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古诗词唱诵校本课程的构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与音乐渊源极深,清人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写道:“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朱光潜说:“一切艺术的灵魂都是节奏。”那么,当下古诗词教学可否结合古代吟唱形式及现代流行歌曲,变枯燥的背诗为“神气”和“节奏”兼备的唱诵记忆呢?古诗词唱诵不是简单的吟诵、歌唱诗词,而是对古诗词鉴赏的深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
  一、学生对古诗词不读、不爱、不感兴趣
  我们设计的《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共十六题,涉及古诗词学习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接触古诗词的时间及诵读目的、对诗歌教学的建议等。我们抽调高中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只有5.9%的学生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诗词的学生中52%是为了应付考试。86%的学生对传统古诗词讲评式鉴赏课不满,认为课堂单一、乏味,没兴趣。不读、不爱、不感兴趣的古诗词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兴趣,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具有情景性、故事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鉴赏课,进而让学生意识到传承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呢?
  唱诵实现了理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古诗词唱诵融合音乐与语文学科特色,创新地提供有效的记忆方法,或可改变传统诗词课堂的脸谱化,让学生更有兴趣。
  二、全方位、多角度构建课程体系
  古诗词唱诵教学,从主体课程、创新课程、礼乐文化、主题活动、课外拓展五大维度构建校本课程体系。课内与课外、语文与音乐、传统与现代,多角度融合共同实现高中教学的丰富性。
  主体课程研读诗词之美,并初步尝试古诗词歌曲唱诵及创编。《将进酒》一课,播放北大物理学教授陈涌海演唱的《将进酒》,瞬间燃爆课堂,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李白的豪放洒脱通过摇滚的先锋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能够直白地感受并把握。《诗词音乐创作》一课增加难度,学生通过唱、读《阳关三叠》,找到诗词格律与音乐的关系:古诗词字词顿歇体现音乐节奏,字词平仄声调与旋律起伏一致。在此基础上,学习“同首换尾”“鱼咬尾”等音乐创编技法,进行诗词歌曲创编。在唱诵中优化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实现学习目标。
  韩桐彦在《素质教育》中说:“21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突破,最大的创造,可能就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教育上小的创新积累起来,就能推动大的变革,古诗词教学也不应停下求索的脚步。创新课程突破传统课堂一人授课的形式,语文、音乐教师同堂共课,学生在创新形式中感受中国诗词的本源美。诗词是口头文学,古人作诗必先吟诗,字词的声调、顿挫本就蕴含深意。《登高》《无题》等课,通过微课《古诗吟诵的基本规则》学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入急韵回”“依字行腔,依意行调”。在吟诵中体会古诗的本源美。带曲调吟诵已然与歌曲很像,但仍有难度,音乐教师化难为简,依据吟诵调创编成歌曲。学生独唱、合唱、轮唱,整堂课荡漾在古典韵律中。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强烈地激发起学生兴趣,学生一改往日只知竖着耳朵听的状态,跟着音乐唱和起来,对古诗词学习不再畏难。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每个学生都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古诗词课堂就是最好的传承基地。中国传统服饰、传统礼仪、中国古曲等礼乐文化课程,肯定能践行我国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现文化自信。“唱古诗,懂礼仪”一课对比了不同情境中古人的诗意表达和现代人的网络用语。如“潇洒、豪放”,苏东坡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表达,现代人或许只会说“我有钱,我任性”。表达“惊喜”,辛弃疾用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现代网络用语“吓死宝宝了”甚是流行。欢笑声中,学生感受到古人之美在内心,在精神,在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
  《毛诗序》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习得诗词唱诵、改编技法,学会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如何将它们融合一体,让学生入脑入心?开展主题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是最有效的办法。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放手让学生根据“古韵新唱”“齐地华章”等主题自主编排融合中国元素的古诗词作品,在校园文化艺术节、音乐节等校园活动中展演。《高中课本古诗词串烧》节目,学生给《孔雀东南飞》“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这段配上了王力宏《我依然爱你》高潮部分的旋律;为《离骚》第一段配上了《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曲子,为三至六段配上了《老男孩》《父亲》《最长的电影》等曲调,在舞台上巧设学生学习古诗词昏昏欲睡的课堂情境,通过唱诵活跃起来,进而舞之蹈之。排练过程中研习诗词文化,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意识到传承文化的艰巨使命,进而影响更多同学,实现寓教于乐。
  互联网教育正走向精深专注,古诗词教学也应汲取现代元素,尝试用网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外拓展建立诗乐创编社团,以创编高中阶段古诗词歌曲、制作古诗词歌曲MV为任务,以网络展示、比赛、互评为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建立古韵新唱公众号,设计了“诗文唱诵”“诗文欣赏”“传承文化”等模块,将校本课程案例、演出新闻、创编的诗词歌曲、传统文化知识呈现在上面。古诗词演出也通过校内平台进行网络评比,以此推广,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化无意识的记忆为有意识的文化准备
  古诗词唱诵校本课程以美育教育理念、《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实施语文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注重学术性、知识性的学习部分,也注重非学术性和兴趣性的表演部分。
  古诗词唱诵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使辛苦的背诵变得轻松简单,为高考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等题型的作答打下基础;对应新课标“初步形成对美的鉴赏力、评价力、创造力”等要求,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古诗词唱诵教学评价形式丰富多样,课堂评价、小组评价、考试评价、展演评价、网络互评等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习监督。从课题研究方面来看,古诗词唱诵研究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应继续诗词教学探索,进一步研究并积极推广古诗词唱诵教学,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教学形式、内容,引领学生把无意识的记忆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准备,为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高中阶段古诗词唱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17ZJZ047)
  作者單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55000)
其他文献
患者,男,47岁,因"头痛伴发热22 d,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3 d"以"左眶蜂窝织炎"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 38.5℃,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矫正至1.0),左眼眼前数指(不能矫正)。
<正> 自然流产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其原因很多。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人类在生殖过程中有相当数目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产生,其中大部分在发育过程中流产
澳大利亚的花粉问题;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防治蜂病新药;让蜂螨远离澳大利亚;蜜蜂的大脑;马来西亚蜂蜜需求持续增长。
<正> 心血管超声技术以其无创伤性和准确、快速的诊断,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我科每年因心血管疾患需做心脏超声检查者均在400例以上。结合与超声检查科室之间
目的观察体外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Tax蛋白与M&#252;ller细胞蛋白结合及其靶蛋白组成成分。方法用含Tax蛋白cDNA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3X-GST-Tax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
<正> 产钳助产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发生异常而需要及时结束分娩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因产钳不是在直视下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有些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其语文思维,让高中生深层次地理解语文课本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有趣味的东西能够激发人的求知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一行行文字、一篇篇课文妙趣横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改变教学策略,广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便于将各种多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的多维目标。  一、巧借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生物自旋成像技术,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任意断面成像、无电离辐射等特点。90年代,国外学者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眼外肌学的研究,发现了眼外直肌的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机械式阅读教学模式,采取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阅读价值,体会阅读意义;在充分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提出疑问,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思辨性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阅读学习、文本解读的主体,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