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访者基本情况
  群,女,高一学生,就读于住宿制学校。由于受家庭教育中母亲的影响,所以性格有点偏激,在人际交往中碰到比较大的问题,同寝室关系相处不好。性格多疑,关注自我,总怀疑自己身上哪里出现问题,经常出入医务室。根据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反应,该学生在班级和寝室里面人缘不好,总是对他人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对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则置若罔闻。经常觉得别人对她不好,欺负她,不理解体贴她,甚至还感觉委屈,向老师投诉别人,与同学相处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她习惯性的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来不会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为其有认知方面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同时其性格有一定的偏执倾向,需要进行长期的辅导,辅导者要对其有比较大的耐心。
  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无法适应高中的生活,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感受到挫折,导致其情绪很不稳定,对学校生活失去信心。由于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总觉得自己处于劣势,总感觉他人在欺负她、针对她,同时也不懂得换个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周围人的行为与对她的态度。再加上其性格中的偏执倾向使其在班级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总是固执多疑,自以为是,神经过敏,总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同时,由于其责任感比较低,经常不能完成班级和寝室应完成的任务,事后还将责任推给别人。这对班主任和同学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同时做事情总以自己的利益是否遭到损害为标准,导致其人际关系很差,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人际关系不好也影响到她的学习。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学生自述:我的同桌刚开始和我关系比较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和我不好了,可能刚开始她没有朋友,现在有了朋友之后,则好象对我产生一种恐惧,像是极力躲着我,我初中的朋友也和她一样,我觉得她们都排挤我,我觉得她们在背后说我坏话,她们都不屑和我讲话了。同学都说我乱开玩笑,就“朋友”这问题,我并不希望改变迎合他人,我想以不变应万变。所以一直以来人际关系都不好,自述经常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怕冷,也特别怕热,经常感冒,觉得自己身体不好。
  家庭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母亲的性格与教育方式对来访者的性格形成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一些不合理的认知也来源于其母亲的影响。
  心理因素:性格中的固执、偏激、保守、有点敌对等特征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中失败,同时来访者观念中的不合理的想法和认知也使其不能与相对于她来说异质的同学好好相处,不能以求同存异的原则和同学好好相处,甚至对这些同学有敌对和抵触情绪。
  社会因素:由于刚来到寄宿制的高中,生活环境改变很多,同时初中升到高中,学习的难度和压力也增大很多,适应完全新的环境也对她的心理有一定的考验。
  诊断措施与咨询方案
  第一步:情感投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步:根据ABC理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改变认知,重塑社会自我。
  第三步:加强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矫正其性格中的不良成分。
  本次咨询个案的智力、情感表达、人际沟通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只是对同一事件和行为的解释和看法都是从消极一面出发的,人的信念、价值观以及评价事物的角度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从几个故事和ABC理论为支持点,鼓励来访者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问题。主要用了倾听、同理心、面质等咨询技术。采用的主要是认知疗法。后续也跟踪咨询了两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认知评价方式,但是她能学会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同寝室的关系有一定的改善。同时,偏执性格特点的矫正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所以我积极与该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同时我也发现有利于辅导顺利进行的积极因素——该生在几次咨询后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和对我的足够的信任。借助于这点,我把握住了辅导的契机,借助该生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情,辅导该生要积极努力的去尝试改变,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观念的同时,还要改变其不良的个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生能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同时也能完成其应尽的搞卫生、参与班级活动等责任和义务。同时,认识到其不良性格形成的比较久,所以改变的话还需要加强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矫正其性格中的不良成分。
  个案分析
  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一再强调其身边的同学都在针对她,比如:打扫寝室、一次小小的摩擦或者她人无意的一句话等等。针对这一问题,我先用认知疗法让她明白很多事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她习惯性的会用消极的一面来看待问题。鼓励其用积极的一面来看待问题。同时注意到她与同学相处中发生的问题,她习惯性的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来不会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通过类比分析、比喻等方法让她认识到问题是出在她身上,而不是她人有意针对她,更不是她人的错,希望她能不断完善自己。主要用了倾听、同理心、面质等咨询技术。采用的主要是认知疗法。更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其有一定的偏执性格,所以在咨询过后,又有反复,咨询了好几次有一定的效果。
  效果分析与体会
  ⑴本个案进行了几次的咨询辅导后,人际关系有一定的改善,并能安心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但是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认知。
  ⑵了解到其母亲的性格与其比较相似,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其影响比较深远,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开办家长学校,让教育进社区。
  ⑶该个案的性格有一定的偏执倾向,而且从小学开始形成,初中已经导致其人际关系不良等种种问题,但是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到了高中其不良性格不仅影响到个案的人际关系,甚至该个案不尽其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改变其人格特征并不是一段时间的辅导能够做到的,但是通过多方努力,该个案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可以说结果是可喜的。
  ⑷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对辅导效果有比较好的帮助。由于该个案刚开始的几次接触,其情绪比较激动,过来只是哭,不能很好的表达其状况。在辅导的搜集信息阶段就遇到了阻碍,所以我要求该学生通过信件与我交流,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写下来,每周拿两次过来,在交流中,我慢慢了解了学生的基本状况,对以后的辅导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曹丕的《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所提出的关于文学的价值观、文体论、风格论、鉴赏论,表现出曹丕高屋建瓴的批评视角,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文学批评有着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典论·论文》 重要文学理论 开创性  曹丕的《典论·论文》作为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奠基之作,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典论·论文》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
期刊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子梦蝶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谓之“庄周梦蝶”。正是这一典故,让我知道了庄子其人。许是思维愚钝,初时我很难理解庄子因为一场梦纠结迷惑不已的行为。后经多番体悟考量,方才为之大为钦佩。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  【关键词】庄子 无为 梦蝶  于丹曾在采访中说:“庄
期刊
中国工农红军自成立以来,到长征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大小无数场战斗、无数次战役,最具代表性的战役则有20场,它们分別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沙战役、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漳州战役、苏家埠战役、反6路围攻、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战役、大渡河战役、强渡嘉陵江、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这20场战役中
期刊
【摘要】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力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深。德、智、体、美、劳中,德占居第一位,所以必须做好学生德育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教育结构  引言:  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校严抓的教育方向,因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与学生学习成绩一样,都是保证学生未来可以发展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基础。本文将从目前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入手,详细
期刊
【摘要】刘磊是一名在校小学生,就他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反映出他有些厌学、情绪不稳定和轻微的攻击行为等。根据这些情况,我采用了认知疗法,运用了相配套的认知协调理论和会谈交流的方式,对他进行疏导,并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协助,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认知疗法 认知协调理论 会谈 交流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刘磊,男,11岁,在农村长大,现在他们的村庄已拆迁,他家租房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
期刊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当下大学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面临着吸引力下降、自身缺乏建设等问题。本文通过借用经济学“天使投资人”的概念,探讨了培养“阅读推广人”,孕育精品读书会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方法。  【关键词】天使投资人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天使投资”通常指自由投资人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前期投资,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因其帮助创业者在缺乏
期刊
【摘要】本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基于就业岗位的需求分析,引入层次分析法的思路,以网络数据库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核和评价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使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客观和科学,确保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就业导向 层次分析法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相关理论——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 (
期刊
【摘要】高中文言虚词教学存在着重言轻文、言文割裂的倾向,教师多采用串讲法或引导学生归纳虚词的意义、用法来教学,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往往是事倍功半。就这一现状,本文探讨如何实现文言虚词的教学有效化问题,首先是要转变教学理念,遵循“言文结合”的原则;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效明显的四种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关键词】文言虚词教学 事倍功半 教学有效化 言文结合
期刊
【摘要】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课标也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能力,以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关键词】电子白板 主体意识 课堂参与度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
期刊
【摘要】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编排中,文本阅读是主体,写作只是阅读模块的附庸;阅读教学多,写作教学少,比重失调。教师阅读教学目标相对狭隘,作文课教学无序无为,学生阅读不会,作文不美。本文探讨教师怎样整合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写出美文,实现我们当下语文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目标,并进一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长远要求。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有效结合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一份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