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更要要求,要求教学提高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人才,所以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提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53-01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从而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小学观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教学中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实际上,教学是一个活动变化的过程,师生在此过程中共同建构自己的世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教材、预定的教学设计为主。要注重教学的情意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在教学优化考虑的基础上,还应确保教学的发展性。再优化的教学也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知识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不犯低级重复的错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不仅意味着不能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说明不能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有基本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挖掘课程中与学生身心水平相当或高一级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认识水平成阶梯式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归结为四点:字、词、句、篇,其基础在于字词的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教给有关句篇的简单知识。根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最大感受是对人文精神关注得多,探究挖掘的空间大,对学生的要求相对于过去要高。尽管国家花了大量财力扶持基础教育,但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仍然不高,多数小学生缺乏课外读物,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这样的现实决定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小学教育才能跟上全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要让小学生喜欢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视为重点,不论年级高低,都要如此。任何时候,只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撑起高大的楼体,学语文也是这样的道理。学习是需要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活动,所以扎实的基础,才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只有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注重互动性与开放性,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探究的教学形式,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可是小学生知识少,阅历浅,思想单一,贪玩,在教学中若不切合实际,仅追求新颖时髦,不但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反而会使小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养成不良的习惯,形成不良的作风。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杜绝此类现象产生。采用“开放、互动、探究”教学法,我的基本感受是一定要做到放得开,收得住,散而不乱。要求要明确,检验要到位。具体地说,每上一篇新课文,首先吃透教材,备好课,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把阅读课文、听写生字尽可能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主学习,相互听读。然后集体评议,重点检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问题,共同探讨,互相评论,得出结论。最后适时指导,启发引导,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作业,在第二课时检查交流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学习具有无目的性、无方向性的特点,教师一定要随时引导,对正确的观点要表扬,对错误的观点不排斥、不歧视,要找到问题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畅所欲言。
  四、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好奇心的激发
  居里夫人曾说:“好奇心是科学家的第一美德。”文学也往往隐含有悬疑、探索的因素。我扪现在的学生由于科技的进步,见识较广,我们小学课本本来就没有多少值得深究的作品,如果再布置大量的预习作业在课前、在课外,那课堂上,学生还有多少可学的、可问的?教师还有多少可讲的?那课堂上又干些什么呢?我们在大讲预习的同时欣赏到各路名师的课,个个叫好,但他们又有谁在让学生预习?我以为,当教材容量大、教学时间短或者课外搜集信息有利于教学时方可预习。否则,滥用预习只能使教学工作空心化,课堂教学无效化。
  五、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學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教学中,事实上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不但是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一次我们读了几条谚语,请大家回家再找几条读一读,然后交流,但过两天我发现一些同学没找,我想:批评他们倒不如搞个交流会。我们先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找的谚語,再让大家带上书和笔找到和你要好的同学交流选两条记下来。这样,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互补,在情感上也有了沟通,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创造性的“合作学习”,没有了批评,没有了沮丧,节约了时间,自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加强课堂管理,有效掌握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精彩的生成,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使用,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精彩的调控之中。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铃响,当教师赶到教室,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之中,未及时进入上课状态,我们的老师会强调有关课堂纪律的话,或者批评数落违纪的学生;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说得多,讲得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还有的,教学过程中,一看到有不注意听讲的,对学生进行提醒,反而转移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极易打乱,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思维散漫、拖拉的现象。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调控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5):15.
  [2]施必云.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5(1):99.
其他文献
执教以来,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由于计算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提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而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迫在眉急。这就要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以及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
期刊
【摘要】目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革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与对策,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给小学数学课堂赋予了新的生机,而其扩展了数学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充实调整课程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本文首先站在职业能力本位视域,分析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CAD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性的提出了职业能力本位视域之下的高职CAD教学应采取的相关策略。希望凭借此次经验交流,能够给以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职员工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