异。
  从学习环境上看,工学矛盾是开放教育学生必须得面对的问题,由于学生采取业余时间在开放教育中学习,学习中的碎片时间段较多,现实条件不允许学校安排同传统高等教育等量的课程时间,学校和学生更多地采用自学和远程方式来解决工学矛盾。
  从学习需求来看,在开放教育的学生更多为了适应职业发展、薪资酬劳或兴趣爱好而修读心仪专业,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和学习动机。
  1.3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基础设施条件允许。成人学生具有一定的物资条件基础,有翻转课堂所必需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终端,开放教育具有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翻转课堂课前可以利用微课小视频,或其他学习资料等有效学习途径进行片段式学习,学习的节奏由学生自由控制。
  经以上分析,决定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开放教育提供更灵活地选择和更鲜活的生命力。
  2微课与翻转课堂
  2.1相关概念
  大規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使随兴趣学、不受时间地点和次数所限自主学习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一部分以微视频作为载体,微课进入大众视野。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针对教学中一个难疑点、活动或实验演示等借助视频的方式呈现,将碎片化的知识立体呈现,它有精短、重复观看、针对性强的特点。在教师预判对学生在知识获取中将遇到的学习障碍,制作相关微课内容,使一些在授课中难以用语言和板书表达的知识点利用视频的形式,形象直观展示给学生。本研究中的微课以教学内容为目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内容较独立的微视频,同时,本研究中讨论的翻转课堂主要以微课为载体的。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内容,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当这种教学方式被颠覆转换成“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问题、完成作业”,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两位教师最先倡导翻转课堂的理念,萨尔曼·可汗创立可汗学学院,使其成为较有影响力的翻转课堂模式。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学生、学习时间环境、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而这些改变是与开放教育有不磨而合的契合之处,并吻合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开放教育目前采用适应电大学生实际特点的面授与网络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工学矛盾得到缓解,当翻转课堂的理念提出,各种移动智能设备的价格低廉,网络速度与价格平民化,面授和网络自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在开放教育中,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程度自主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学习以及学习的时长与次数,使课堂灌输内容时间缩短,并能在课堂在分配更多的互动和释疑时间,更能加强知识的内化,巩固知识点,在单元面授课时间内能使更多知识点得到强化,使工学矛盾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
  2.2开放教育在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践行现状
  从邓小平先生批准创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依托广播和电视实现远程教学,到今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升级为国家开放大学,一直以来,开放教育,在空中课堂和网上教学都在传统高等教育之前做了更多的尝试和实现。
  2012年底,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五分钟课程建议工程”项目,旨在满足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2013年7月正式开通,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短时间内访问量破百万。五分钟课程是时长为5至10分钟的微型课程,可灵活使用各种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
  从2013年5月至今,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筹建了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云教室一期和二期的建设,现已建成云教室32间。云教室是通过通讯与网络将大城市的课堂与边远地区的课堂互连,使边远地区的学生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大城市的學生同步上课,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云教室的出现,将翻转课堂的实践带到了一种新的阶段,使课堂的翻转不仅局限于师生面对面,可云上进行双向互动。
  3翻转课堂应用于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设计分析
  3.1课程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层次公共统设必修课,考试分别在每年的4月、9月和12月三个批次进行全国网络统考,本课程涉及的学生多,有利于实验分组。该课程试题结构为选择题40分,操作题印分,分别涉及windows7基础知识、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和oudook2010四大模块,笔者作为该课程的多年授课教师,总结发现开放教育学生在操作题困难较大,选择题可以自行记忆书后习题库,操作题上自学难度较大,开放教育的面授课时间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考核范围难以面面兼顾,学生在家电脑上练习时,一步操作不对,则效果不能呈现,针对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最迫切最适用于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时时在身边,操作细化,反复观看,课堂上交流,问题解决。   3.2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2016年9月批次不合格学生50人(各专业均有),选取已经有过考试经历且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他们有迫切需要通过考试的心理,且知道自己的弱项所在,会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程来补差补缺,这样也保证了参加实验学生的基础大致持平,不会因为开放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显著差别影响实验结果。教学的具体实施从2016年10月20日至2016年12月10日,进行为期7周的翻转课堂教学。根据学生能否参加面授,将49人分成2组,实验组26人,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参照组23人按传统模式讲授,课后练习。在教师相同,教学内容和学时均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教学差异效果。
  实验模式:在实验组的课前,教师针对考试大纲将授课内容分四大模块,按模块将重难点细分,普通知识点做成简单的文字版操作步骤,用课程公众微信号推送,对较难的知识点,如“高级筛选”和outlook中更改信纸,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课,上传优酷,便于学生业余时间学习,在面授课时间,学生们将课前遇到的问题和仍然没有学会的操作带到课堂上去,由教师解决难题及总结。对照组在课堂上串讲知识点,讲授演示重难点操作,学生课后做题目练习。
  实验内容:windows7基础知识、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和outlook2010四大模块,列出细分提纲共78条,重难点28条,共做微视频42个。
  3.3反馈评价设计
  本实验将考试通过率和学习体验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决定该课程对动手要求较高,机试的成绩直观地展示了教学效果。2017年2月初,该课程成绩已下发。
  重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从心理学和人性化的角度上注重学生的整个过程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探索欲,本实验为学习体验指标设计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时间(课堂安排满意度、课余安排满意度)、学习效果(课堂效果满意度、课余效果满意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影响、学习障碍克服)三个主要维度共六个方面考察学生的满意度。
  4实验结果
  考试通过率方面:该课程的成绩没有具体分数,只有“合格”、“不合格”、“缺考”“作弊”四种。参照组23人,缺考2人,13人次合格,8人不合格,剔除缺考人数,考试通过率61.9%。实验组26人,漏报考1人,缺考1人,16人次合格,8人不合格,合格率66.7%。
  问卷回收: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8份,2份无效,样本容量46。
  统计分析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中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本实验的体验和效果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参照组和实验组相互独立,样本容量较小,适应于独立样本t检验。本研究中最大的改变是课余时间的安排和学习体验,也就是翻转课堂的实质,所以实验从课余安排满意度和课余效果满意度两方面观察两样本间有没有显著差别。本实验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 22.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兩个观测项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875和0.869,方差不显著,因此,两观测项从“采用相等變异数”行读取数值,显著性(双尾)值<0.05,表明,参照组与实验组在课余安排和课余效果上存在着差异显著。
  5结论
  本研究在开放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翻转课堂,从学生成绩结果上看,学生从从前的“不合格”到考试“合格”,从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开来看,实验组的通过率稍高;在选定的样本范围内,学生满意度的问卷源数据和数据分析上来看,学生对这门课堂上的翻转模式满意度较高,翻转课堂是适应开放教育中这门课的教学并有所裨益的。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不同教师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和知识点推送能力及特点都会有差别,本次观察偏重于学生成绩提升的体验满意度,在教师的视角,翻转课堂模式的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陇原七月,绿野千里,麦浪万重.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白银)论坛在白银市召开,八方宾朋喜聚铜城,千条良策共促转型,这既是白银发展中的
对同位素浓度计的工作原理、应用实践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期推动矿浆浓度在线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在选矿过程中,矿浆浓度是影响磨矿效率、分级效率和矿产
自90年代中期以来,药品零售连锁业在我国异军突起,出现了超常规、裂变式发展。这种先进的营销业态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五条对医疗机构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调剂使用作了严格规定:“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
本文介绍了利用数据采集器对回转机械振动信息进行采集的操作流程,重点介绍常见机械故障的振动波形、特征频率,利用频谱分析判断故障机理,可供机械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参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那么如何更多的培养符合新形式、具备计算思维的创新人才,也就成为国家高等计算机教育的新任务之一。计算机公修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普及计算机教育,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大高校都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文章在剖析当前教学现状的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重要的主干课,是一门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文针对应用型专业转型时期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实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陈家庙铁铜矿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研究陈家庙铁铜矿区地球物理特征,分析陈家庙铁铜矿床物探异常规律,提出了该矿区找矿方向和综合物探找
本文叙述了酒钢宏兴中板工序热分段剪主减速机轴承座孔修复检修过程,对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善检修技术方案,以其实际检测数据及其分析为今后中板分段剪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