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主任如何排好课程表?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86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课程表不是将各种课程进行简单的排列,而是要体现对学校资源的优化组合。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有助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如何编排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特别是新课改之后,课程结构、类型、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排课方式已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为此,笔者以初中课程表的编排为例,介绍自己的一些排课经验。
  
  确定各门课程的课时量
  
  课时量的确定要遵循先必修后选修的原则,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计算出每学期各门课程的课时量,再平均分配到每周,特别要确保与中考有关的课程的课时量。另外,课时量的安排不能太满,要留出一些机动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安排一些其他活动(如运动会等)。
  课时量的确定应反映课改的要求,比如: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素质活动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政教育、课后DIY、公益劳动、演讲比赛等。
  
  拟定初稿
  
  (一)教师的配置
  首先,根据各年级的班级数、各学科教师的人数等实际情况,并参考教师的个人意愿及能力,初步排出每位教师执教年级和执教班级,然后再深入推敲,多方位思考,分年级、分班级排出最佳阵容。教师的配置应遵循互补原则,如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与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搭配,男教师与女教师搭配,老、中、青教师搭配。同时,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岔开,把从事行政工作的各位领导所教班级岔开,把代课教师与本校教师岔开,把有小团体倾向的教师岔开,把有矛盾的几位教师岔开。这样,既可以平衡各班师资力量,又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才。
  
  (二)课程顺序的确定
  哪些课程需要先排,哪些课程可以后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3个因素。
  1.教师因素
  (1)跨年级、跨课头的教师的课要先排。排课程表时,要尽可能地减少跨课头、跨年级地排课,避免出现某位教师的教学任务过轻或过重的问题。对于迫不得已,又确因教学需要而安排的跨年级、跨课头的教师的课要先排,因为他们的课时确定需考虑的因素相对要多些。跨课头的课尽量不排在同一天,像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每天都有的学科,课时也应有所间隔,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转向”。
  (2)行政工作人员的课要先排。行政工作人员既要上课,又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排课程表时应给予优先考虑,尽量让他们做到两者兼顾。大多数学校的行政例会都固定在每个星期的某天上午,这个时间行政领导不排课。行政领导外出开会、办事一般在上午八点半以后,因此,可安排他们在上午第一节上课。下午第一节最好不要给他们排课,以免他们外出中午赶不回来。特殊部门的领导还要根据职务的性质来安排课时,如教务主任的课不要排在上午第一节,因为他要进行教学常规巡视。政教主任的课不要排在下午最后一节(特别是星期五下午),因为他要进行全校卫生大检查。
  (3)排班主任的课,除了要考虑他们所教的学科因素外,还要便于他们开展班主任工作。一般来说,周一上午(班主任例会的时间段除外)可以安排班主任上课,便于他们及时了解学生在周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周五下午也可以安排班主任上课,便于他们安排周末大扫除和双休日的学生生活。
  (4)满工作量教师的课和授课班级较多的教师的课也不能排得太迟,因为他们的课不仅课时密度大,而且牵涉面较广,以后再调整比较困难。
  (5)外聘教师的课在排课前要参考其个人意愿,在不影响学科特点、集体备课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给予适当照顾。
  (6)只带一个班级的教师的课可以最后排。
  2.条件因素
  受运动场地、实验器材、实验室、微机室等客观条件限制的课要先排。同一运动场地(实验室、微机室)在一段时间内尽量安排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以减少教师准备器材(设备)所需的时间。
  3.课程因素
  初中课程大致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从原则上来说,应该先排学科类课程(多为必修课)后排活动类课程(多为选修课),先排主课,后排副课。
  
  (三)课时顺序的确定
  主课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对学生思维和记忆要求较高,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所以这三门课都应有50%的课时安排在上午前三节。副课包括政治、物理、化学、历史、体育,这些学科目前已基本实行开卷考试,其成绩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后也将作为升学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副课也应有30%的课时排在上午前三节,便于教师安排重、难点的教学内容。普通课是指地理、生物、健康教育、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等作为考查的学科,这些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原则上只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活动类课程只安排在下午。
  课程表初稿拟定之后,按年级和班级次序,将课程、授课教师等信息汇总到“教学安排基本情况简明表”上。在表格的备注栏中列出行政领导和教研组长的姓名、帮教对子的教师姓名、外聘教师的姓名、需要特殊照顾的教师姓名及理由、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等。
  
  核对与调整
  
  根据总课程表排出班级课程表和教师课程表,分别进行核对和调整。
  班级课程表的核对与调整要考虑以下问题:(1)学生每天的作业量要均衡、适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的作业相对要多些,不宜排在同一天,最好能与政治、历史、体育、音乐、信息技术这些课外作业较少的学科搭配。(2)文、理科交叉,主、副课错开。如果半天全上同一类型的课程,那么学生就容易感到疲劳。(3)同一班级的体育课至少要间隔两天。这样,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会让学生感到疲倦。(4)早读课与上午第一节课最好不要安排同一课程。这个时间段非常宝贵,应充分利用。
  教师课程表的核对与调整要考虑以下问题:(1)主课每周排一次两节连堂课,便于安排测验和较长内容的完整教学。(2)同一位教师的课不能连排三节,中间要有间隔,让教师有充沛的精力上好每一节课。(3)每一位教师的课要均匀分布,不要集中排在两三天内。那样老师累,学生也学不好。(4)结对子教师的课,老教师的课要排在青年教师前面。这样,青年教师可以先听老教师的课,然后自己再上课,教学效果会好些。(5)学科教研活动时间不能排课,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参加教研活动。
  总课程表的核对与调整要考虑以下问题:(1)分配给各位教师的课时之和与各班级的课时之和要统一。(2)同一年级的各班,安排的同一学科的课时要一样。(3)课时有冲突的教师的课,在重排时先要在总课表中进行综合调整。(4)素质活动课的时间全校要统一,兴趣活动课的时间全年级要统一,各兴趣活动课之间的时间不能发生冲突。
  对教学任务重或有思想情绪的教师,教务主任要主动登门,做通思想工作。
  
  形成定稿
  
  将课程表交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定稿。
  (编辑林飞)
其他文献
幼儿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培养幼儿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音乐融合生活的艺术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
<正>著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次:第一版开本:32页数:188装帧:平装定价:38.00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标准书号:1580242.663出版时间:2015年8月【内容简介】本规范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