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启蒙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小学生审美观念。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升,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针对性措施,希望对当下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關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有效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多年来的深入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改革实践过程仍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没有用到前沿科技发展产物,仍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音乐教师学科意识和学科素质较差,导致学生的音乐学科素质不强、重视度不够。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设备
  学校的音乐设备是小学生保证课堂教育的重要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除学校应该提供正规的音乐教室外,各种音乐设备也应加以管理和维护。同时,学校应该给小学生提供可以接触到学校音乐设备的机会,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小学生能在学校因为兴趣获得培养音乐素养的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使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结合起来,配备良好的广播、录像、录音等多媒体设备,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信息时代的到来,老师已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想要学习的内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师不再是教育的掌控者、领导者,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平等地位的首席”。虽然,当代小学音乐教学素材内容丰富、新颖,但是如果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运行,学生和老师缺乏沟通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教学成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音乐老师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思维,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应该和学生平等沟通,教学相长,作为参与者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小学教育在生动活泼氛围中进行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在质疑和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断进步。
  3.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整合信息网络先进技术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方兴未艾,各个行业像信息化数字化整合,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先进技术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音乐教育的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书本与乐器,互联网线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资源,音乐教育的形式趋向于一种自主化的新型模式。学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浪潮,给學生创建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改变原有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评比活动,在相互鼓励和促进中共同进步。我们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快乐的大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建设各种个性化的音乐网站,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音乐需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享受信息化教育的优势,随时随地获得音乐的熏陶。通过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学生的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审美空间得到扩展。
  4.音乐课堂创造好的情境以活跃课堂氛围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与音乐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好的情景设置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探索课程背后的深层含义,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获得心灵的放松与舒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养成自己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情景教学能够扭转老师和学生的对立位置,老师由掌控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设备;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整合信息网络先进技术;创造好的情境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措施能够多渠道地整合音乐教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对于人文美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努力,探索更加优秀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各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平.对普通音乐教育改革的两点认识[J].人民音乐,2005(2):45-47.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胸壁结核虽为常见病 ,但有较高的复发率 ,本文就其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我科 1981— 2 0 0 0年共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患者 6 6例 ,男 37例 ,女 2 9例。年龄 12~ 7
摘 要: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教师要精心撰写教学设计,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当好组织者,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激励评价。  关键词:教学设计;生活实际;组织者;问题意识;激励评价  一、精心撰写教学设计  传统的备课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目的,围绕“教师怎样讲”展开的,凭借的是教材和教学用书,很少去考虑“学生怎样想”,而教学设计是要预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教学效果,即形成的设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1981年才被认识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
我院肝病中心于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应用烟酸占替诺治疗黄疸型肝炎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按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
于某 ,男性 ,32岁。因突发右侧瘫痪伴失语 2日于 1 998年 1 0月 2 5日来诊。诊见患者体温 37.6℃ ,脉搏、呼吸及血压正常。右侧偏瘫 ,运动性失语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 ,腋
摘 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工作,应更多地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学习正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从启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文章写作。鲜明的代入感和愉悦的身心体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其身心成长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境教学法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强调对学生健康人格和科学学习习惯的塑造,关注学生主体的成长。小学
体外研究表明,抗代谢性细胞毒素药6-硫鸟嘌呤(6-TG)加上蛋白酶抑制剂噻喹努佛(saquinavir)可以消除混合细胞培养基中感染了HIV的细胞,并且还可阻止HIV向非感染细胞的传播。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60~70岁为高发年龄,病因及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颈动脉斑块及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肌力减退、失语、感觉障碍、智能障碍、小便失禁、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胼胝体梗死部位以体部、膝部多见,常累及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等部位.结论胼胝体梗死因其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其中
目的为了探讨伤寒短程治疗的有效药物。方法 :应用左旋氧氟沙星 (LFX) 0 .2 g口服或静脉滴注 ,2次 /d ,治疗经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确诊的伤寒 5 0例 ,疗程 7d ;另用氧氟沙星 (OF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每个领域都存在着和发展着。商业是专门组织商品流通、媒介或商品交换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