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在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该文论述了混合教学模式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逻辑,构建了以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三因素相互支撑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并以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实践运用,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旅游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有的符合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世界各国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002年,美国建立21世纪核心技能框架体系,将核心素养框架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2016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七大核心素养为目标。中国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其中三个方面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要素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提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诉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和要求,就必须扎实地推进教学实践改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发展,其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简单灌输,教学模式不灵活;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兴趣不高,学生实践性没有得到重视,实践性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弊端造成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推动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支撑。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混合教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时间和空间得以扩展,学习内容得以深化;(2)与教育现实的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3)开展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4)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互动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混合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分析混合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与实施路径,确保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混合教学模式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逻辑


  混合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价值目标的同一性,二者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混合教学模式具有的“线上线下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元化的学习目标、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等特点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如图1所示。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除了教科书等传统线下资源,网络平台(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资源,比如关于各个地区人文风情的图片、文字和视频,或者各种景点、景区所具有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线上与线下丰富的资源可以使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感知、鉴赏与评估的水平,加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多元化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多元化学习目标的侧重点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框架。这种学习目标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背后的原理,全方位地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做出适当的决策,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还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面对问题可以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混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学习目标推动了学生“科学精神”核心素養的培养。
  (三)灵活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既包括教室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讨论和交流,也包括在线课程中的讨论和交流等。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根据教学主题的要求和特点,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目标,应对困难和挑战,并组织课堂讨论进行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与网络空间中形成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等,让学生进行体验式、自主式、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意志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培养自身“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四)真实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
  传统的学习模式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获得,而混合教学模式可以通過课上实物参观、现场讲解以及线上情境重现、虚拟操作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人生规划,推动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发展。
  (五)自主性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混合教学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协作交流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责任意识的塑造。虚实结合环境中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主动作为,履行自身的职责,明辨是非,具有社会规则意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进行友善的人际交往,提高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强化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开放自主的心态面对生活,正确理智地解决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具有促进作用。
  (六)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刻板,混合教学模式是开放灵活、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环境,可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这种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给予了学生更多在传统课堂不能实现的实践机遇,锻炼了其在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开阔的学习空间以及发展空间,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一)模式建构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化环境有力地支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随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级资源平台中各种优质资源的汇聚,教师应用资源的便利性和可用性大为增强,为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和学习内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前提条件。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强调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建构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二)模型解析
  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密切联系、相互支撑,都是混合教学模式所需的支持条件。教学环境由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所组成,相互独立又共同作用于教学,满足了不同学习个体需求与环境互动的可供性;教学资源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各种可被利用的内容;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1.“两环境”
  (1)物理环境
  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所依赖的教室、学校、校园等等,可以细分为教学场所、自然环境和时空环境。
  教学场所。狭义的教学场所通常指的是由所有科目通用的空间组成的教室,不同的科目配备相应学科的教师,如计算机课程和科学实验室等。研究表明,教室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班级和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能因为教学环境产生不同的生理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会因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心中产生共鸣。
  自然环境。教学的自然环境是指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包括整个学校环境的外观。
  时空环境。教学的时空环境是指由学校中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组成的特定环境,时间和空间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显示,人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科学的时间分配,这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虚拟环境
  教学虚拟环境指的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包括网络学习空问、网络社区、虚拟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等。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将资源、服务、数据相结合,支持共享、互动、创新的一种网络学习场所。该学习空问可以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学习共同体,发挥空间主渠道的作用。虚拟技术也是当下教学环境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创设一种真实的环境,实现人机互动,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与参与感。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虚拟技术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场景,使学生与书本知识的单向建构转向与网络、媒体等形式的多向联结,打破了课堂环境无法提供实践感受的空间限制。虚拟技术具有的多感性、实时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身临其境”的真实工作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详细地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对考察环境进行全面自主的学习,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了解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动力。另外,学习平台使用的难易程度,操作的反馈时间,界面的简洁性等也对学生的参与程度产生影响。目前,随着网络学习环境的技术发展,其接受度和可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两资源”
  资源包括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教育资源的供给在现实层面上决定着混合教学水平,近年来在国家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线上资源得以极大地丰富,质量越来越高,网络课程、教学素材、教学设计、虚拟仿真系统、教学案例、教学工具等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可以共同开发新资源,还可以在疑问、探讨、反馈的过程中生成资源。
  3.两种教学方式
  学习共同体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和信仰的学习者、专家、教师和其他学者所构成,它在教师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有意义的互动,并促进学习者之间进行反馈、共享与反思。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师生组成了具有共同愿景和共同文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探讨、沟通和相互支持;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组织、协作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目前正在学习的知识体系。   (1)线上教学方式
  知识的获得。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教师在课堂上没法提供的资料,教师可以上传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并结合网络平台获得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案例,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与来源。
  在线交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来探讨比如景区环境设计方案、旅游目的地宣传设计、旅游产品营销途径等一些实践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为学生解决疑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信息共享。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信息平台上传自己的作业和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增加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获得的便利性与多样化。
  知识构建。学生对已得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把理论与实践卡目结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的虚拟实践操作系统,形成一套符合自身认知的知识构建体系。
  全面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丰富的专业知识,观看实践操作视频,拓展学习空间环境,把通过网络学习的知识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查缺补漏,全面发展。
  (2)线下教学方式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引出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教师提出“为什么旅游企业要对旅游市场进行分类?在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时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下一步的讨论。
  交流讨论。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口头汇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解。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不断探索发现、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理解,使学习变得开放、有趣、富有创造性。
  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得出的结论,然后教师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与指导。这个阶段是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过程,即解决了学生对问题的疑问,也可以使教师根据小组内成员认知程度的不同进行及时的指导与提升。
  评价反馈。在教学内容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学生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提升。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通过与实际案例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总结提升。
  (三)模式特征
  本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旨。传统的教学目标侧重学生对课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现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模式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求。(2)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学生个性化、个体化的发展需求。(3)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到虚实结合学习环境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室环境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也只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混合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网络学习平台、虚拟技术等的应用都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场景,将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相关联,学生可以实时感受到现场的真实体验,实现身临其境的情境学习。(4)从单一互动教学到多元交互学习转变。教师和学生对掌握知识能力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师生角色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建构起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的职责是运用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发现、分析和问题解决。(5)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到主动协作式学习转变。互联网教学网络平台的发展为学习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课堂信息向通过网络平台主动获取学习信息转变。互联网、平板、个人电脑、移动等终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可以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学习需求。(6)从正式的课堂教學到非正式泛在学习转变。混合教学模式除了以往学生必须在教室环境中学习之外,它还可以满足学生使用碎片时间进行泛在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学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7)从单一资源的利用到大资源的利用。大资源的汇聚改变了以往教学单一资源的局限性,学校和地区之间可以共享优质学习资源,缩小地理、空间和教师差异造成的教学资源差距,并逐步实现随时随地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功能,实现教育公平发展。

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实施路径
  本研究构建的“教学环境一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三因素相互支撑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不同的路径模式。设置物理学习环境为A,虚拟学习环境为B,线下资源为C,线上资源设置为D,线下教学为E,线上教学为F,混合教学模式为H,可以得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路径(如下表所示)。

  (二)实施路径实践运用
  上文提出了五种教学模式路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应用,其中最后一种混合教学模式应用较广,适合不同的学习环境。下文以高校旅游专业为例进行说明混合模式在该专业中的应用。   《旅游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网络平台在线学习;课堂上对疑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与解决问题;课后进行巩固提高四个部分。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所学内容,自主进行知识获取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1.课前在线网络学习
  由于旅游内容的复杂性,教材内容有时不容易理解,单纯的阅读书本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教师通过视频、案例介绍、微课等方式使学生在上课之前熟悉课程内容。比如在《旅游学》这门课中,教师可以将旅游营销、旅游者行为、旅游规划、行业政策等相关知识的考试热点、疑点难点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地进行学习参考。网络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场景模式和工作流程,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就可以感受真实的旅游环境。网络平台还可以记录下学生的操作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用作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2.课中的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解释所学课程内容的要点和难点,并组织项目进行相关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不限于时间的长短,而且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到课堂中突发的意外事件,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针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学习了旅游营销这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关注营销组合、营销策划、营销设计等方面内容,实行现场讲解展示、学生讨論和教师评价,实现“学习、讨论、评估”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在课程网站的主页上分享视频,照片和文字,以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学习,拓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
  学生课堂可以讨论交流,解答争议,提高语言技能和辩证思维能力,加强思想的交流与观念的碰撞,产生新思想,还可以通过这种讨论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问的沟通机会。比如针对“目前与旅游市场有关的营销产品那么多,哪些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才能占领更大的消费市场?”等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针对一些学生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问题解答或者提供参考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反馈内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布置作业,在线测试
  根据课程的进度布置课程作业,将一些成功的营销案例上传到网络平台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并让学生针对某种旅游产品进行营销设计。在线测试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分析学生的测试成绩,全方位、多维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新型教学模式实施面临的挑战
  1.教学资源质量不高
  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自主学习。但是,目前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质量不高,由于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学生缺乏教师相应的监管,无法对众多混杂的信息进行区分,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产生学习惰性,阻碍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中的旅游专业知识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旅游网站或者旅游企业的宣传信息都是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为出发点,并不完全适用于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按照一些旅游网站的宣传信息作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材料,那么往往缺乏严谨性和学术性。所以旅游专业教师应该对这些网络信息进行过滤,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真正地把线上资源与旅游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2.信息化环境发展存在差异
  经济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存在差异。一些发达地区重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其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也较高,比较有利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更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人才。有些地区和学校信息化环境较差,网络和移动终端不足,阻碍了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创新、协作和实践。
  3.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导致教学方式转变困难
  虽然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方法变得多元化,但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很难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意愿,这就需要就是的有效指引和教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对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呈现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应用情况远远赶不上社会环境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所以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一定的干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又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他们的互动意识,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

五、结语


  “核心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是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该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优势,带来了教学方法和评估的多种变化。文章最后以旅游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了混合教学模式在特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路径。
其他文献
对沈阳人来说,他们的城市之光属于鸡架。对,鸡架——就是鸡骨架。  整只鸡去掉鸡腿、鸡翅、鸡爪、鸡头、鸡胸等,剩下的部分。这有什么好吃的?不,你们无法理解,鸡架对于沈阳人的重要性,大概等于卤煮之于北京,串串香之于重庆,煎饼果子之于天津。  鸡架的美味是被谁发现的?鸡架又是如何在沈阳发扬光大的?人们众说纷纭。  靠谱的说法是,曾经的沈阳是老工业基地,工人们在下班之后总爱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酒聊天,鸡架这
摘要:培训结束以后,受训教师回到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不能将信息技术持续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导致培训迁移效果不理想。受训教师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其培训迁移情况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师的调查发现:工作环境中的领导支持、同事态度及工作条件对受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迁移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它们还通过影响教师个体的迁移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培训迁移发生间接影响。正反馈对培训
  
你以一种形式主义的方式  立在雨的途中  你感到这雨像九十年代的人流  让你浑身是刺——  无处不疼  黄昏时刻,你看到刚刚驶过的复调声响  让你油然而生的恐惧  先是在头顶生根,然后在耳边发言  安徽与某地——  在同一纬度上相继遇难  你奔跑的脚步的雨聲:  一种颤抖的方式席卷人群,无一幸免这个夏天  这个夏天,你的脚步一再跌倒  前脚刚走进  只属于夜晚的暗示,后脚  就忘记了方向  这个夏
摘要:空间能力是个体能力发展的重要部分,创造力被认为是从事STEAM领域工作应具备的重要能力。3DCAD已广泛应用于概念原型和创意设计的三维特性的可视化表征。该文结合当前中学的3D打印与创意设计课程学习,探索性实证分析3D CAD学习与中学生空间能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D CAD学习能增强空间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力,3D CAD学习中空间能力与创造力之间有正相关关系。3D CAD学
摘要:数字化生活方式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少年群体在拥有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在面临各种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高偏好已是普遍现象,了解网络娱乐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该研究基于对晋冀鲁部分地区900余名青少年的调查,探究了不同类别的网络娱乐行为对中小学生与不同人群间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娱乐对青少年与父母、老师、同伴(同性与异性)、陌生人等不同人群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工智能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的深刻认识,教育工作者也不禁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该如何走向。技术发展与教育需求碰撞才会迎来未来教育,因此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向成为关键任务。该文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9技术趋势:人工智能》报告为数据来源,从技术、功能性应用、应用领域三个维度描绘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然后从技术趋势回到教育领域,进一步挖掘报告中的数据,分别从产业界和学术界突
摘要:在Web2.0理念和技术的强力冲击下,开放知识社区发展迅速,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新与分享的重要聚集地。开放知识社区中的知识管理受到了来自信息科学、图书情报、教育技术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社区中的知识进化成为重要研究议题之一。该文以国内面向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师生的新型开放知识社区——学习元平台中一年内实际产生的资源进化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资源进化现
1  站在楼下,赵倩倩给姚主任打电话,连拨了三次,都没人接听。这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不接我的电话?赵倩倩无望地再一次走到铁栅栏门跟前去,她双手抓住冷漠的铁条,摇了摇,栅栏门发出的响声虽然破破烂烂的,却十分坚定。她用手摸了摸,门上挂着锁——那种用来锁电动车或自行车的链条锁。青天白日,为什么要锁上单位的门?没有人吗?不对呀,昨晚上,我在电话中给姚主任说好了,我中午要来。赵倩倩觉得蹊跷。这是一栋单排的五
摘要:获取价值主体需要是开展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研究的首要环节。该文通过文献梳理、学习者评价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全面收集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价值主体需要的原始资料,依照KT法对资料抽取关键词、聚类去重、分组细化、提炼总结,得到价值主体层次化需要列表,并利用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需要项的权重。为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