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A大学2007—2017级的新生数据,将所占A大学录取比例超过省内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的高中定义为超级中学,通过构建超级中学的教育垄断指数测量各省超级中学的垄断程度,并以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分数线作为衡量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测度指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超级中学平均占据了A大学34%的录取机会,造成的教育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内地有26个省份都属于中度垄断型及以上,其
【机 构】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年度面上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高中教育质量研究: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项目编号:72074012)的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A大学2007—2017级的新生数据,将所占A大学录取比例超过省内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的高中定义为超级中学,通过构建超级中学的教育垄断指数测量各省超级中学的垄断程度,并以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分数线作为衡量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测度指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超级中学平均占据了A大学34%的录取机会,造成的教育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内地有26个省份都属于中度垄断型及以上,其中西部省份长期保持一所高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教育与经济较发达或人口众多的省份则会出现三所超级中学三足鼎立的态势;各省份教育垄断指数名次与理科一本线名次大体上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各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为打破教育垄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严令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无限制招生的同时,还应该在提升弱势高中教育质量,引导学生与家长理性择校、提高高等学校专项招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付诸努力.
其他文献
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是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对3个省份5个区县的12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调研发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获得的财政补贴有限,教师工资收入偏低,教育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贴与教育质量有显著正相关;教师工资是财政补贴影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中介变量;幼儿园年收费是财政补贴影响教师工资和教育质量的调节变量,对年收费所得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而言,财政补贴对教师工资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开好局、起好步确立了纲领性引领。《建议》针对教育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16年,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正式启动,呼吁各国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其中,目标4和目标8分别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中国和世界两个重要文件的主旨交汇,为新时代我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