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课改的反思和回归过程中,有些教师抱住课改之初产生的、一些名校“控制教师讲课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精髓不放,常常谈“讲”色变,讲与不讲似乎是教学改革改与不改的分界线。教师该不该讲、讲多少、讲什么、如何讲,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有效教学的不同理解使教师之“讲”出现两个误区。一是完全不讲或限制讲的时间,即教师在课堂上充分放手、放权,只是起到组织、协调、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敢轻易开口。在课改初期,把限制教师的讲作为矫正灌输的手段未尝不可,但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或以教师讲的多与少作为课堂评价的原则则会使教学改革走向歧途。二是重复讲解,即对于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教师还要重复一遍,或对于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却越俎代庖,或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浪费时间,时常讲上一段,赶一赶进度。
要弄清楚课堂上教师可不可以讲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讲的含义。有效课堂中教师的讲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教学的讲体现了灌输,我说你听,我写你抄,我问你答,强调授予;有效课堂上的讲指教师的点拨、追问、指导、启发,强调帮扶。讲,是教师的职责。对于学生不能解决、难以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做旁观者,需及时分析和讲解。人们通常把这种讲称为“教”,该出“口”时就出“口”。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教师的讲在释疑解难方面的重要作用,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教师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讲的含义清晰了,教师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以及讲多少、讲什么、如何讲了。有识之士认为:有效课堂提倡教师少讲,那么就要以少胜多,言近旨远,以简驭繁,重点讲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点,讲学生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要做拉动学生思维内需的高手,不做“讲师”做“导师”,讲在点子上,教会学生提炼,给他们一个支点。通常遵循的原则是:学生独学能会的教师不教;互学能会的教师不教;群学能会的教师不教;经点拨能会的教师不教。有人在时间和内容上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定:教师真正意义上讲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80%的教学内容是不需要教师教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过于教条。(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要弄清楚课堂上教师可不可以讲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讲的含义。有效课堂中教师的讲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教学的讲体现了灌输,我说你听,我写你抄,我问你答,强调授予;有效课堂上的讲指教师的点拨、追问、指导、启发,强调帮扶。讲,是教师的职责。对于学生不能解决、难以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做旁观者,需及时分析和讲解。人们通常把这种讲称为“教”,该出“口”时就出“口”。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教师的讲在释疑解难方面的重要作用,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教师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讲的含义清晰了,教师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以及讲多少、讲什么、如何讲了。有识之士认为:有效课堂提倡教师少讲,那么就要以少胜多,言近旨远,以简驭繁,重点讲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点,讲学生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要做拉动学生思维内需的高手,不做“讲师”做“导师”,讲在点子上,教会学生提炼,给他们一个支点。通常遵循的原则是:学生独学能会的教师不教;互学能会的教师不教;群学能会的教师不教;经点拨能会的教师不教。有人在时间和内容上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定:教师真正意义上讲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80%的教学内容是不需要教师教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过于教条。(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