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获得信息、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近年来的中考趋势来看,阅读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而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阅读也提不起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寻找更科学、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一、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中的阅读素材,比如教材中的课文教师不必要每篇都精心讲解,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区分精读课文、自读课文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哪些课文要重点研读,哪些课文只作一般阅读即可,哪些课文可以忽略,然后与教师共同商定。另外,对于需要重点讲解的文章,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建议和安排,应当围绕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反复阅读,自己体验和感悟。比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都属于小说,要求精读精讲,但是,学习了《孔乙己》后,学生就会对小说的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如何阅读和把握小说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篇文字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解决,这样的安排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阅读氛围
  从初中开始,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增多了,大多数学生忙于应付各科的预习、复习、作业等,无暇顾及语文课外阅读,也有的家长和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了各个科目,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了就行,不允许他们阅读课外书籍,以免耽误学习时间。另外,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也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寓意、重点词句上,这种机械式的教学虽然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有效,但是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限制了他们的阅读空间。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阅读氛围,首先要多于家长沟通,是他们认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使家长支持和鼓励学生阅读;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每学期可以安排一些语文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阅读小组,使他们在活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自己阅读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等,进而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总之,笔者希望通过语文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阅读环境,使他们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对阅读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不同,对阅读的兴趣也有高有低,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做好组织者、指导者,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才能够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情况作出及时的有效的调控,进而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深入的有效的阅读。要达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就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指导,或者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节,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此外,通过检查,教师也能够发现学生创新的、有效的阅读方法,并给予其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师尽量每天都为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少布置一些重复无效的作业,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时间,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够做到自觉阅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比如遇到好词好句,可以让学生摘抄下来,有些文章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学生也可以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对于要记录的内容,教师不要为学生划分范围和标准,而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记录,这样他们就会对阅读充满热情,并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感悟语文魅力、体悟语言之美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探究、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让阅读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积极主动、自由自在地遨游在阅读活动中,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很广泛.由于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形式都比较简单,不少同学在应用时常出现一些错误,现将这些错例归类剖析,供同学们参考.一、刻板地套
在计算一些不规则的三角形的面积时,往往很难确定它的底和高。本文通过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作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得出了一个新的求三角形的面积方法,对于求这类不规则的三角形的面积有很好的作用。  一、知识引入  如图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
实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若能掌握并应用数学思想解决实数题,将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下面结合例题介绍解实数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供大家参考.  一、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体现在解实数问题时,是不着眼于实数的“某一项”,而是将某一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性质,顺利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例1 已知四个实数a、b、c、d满足===,则 a、b、c、d的大小关系是( ).  A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在他们的知识储备库中已经有许多的数学概念,而学生对这些概念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或者至今仍然混淆不清,甚至已经遗忘了。因此,要突破学生的思维误区,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循序渐进的复习环节来得以突破。  一、吃透概念  要让学生吃透概念,教师必须着手两个细化的备课工作:首先就是分析学生对复习的概念存在哪些错误的认识,有哪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
规律探究型题是中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此类题型不仅能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解决这类问题时,同学们可以采用列举法,在观察的同时用笔在稿纸上列举几例,一般列出3到4个例子后,规律就会呈现出来.下面笔者就采用列举法解决坐标系中的规律探究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点的运动规律  例1 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
一、原题呈现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点G为BC中点,CF⊥AG 交AB于F点,求证:AG=CF+FG。  分析:一般用截长补短法。取线段AB的中点G0,  连接CG0交AG于K点, 连接GG0  ∵CG0⊥AB, CF⊥AG,  可证∠G0AK=∠G0CF ,  可证△AG0K≌△CG0F  ∴G0K=G0F且AK=CF,  又∠GG0K=∠GG0F=45°  可证△G
电子媒体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印刷文本以及字体的看法。然而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字形美学,有时也难免让人感到过于冰冷、呆板。于是,复古字体开始流行。应永会就是其中一
运用勾股定理解题时,由于题目的条件不确定,会引起一题多解的现象,这时若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解答,则可确保结果不重不漏,下面举例说明. When using the Pythagorean The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必修课程教学方面,主要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项内容提出了教学要求。其中,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发展广泛的阅读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能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等具体要求。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能综
试题:(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22题)  如图1,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 过A作OP的垂线AB,垂足为点C,交⊙O于点B. 延长BO与⊙O交于点D,与PA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PB为⊙O的切线;  (2)若tan∠ABE=,求sin∠E的值.  第(1)问是圆中的常见问题,因为点B在圆上,连半径OB,证明∠OBP=90° 即可. 这里的关键是发现OP是弦AB的中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