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唯有的冲击。原有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被打破,世界呈现多元发展趋势。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后经济危机为时代背景,从经济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文化格局、后危机时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以及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三个方面加以系统的陈述,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社会和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46-02
作者简介:郭朝阳,男,河南舞钢市人,硕士,现任河南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1 经济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文化格局
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已近三年的时间。在各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GDP开始回升,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经济危机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恢复原有的社会经济特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世界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调整恢复期,我们称之为后经济危机时代。
经济危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兴经济尤其是低炭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传感网与物联网关键技术、微电子和光电子、生命科学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科学等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方向。
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减少会使人们选择就读高等教育以获取技能和推迟就业时间,这必然会增加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外语教学也在莫能外。
2 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转型,对于大学外语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00七年国家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对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方面的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别就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推荐词汇量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之相适应,对于高校外语课程设置也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 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课程标准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何去何从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3 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考
3.1 有关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思考:高等学校是未来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教学内容应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必须不断地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就实践来看,教材的变化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各位大学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寻求最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就适应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就要及时增加一些新经济领域的一些词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我们的教学内容总是落后于时代半拍,无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实践实用能力。
3.2 对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3.2.1 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所以,新形势下必须建立现代新型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立体化及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立与完善,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各种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的并存已成为可能。目前这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1)自主学习模式(I-Learning: Independent Learning);(2)协作学习模式(C-Learning: Collaborative / Cooperative Learning);(3)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模式(E-Learning: Electronic Learning);(4)混合学习模式(B-Learning: Blending Learning)。这些新型学习模式把传统学习方式(TC-Learning)的优势与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可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者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 必将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2.2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直观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3.2.3 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以保证学习的效果。
3.3 对于教学评估的思考: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现代外语教学要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估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即对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3.4 对教学管理的思考:为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要把大学英语课程在学分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生师比合理。除课堂教学之外,对面授辅导、网络指导和第二课堂指导的课时等应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4 结语
经济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全球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大学外语教学,一定要顺势而为。不仅要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进行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的调整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完成高校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雷圣春.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第7期
[2] 杨青峰,夏常利.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周刊,2008第52期
[3]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颁布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46-02
作者简介:郭朝阳,男,河南舞钢市人,硕士,现任河南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1 经济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文化格局
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已近三年的时间。在各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GDP开始回升,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经济危机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恢复原有的社会经济特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世界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调整恢复期,我们称之为后经济危机时代。
经济危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兴经济尤其是低炭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传感网与物联网关键技术、微电子和光电子、生命科学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科学等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方向。
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减少会使人们选择就读高等教育以获取技能和推迟就业时间,这必然会增加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外语教学也在莫能外。
2 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转型,对于大学外语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00七年国家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对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方面的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别就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推荐词汇量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之相适应,对于高校外语课程设置也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 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课程标准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何去何从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3 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考
3.1 有关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思考:高等学校是未来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教学内容应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必须不断地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就实践来看,教材的变化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各位大学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寻求最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就适应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就要及时增加一些新经济领域的一些词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我们的教学内容总是落后于时代半拍,无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实践实用能力。
3.2 对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3.2.1 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所以,新形势下必须建立现代新型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立体化及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立与完善,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各种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的并存已成为可能。目前这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1)自主学习模式(I-Learning: Independent Learning);(2)协作学习模式(C-Learning: Collaborative / Cooperative Learning);(3)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模式(E-Learning: Electronic Learning);(4)混合学习模式(B-Learning: Blending Learning)。这些新型学习模式把传统学习方式(TC-Learning)的优势与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可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者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 必将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2.2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直观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3.2.3 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以保证学习的效果。
3.3 对于教学评估的思考: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现代外语教学要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估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即对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3.4 对教学管理的思考:为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要把大学英语课程在学分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生师比合理。除课堂教学之外,对面授辅导、网络指导和第二课堂指导的课时等应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4 结语
经济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全球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大学外语教学,一定要顺势而为。不仅要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进行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的调整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完成高校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雷圣春.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第7期
[2] 杨青峰,夏常利.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周刊,2008第52期
[3]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