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中的“方法论”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话烂熟于胸,不管是顺水推舟,还是授人以渔,关注“方法的习得”是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根本目标。在寓言教学中,“方法论”更是绕不开的话题,我通过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考。
  【片段一】
  师:第一次劝说,心情会怎样呢?
  生:很担心吧,因为是大王生病了。
  师:那你用担心的语气读他的话。
  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蔡桓公的反应呢?
  生:不高兴。(师板书)
  师:假如你是蔡桓公,会怎么说呢?
  生:“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能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
  师:面对这样一个不相信自己有病的蔡桓公,十几天后,扁鹊又来了,如果你是他,心情会如何?
  生:会更着急,因为蔡桓公的病由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了。
  师:假如你是扁鹊,你会怎么说?
  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蔡桓公的反应呢?
  生:很不高兴。(师板书)
  师:怎么说的?
  生:没说什么。
  师:嘴上没说,心里一定在嘀咕。如果是你,会嘀咕些什么?
  生:这扁鹊,真是烦人。(大笑)
  师:富于想象地说一说。
  生:(语气夸张地)这个讨厌的扁鹊,真让我没面子。(哄笑)
  【片段二】
  师:看来他不仅是医术高明。
  生:他医德也很高尚。
  师:这样一个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的人就在身边,蔡桓公还是死了,为什么呢?
  生:蔡桓公不听劝告;他太固执了;他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师:那你从他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不要太固执了。我受到的启发是别人给你提的意见要听,但我觉得听意见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是对的就听,不对的还是不能听。
  师:你很理智,但是要明辨对错也并不容易。从扁鹊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无人举手)
  师:比如,后来他逃到秦国去了,为什么?
  生:不跑的话要被杀头的。
  师:那你受到什么启发了?
  生:要机智一点,如果有生命危险还是要先躲一躲。
  师:严文井老先生认为,寓言就是魔术师的口袋,只要你够细心,就能从中拿出若干个宝贝。读寓言的时候,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得到的启发也各不相同,只要你有收获,你就成功了。
  【教学思考】
  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是基本前提。对于这样经典的文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浅”的个性化理解。顯然,在教学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收获,教师并没有强行推出本寓言作者要表达的“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意图。在学生理解还达不到的时候,抛出太生涩的词语就已然理解不了,要弄懂其中的意思就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经过对人物形象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也不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而不是由教师来“转达”作者、编者要对学生说的话。
  学法的指导是核心内容。从揣摩人物的内心到分角色读,再到最后从人物身上受到启发,都在围绕“人物”进行学习。经过反复的无声渗透之后,学生轻松总结出学法,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铃声响起,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和煦的风透过窗户轻拂着学生们的脸庞。在春风的轻抚下,他们安静地趴在了课桌上。  “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我故意把奖状晃了晃。  “谁又得奖了?”学生们果然兴奋了起来,两眼放着光芒,小声地猜测着。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罗洋同学在宣州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甲组三等奖,祝贺他!”学生们开心地鼓起了掌,一个个小脸通红,就好像自己得了
【教学目标】  1.积累背诵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大意,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2.创设不同的语境、情境让学生恰当灵活地运用歇后语,并试着在交际与习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3.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歇后语、熟练运用歇后语的好习惯,感受歇后语的魅力,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背诵歇后语,学会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所谓“我本管理”就是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本”,更要做到“眼中有人”,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到“自觉、自愿、自发、自主”地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内因,教师在课堂上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在课堂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本选题是针对我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提出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担当培养数以千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本教材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开展学分制及分层教学的试验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本教材考虑到现阶段所需求的知识内容,既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又注意了中等
嘉宾:  叶小山: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邝邦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李崴: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罗海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黄定光:中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廖益: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校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陈湘年: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  黄
一、猜图引新,揭题引趣  1.看看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神话故事?你最早是怎么知道《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  2.这个故事出自《山海经》。(出示图片,点名读《山海经》的介绍。)  3.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想象一下,读到“填海”两字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填海”两字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读课题。)  4.这个神话故事是以文言文的形式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5308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丰富内涵、科学发展、创品牌学校”为方向,把“以艺益智、以艺养性、以艺辅德、以艺成人”作为特色,砥砺前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安徽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 “阜阳市艺术特色学校” “阜阳市花园式学校”等品牌学校。  学
总会碰到卖烤山芋的小摊,一个个烤得软软的山芋摆在烤炉的炉膛上,空气中便氤氲着一股特有的香甜味儿。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的思绪便回到20年前的那所乡村小学。  那时,我在郊区的一所偏远乡村小学教书,刚到这所小学便被眼前的房子惊呆了,那是怎样的学校呀——几间破旧的平房孤零零地立在一大片庄稼地里,墙面到处都是漏过雨的痕迹;几排课桌椅摆得倒是齐整,可再整齐也掩盖不了它们“年老色衰”的颓废;有几扇窗户摇摇晃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升阅读质量”是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阅读期待的激发应贯串于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课始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期待的激发,为学生主动融入阅读课堂奠定基础。在课始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此就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借助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师生最先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往往是细节描写。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有“用细节描写写出鲜明特色人物”的习作要求。但实际教学中,学生人物细节描写的能力普遍缺失,加强细节描写的指导成了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人物细节描写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条件  当前学生描写人物细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具体地表现为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教师对学生人物的细节描写缺少指导,或本身缺乏方法的储备。  一处成功的人物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