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未来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引起重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进行改革。韩国在教育领域施行具有韩国特色的“STEAM”教育模式,大力推行这种教育模式是国际上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为培养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也需要进行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将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STEAM教育 科学课堂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65-01
  一、STEAM教育概念
  STEAM代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是一种新型综合性教育概念,也就是改变以往的分科制教学,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进行学科间融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使学生灵活掌握多种领域的知识,能够在解决科学与数学问题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获得更大进步和成长。
  二、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具体措施要求
  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要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自己发觉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跟自己日常生活有关的可研究项目,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扎实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其实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本质上就是鼓励学生多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不怕犯错误,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动手实践,自己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大程度的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在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中,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充分发挥STEAM教育优势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在STEAM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老师应该向孩子传播超学科的理念,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做到各个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老师要根據学生的特点,设计制定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灵感的STEAM教育方案,而不仅仅停留在各学科知识的堆叠和教学内容的拼凑中,重要的是知识融合。
  STEAM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育中,要对科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扩充,结合“互联网+”的社会背景,通过网络实现STEAM教育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提升。相关技术部门还可以开发了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网站,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也可以满足社会各群体对STEAM教育资源的需求。教师也应掌握必要的技术,主动开发相关STEAM教育的网络课程,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STEAM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STEAM教育强调创新与融合,由一个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吸收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学生的灵感,对问题的解决寻找最佳途径。换句话说,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弥补传统“填鸭式”中国教育的缺点,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逐步开展趣味课堂,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和趣味化学、物理实验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艺术素养和数学素养。STEAM教育科学课程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还要积极探索STEAM教育的科学教学模式,并根据“互联网大数据”背景,寻找合理的STEAM教育科学课程评价系统,根据传统教学的特点,采用单元化的教学设计。STEAM教育应该以数学素养为基础,再从工程和艺术的角度解读科学和技术,采用学科融合的理念,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例如,从“冰面比鹅卵石地面推移物体到另一个地方更容易”这一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出发,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大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为学生定义“力的大小”这一数学概念,再从科学和技术角度向学生展示为解决这一问题,向学生介绍力的分类和摩擦力的原理,带领他们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最后再从工程和艺术角度向学生展示目前已经在生活中运用的产品。如果学校的教学资源足够充足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让他们看到力的大小变化,亲自感受到STEAM教育的魅力,同时也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STEAM教育发展缺乏宏观的系统化规划,课程资源和教育理念仍然亟待提高,师资力量薄弱,社会认可度不高。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措施,推广扶持STEAM教育研究项目,并对学校推广STEAM教育进行资金帮扶;其次,人才培养时要注意普及STEAM教育理念,为以后STEAM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打下基础;最后,要对STEAM教育大家媒体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和家长对STEAM教育的认可度和理解,为STEAM教育长远发展做好准备。目前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适应多学科知识融合,老师需要从基础科学原理到尖端科学技术都要有深入理解,才能驾驭这些多学科知识,才能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大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STEAM教育内涵并从中获益。
  四、结语
  为培养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也需要进行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将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进行有机结合。STEAM教育与科学课堂教育本质上就是鼓励学生多自己思考,不怕犯错误,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动手实践,最大程度的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老师应该传播超学科的理念,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制定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灵感的STEAM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杨玉佩.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创新人才教育,2016(3):71-75.
  [2]胡畔,蒋家傅,陈子超.我国中小学STEAM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技術,2016,26(8):22-27.
  [3]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5):4-10.
  [4]赵慧臣,周昱希,李彦奇,等.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1).
  [5]李扬.STEM教育视野下的科学课程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4.
  [6]王娟,吴永和.“互联网+”时代STEAM教育应用的反思与创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2):90-97.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一名武术专业运动员到中学武术教师,从武术普修到武术专修,以中学武术课堂的教育教学为起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以及结合自身教育教学中的思考与反思,回顾了学校武术教育史,分析了学校体育与学校武术发展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启示着我们回到学校武术教育的最初状态去考察其本质特征和教育价值,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术教育回归中国化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
在研究过程分类基础上,建立了有利于增强过程自动化和动态管理的过程模型.对过程的动态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基于角色和规则的过程控制方法.所建模型在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为与韩国水文在测验和管理体制上相互借鉴,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韩两国的水文站网、测验管理、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和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发展脉络梳理和对比评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学风欠佳的现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团、班级、宿舍、课堂课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为学校加强系统性的学风建设、社团、班级、宿舍加强课后的学风建设和教师加强课堂的学风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学校 社团 班级 宿舍 学风建设  【Abstract】In view of the worse learning atmosphere in universities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尤其对低年级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字、漂亮字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从而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每个教师都要尽已所能将文字这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英语的写作越来越被重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因为受母语的思维和英语词汇量的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写作都感到吃力不讨好,产生害怕、畏缩心理。所以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教者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考试和测验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本文作者就小学生英语
为探讨高湖蓄滞洪区运行与浦阳江流域防洪的响应关系,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浦阳江宽胖型洪水过程中高湖滞洪闸不同泄洪总量和不同泄洪方式组合对浦阳江沿程洪水位的
2017年5月25日,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中国(深圳)激光智能制造博览会&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与展会同期的论坛,由广东省光学学会、浙江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
期刊
【摘 要】基于情感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情感教学在外语实践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在以往的英语达标教学课程中,常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考试能力,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课程中自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自身的情感及情感语境应用表达缺少实质性的关注与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各不相同,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不断尝试应用表达英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错误,当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