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需要在思想层面学习经典理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操作层面探索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在课外层面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验,在评价层面改变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为重点。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层面操作层面课外层面评价层面
  
  实验对物理学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学科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实验教学,但是目前,由于一些教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实验教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等原因,使得一些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这种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那么,究竟该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呢?
  一、思想层面:学习经典理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物理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科学原理的指导,比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这些人文社科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运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这里以认知主义为例说明,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的,学习者的行为对学习效果有重大影响作用。从认知主义的理论可以看出,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而采取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的最好途径。通过理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就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应该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自然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极大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课外或是郊外参加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挖掘隐藏的物理知识,从而为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打好心理基础。
  二、操作层面:探索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达到学习目的,增强动手能力。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合作学习、实验设计和课题作业等三个环节体现出来。
  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帮助,不但能增长知识,而且培养合作精神。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在杠杆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授杠杆的一般原理,介绍具体实验的过程,并提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具体操作,参与实验;最后,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谈谈感想。学生在亲身体会实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到了知识。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这是一个让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上一环节的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会认真求证每一个实验环节。而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可以把实验的具体过程记录下来,进行情景再现,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三、课外层面: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验
  有的学校因为教学设施的不足,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课外实验的形式予以解决。从现有的物理教学条件看,课外物理实验主要是对实验过程和课后总结进行弥补。
  实验过程的弥补。由于一节课上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教师在课后让学生自行实验。比如在讲授光的色散这一部分内容时,下课后,将三棱镜放在一个空间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出入的地方,并告诉学生可以自主地在课外进行实验。
  课后总结的弥补。一部分学生没有在课上做实验,他们的实验是在课外进行的,实验的作业,教师也要一样重视,重点是要让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的心得,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检查,保证课后实验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四、评价层面:改变评价方式,以学生实验能力为重点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方式,高中物理教学原有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却较少涉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必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应该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重点考查内容。
  一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涉及考查的基本内容,在原有的考查内容的基础上,特别要重点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考查的内容要涉及各个方面,不能单纯地考查知识点,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验能力。这是地考查知识点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是要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考试内容。原有的考试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需要,因此要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对此,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比如可以学习英国的GDE物理A水平考试的测试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闭卷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考试,用实验的方式考核学生。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内外的物理实验过程中感知物理的乐趣。学校要从改革的角度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考核方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求证能力和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海洋.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
  [2]吕良正.高中物理实验方法教学改革新思路[J].新课程学习(中),2011(6).
  [3]张祥勇.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J].华章,2011(19).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课堂出现了一些追求教学语言的诗意、教学手法的新颖、教学形式的热闹,实质上却是高耗低效的形式,表面华丽、丰满、热闹,实质粗糙和无效。政治课应返璞归真,从冗杂走向简约,由低效走向高效。作者对如何构建简约有效的政治课作了思考,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有效教学正
季节性寒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限制性生态因子之一,高原土著动物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冷适应策略。黄河裸裂尻鱼是裂腹鱼亚科鱼类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成为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与资源,积极开展网络历史教学。网络是一个宽广的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参与讨论,参观历史网站,展示研究成果,相互答疑解惑等活动,尤其是在当下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中利用网络资源,更行之有效。  一、利用的方法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大量的资料,然后再这些资料进行精心
摘要: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外,课外活动也是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与课堂教学的间接知识传授相比,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很多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知识,提高素质。本文简要阐述了思想品德课外活动课程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有效开展课外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外活动作用实施策略   
地理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订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因此,重视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能使事半功倍。  一、教学氛围愉悦化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
摘要: 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的起始阶段,对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一、新型的教育模式的塑造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的藩篱,建构新型教学理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是应用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