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定名公而雅后人开办“同仁堂”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显扬有四个儿子,长子乐凤翔、次子乐凤鸣、三子乐凤仪,四子乐凤歧。乐凤鸣本来排行第三,因乐显扬的次子早夭,他便排行第二了。乐凤鸣字梧岗,生于顺治十八年(辛丑年,公元1661年)。乐显扬很喜欢乐凤鸣,不过“爱之越深,责之越苛”,乐显扬对他的教育也非常严格,除了常给他讲人生的道理,讲世上的忠奸善恶之外,也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医药知识。只是年幼的乐凤鸣此时还不能完全领悟。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是壬午年,乐凤鸣乡试归来了。这可是一件大事,乡试通过就是举人了。可是乐凤鸣回来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也不看那些四书五经了,也不写那些八股文章了,像是个闲人一样。
  人们都感到奇怪:“他是中举了呢,还是名落孙山了呢?”
  “是啊,要是中了举,那就应当准备会考。要是没有中举,就当再接再厉,哪能这样清闲无事。”
  乐凤鸣有没有中过举,还真是一个谜。任何时代都有一股社会潮流,推动着人们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地前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考科举,走仕途,就是这样一股强大的潮流,它让读书人把做官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乐凤鸣因为父亲的成功,比他的前辈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因此,考科举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按清朝的科举制度,没有任何功名的学子称为“童生”,童生要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才能成为秀才。当了秀才之后,再通过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成为举人。中举之后,还要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经过了会试,即使落榜,也有了当官的资格,以后的事,就是考进士了。进士分为三甲,头甲的第一名便是才子佳人戏里的主角——“状元”了。
  乐凤鸣曾在自叙中说过“壬午年乡比后,闲居无事”。有人因而认定他没有中举,但是乐家的族谱上又记载着他受封为“内阁中书”。“内阁中书”是清代设的官职,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类的事。只有“秀才”的功名是不可能受封为“内阁中书”的。这和乐家族谱的记载不是矛盾吗?一个可能是,乐凤鸣在壬午年乡试时中了举,中举之后,就有资格参加会试。按清朝的制度,会试落榜的举人,也有当官的资格。因此即使乐凤鸣会试落第,他仍有资格受封为“内阁中书”。
  不避讳言,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内阁中书”是“捐纳”而得。“捐纳”就是捐钱做官。清朝有一个和科举制度并行不悖的选官制度,就是“捐纳制”。卖官鬻爵在清朝是合法的“政府行为”,是国家募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卖官所得悉数纳入国库,当然,这中间有没有“跑冒滴漏”,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捐纳的名目不尽一样,康熙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的叛乱(1688年-1697年)时,因为缺乏资金,曾下令卖官募捐。不管这种募捐方式是否妥当,为制止国家分裂而捐纳也应当算善举。清王朝,捐纳的人很多,而且价钱也不是很高,在乾隆时,二十担米就可以捐个七品官。因此商人为经营方便、士绅为游走上层,文人为结交广泛,常常会捐个官职。“捐纳制”的弊端早有定论,不必赘言,但也应当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乐凤鸣捐个官,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拓展事业的权宜之计。其实,更值得人们关注的,不是乐凤鸣中没中过举,怎么得到的“内阁中书”,而是乐凤鸣为什么会在壬午年乡试之后“闲居无事”?这是因为,他突然对人生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乐凤鸣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参加过两次乡试:第一次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第二次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都没有被录取。他只是凭着意志,才两落两起,没有自暴自弃。壬午年(1702年)乡试时,他已经四十一岁了,即使中了举,也要等到三年后才能参加会试,会试通过之后,还要再过三年才能参加殿试。到那时,他已年近半百了,如何能和那些二、三十岁便中状元的“青年才俊”相比?回想以往,他自嗟自叹,深感年华虚掷;瞻念前程,他自怨自艾,不免心灰意懒。他又想到父亲讲过的皇亲国戚为角逐权力明争暗斗的宫闱秘事,达官显贵为升官发财不顾廉耻的官场丑闻,感到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他突然醒悟到,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为此,他常常白日对窗苦思,夜间望月冥想,表面上是“闲居无事”,其实内心的争斗又岂是“翻江倒海”所能形容得了的?
  处于人生的岔路口时,谁都难免会惆怅、彷徨。乐凤鸣也和那时的人们一样,逢此时,常会向已经辞世的先辈求助。于是,他在父亲的牌位前燃起了一柱香,香烟袅袅升起时,父亲仿佛又来到了他身边,父亲的眼光还是那样慈爱又那样严厉,他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那时,乐家因为世代行医,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再加上父亲乐显扬的太医身份和不分贵贱亲疏的医德医风,就有了“乐太医待病人一视同仁”的美誉。乐凤鸣经常看见父亲在一豆烛光下翻检堆积如山的医书,在一缕阳光里品察古古怪怪的药材,在一线希望中救治“无药可救”的病患。
  父亲的德、行和学识都很让他钦佩,但无论怎么繁忙,父亲都不放松家庭教育。他想到,那时父亲经常教诲他,“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
  他还记起,那是康熙己酉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他才八岁。一个春日,父亲正在给他讲古人自小立大志的故事,忽见一队大雁排成“人”字,在白云蓝天间向北飞去,于是父亲就指着雁阵对他讲什么叫“鸿鹄之志”。讲完了,父亲又问他,将来要做什么,那时的孩子大都会说,要金榜高中、骑马坐轿,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是乐凤鸣却脱口而出:“将来开药铺”。此言一出,其他长辈都暗暗吃惊,担心乐显扬会生气动怒,不想他竟欣慰地点点头,连连说好,在场的人都为他的豁达开明感到惊奇。
  不久,父亲和几位亲戚、朋友在一起议论道,乐家已经有了一份基业,也有了相当的名声,以后还要发展,要立一个堂名才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堂名本是姓氏,宗族或家族的称号。因为堂名与姓氏的发祥地相关,也称作“郡号”或“总堂名”。堂名常被制成匾,悬于祠堂或府第。后来,堂名的作用大大延展了:有的是表示对祖先的尊崇,如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有赵姓取“半部堂”为堂名。周敦颐有名作《爱莲说》,就有周姓取“爱莲堂”为堂名。有的堂名是对后人的劝戒,如“孝思堂”、“克己堂”、“务本堂”等;也有的堂名是表现主人的志趣,如“无欲堂”、“耕读堂”、“有竹堂”等等。堂名后来也演变成文人的书斋名,如陆游的“双清堂”,汤显祖的“玉茗堂”等。这种堂名又称斋名。总之,许多名门望族,书香之家都有自己的堂名。
  乐凤鸣记得父亲曾说到:“‘同仁’二字可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须志之。”并且挥毫写下了“同仁堂”三个字,只是乐凤鸣当时还是个孩子,不可能理解“同仁”二字的深意。现在,过了不惑之年,历经坎坷又饱读诗书的乐凤鸣,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孤诣。
  儒家经典《周易》中就有“和同于人”的思想。“同人卦”中有“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思是:“能够与众人同心协力跋涉于野外,一切亨通,有利于涉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唐代韩愈的《原人》中又有“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一语。
  后来,人们还赋予了“同仁”更多的含义:如称呼志同道合者为“同仁”等等。乐显扬喜欢其“公而雅”,而这正是“同仁”的精髓。“公”,即是儒家推崇的“天下为公”。儒家学者曾经假托孔子之名,在《礼记·礼运》中描叙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实,这也正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大同世界”。
  至于“雅”,《尔雅》中有这样的解释:“雅,义也;义,正也。”也就是公正、正义、正直的意思。
  由此,乐凤鸣想到,父亲以“养生济人”为己任,不羡高官,不慕虚名,并且乐此不疲,不就是追求一个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讲求公平正义的境界吗?而自己这三十多年不仅碌碌无为,还几乎把父亲的教诲——“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都忘记了。
  父亲的风范,使乐凤鸣自感羞惭,又深受鼓舞,他眼前豁然开朗,对逝去年华的嗟叹,对前路茫茫的惆怅,以及所有的沮丧和失落都烟消云散了。他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从此抛开功名,不涉宦海,按父亲的教诲去做,投身于最能养生,最能济世的医药事业中。
  ——乐凤鸣勃然奋起了!
  能够不受社会潮流裹挟,敢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会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乐凤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VENUE: Fuzhou Strai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Center, Fujian  DATE: May 8-11, 2015  E-Mail: loudanping@sportshow.com.cn  Tel: +86-10-8718 2997  The show aims to display the top quality of
期刊
The world economy has entered into a deep adjustment phase of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the power source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and robust growth i
期刊
VENUE: Shanghai New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DATE: June 24-26, 2015  E-Mail: lydia.ma@ubmsinoexpo.com  Tel: +86-21-3339 2280  As the most important expo gathering ingredients suppliers, distributors
期刊
1月12日,印度尼西亚庞卡兰布翁。印度尼西亚海军潜水员成功打捞起失事亚航客机黑匣子数据记录器和客机尾翼残骸。据印度尼西亚负责搜救的官员说,亚航客机失事坠海之前或经历过一次爆炸
期刊
2015东南亚(马来西亚)国际医疗医药及康复保健展览会  参展时间: 2015年3月4-6日  参展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  展会简介: 该展是马来西亚最专业的医疗医药展,历经16年后展会规模仍在逐年扩大, 目前已发展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医疗展之一。该展会一如既往地得到了马来西亚各界政府机构、各国驻马大使馆、贸易组织等众多国内国际机构的支持,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展会本身的价值、专业性,以及主
期刊
1月4日,缅甸内比都,为纪念缅甸联邦第67个独立日,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庆典,缅甸总统吴登盛出席
期刊
VENUE: Tianjin Meijia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DATE: March 12-15, 2015  E-Mail: wangzy@zhenweiexpo.com  Tel: +86-22-6583 6631  As the largest show of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and being
期刊
VENUE: Shanghai New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DATE: March 4-7, 2015  E-Mail: woodmac@chinaallworld.com  Tel: +86-21-6209 5209  The exhibition is a must-attend trade show for all furniture and furnish
期刊
VENUE: Yiwu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Zhejiang  DATE: April 20-22, 2015  E-Mail: hardwareexpo2010@163.com  Tel: +86-579-8541 5777  Since 2004, China International Hardware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T
期刊
2015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Thail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the two countries had witnessed increasing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and reap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