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地区新战略与克林顿政府亚太政策分析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建筑在以苏联为主要敌人的基础之上。苏联的解体,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的消失。对美国而言,在争夺世界霸权中来自苏联的现实威胁已基本解除,同时,美国也面临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估和调整。美国的亚太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也要作出调整。本文主要针对美国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战略以及克林顿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作简单分析。
其他文献
<正> 4月4日下午,香港岭南学院社会科学系梁洁芬博士来我系作《中英香港问题和中葡澳门问题比较》的学术报告。梁女士早年师从伦敦经济学院亚胡达教授(Michael B. Yahuda),专攻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曾执教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梁女士从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落实问题、港澳两地的文化取向、英葡对殖民地的态度、两个声明的内容、
<正> 北大国政系举办的对外宣传干部培训班第四期于4月1日开学,学习时间为3个月。这期共有来自24省的外宣和涉外宣传部门的在职干部41名,包括藏、蒙、回等少数民族学员,4月9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付主任李源潮、原中宣部外宣局局长田丹、北大副校长梁柱、我系系主任梁守德、副主任龚文庠出席并讲了话。他们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勉励学员珍惜这次学
<正> 四月十三日下午,韩国著名经济学家、韩国开发研究院国民经济教育研究所所长朱鹤中博士应邀来我系做了题为《亚洲新兴工业国经济奇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报告。朱先生早年曾留学美国,回国后又在大学讲坛执教多年。近年来他主要从事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并已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就。在报告中,朱先生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围绕二战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起飞的概况、各自的特点、
<正> 东亚是世界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地区①,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从50年代至70年代这里曾经长期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激烈的对峙。冷战结束以后,东亚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政治上呈现相对稳
<正> 3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勺园对面上空升起了两个色彩斑斓的大气球。气球下面悬挂了两条硕大的标语,写着“庆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庆贺国际政治系本·古里昂基金委员会成立”。两条大标语迎风招展,十分醒目。我系全系上下则一片喜气洋洋,全体师生都在翘首以待盼望已久的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典礼的来临。3日下午4点40分,我系在学校的领导及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之下,在学校选定的楼址(勺园对面)的中心地段,举行了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典礼,典礼仪式获得了圆满成功。至此,经过一年多来反复酝酿、多方奔走的国际政治
<正> 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把握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制订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必要客观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曾就此问题提出过重要的科学分析,对我们认清当今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坚定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正> 4月22日,北京大学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邀请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驻华代表舒马赫先生到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今年是德国大选年,为了使大家对德国大选的形势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的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舒马赫先生介绍了两德统一后的情况、大选前的德国现状,以及社会民主党、保守党、自民党和绿党等小
<正> 西方国际政治学中的新现实主义思潮出现于70年代末,它是对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充”,是现实主义传统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不仅强调政治的作用,而且注重经济的作用以及政治与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为此,它提出了相互依存、复合相互依存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美)肯尼思·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美)J·E斯贝茹的《国际经济关系学》、(美)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英)苏珊·斯
<正> 迄今为止,人们在讨论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美以关系方面,而较少谈及它在其它地区和其它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系统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著作亦不多见。为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笔者将在本刊陆续介绍和论述以色列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政策以及它与这三个地区的国家进行交往的情况。 在讨论以色列的非洲政策和以非关系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做一些总体的考察分析。
本文通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和1989年柏林纲领的比较分析,透视出德国社民党在战后联邦德国政治体制和政党格局中的历史方位及社民党民主社会主义发展演变的轨迹。文章认为,柏林纲领与社会民主党纲领比较,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有程度不同的变化:1.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细化;2.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从否定马克思主义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的复归;3.反共基调不变,但措辞有所和缓;4.以社会主义“目标观”取代社会主义“过程观”;5.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误判,错失历史良机;6.在生态问题上有真知灼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