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精彩分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前提。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育就能为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主动积极,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对老师有兴趣了,他才会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从而给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在教学了等可能性后,我让学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与小辉在玩掷币游戏,将一枚硬币任意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辉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同桌讨论后,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游戏不公平,听了这一结论,我没有责怪学生,而是和颜悦色地说,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朝上的面相同有两种可能,即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或两次都是反面朝上,而朝上的面不同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一正一反。听了这个学生的发言,马上就有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假如他第一次丢的硬币是正面朝上,那么他第二次丢的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只会出现两种结果,即朝上的面相同和朝上的面不同,假如他第一次丢的硬币是反面朝上,那么他第二次丢的硬币可能是反面朝上,也可能是正面朝上,同样也只出现了两种结果,即朝上的面相同和朝上的面不同,所以这个游戏是公平的。这个同学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就想起了一片掌声。就这样,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里,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浇灌出了活力四射的数学课堂。
  二、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是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整个课堂显得沉闷而缺乏生气。而要扭转这一局面,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例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的结论,而是为学生搭建了探索的平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写出10个2的倍数,然后再让学生对2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有的学生发现2的倍数都是双数,有的学生发现相邻两个2的倍数,它们相差2,还有的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接下来又让学生用同样的研究方法独立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很快学生就发现5的倍数就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可见,只有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
  三、让课堂与生活相链接,是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所以只有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衔接点,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多彩的生活气息,并在第一时间内(课堂)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数学是“人人必须的”,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需求,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象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数学课堂才会始终充满不朽的生命活力。例如:在教学不确定现象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国庆节快到了,老师准备用抽签的方式选一名同学到北京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猜猜看,老师会抽到男同学呢,还是抽到女同学?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会抽到男同学”,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会抽到女同学”,还有的学生说:“有可能抽到女同学,也有可能抽到男同学”,就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使整个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又如:在学生认识了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后,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学生一听老师让他们说生活中的事儿兴趣倍增,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小军踢足球,可能把球踢进球门,也可能踢不进。有的说:星期天小红可能去公园玩,也可能不去公园玩。有的学生说:明天可能会下雨。有的学生说:哥哥一定比妹妹大。还有的学生说: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及时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也由此变得富有魅力,充满灵性与活力。可见,把课堂与生活相链接,是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教师应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运用丰富多彩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建构,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活动才会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活力永驻。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在校学生日益增多,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狭小、器材落后陈旧的情况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显现出诸多问题。要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形式、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是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问题;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3.9]  目前在校学生日益增多,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狭小、器材落后陈旧的情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解析了SPARK课程理念及其施行意义。然后通过中学七年级跳绳的单元教学论证了SPARK课程理念应用效果的有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基于SPARK课程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机制,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挥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实现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全面参与,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和主体性。所以撰写本文为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丰富体育课程教学
本研究采用了PCR-RFLP、PCR-SSCP 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IGFBP3 基因、POU1F1 基因、mtDNA16S rRNA基因、GH 基因第I 内含子、Lf基因5’ 调控区以及7个微卫星位点在秦川牛、
中图分类号:G613.6  我们都知道学科之间都存在共性,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每一门学科都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科的不同。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采取的策略、注意也不同。当然这些年的老师,也不敢说有什么经验,但还是愿意谈一下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见解。我从事1到6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的
【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认识的重要课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套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保持课堂气氛活跃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物理世界的积极性。机械式填鸭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不仅剥夺了学生探
为寻找适宜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种植的秋眠级品种,对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株高、鲜干比、再生性、光合特性、总产量及营养成分等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秋眠级2~4的品种均能安全越冬。(2)半秋眠品种春季返青较秋眠和非秋眠品种早,本地品种返青最晚。(3)所有国外品种都比本地品种生长速度快,株高高。(4)各品种的根颈粗度存在显著性差异。(5)各品种的总产草量及各茬次间
摘要:抛弃应试教育的就史讲事,尝试三维目标下的素质教育把“史”讲“活”,以兴趣和激情来活跃气氛。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活跃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4  历史教学需要课堂的活跃性和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所以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
本试验随机选择40 日龄左右健康无病、体重接近、单双羔一致的无角道赛特×小尾寒羊F1 代羔羊30 只(公羔13 只,母羔17 只),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羔羊30 只(公羔14 只,母羔16 只)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问题教学;课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41  为什么要实施“问题教学”?  在语文修辞中,“设问”是最常见的辞格之一。它“无疑而问,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设问作用巨大,包括以下几点:1.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育改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分析讲授为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摸清学生需要,确立教改目标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表现形式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发挥在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民主的、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