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点杂交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基因组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化学合成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寡核苷酸和汉坦病毒M片段cDNA为探针,从感染Vero-E6传代细胞中检测HFRSV部分代表株L99,84-FLi,83011,SR-11和HS RNA基因组,得到阳性结果。用打点杂交技术观察L99在E6细胞中增殖情况,感染后第9天得到最强杂交信号。与硝酸纤维素膜比较,尼龙膜在核酸杂交中具有吸附性强,非特异性少,敏感性高,易操作等优点。

其他文献
用乳过氧化物酶特异标记空肠弯曲菌表面膜蛋白,经电泳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可显示分子量为30,43,67,94kd蛋白带。用诱变剂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可使空肠弯曲菌动力株变为无动力株,在SDS-PAGE上67kd鞭毛蛋白带消失。使用超离心和酸凝集等技术,纯化了43kd和67kd组份,免疫家兔制备出抗空肠弯曲菌主要外膜蛋白及鞭毛蛋白的特异Ig
期刊
期刊
期刊
N87114空肠弯曲菌分离自严重急性腹泻患儿粪便,用它的无鞭毛株或预先用N8711鞭毛蛋白抗血清(抗FLA)处理过的原菌株攻击HeLa细胞,发现其粘附和侵袭作用远低于原菌株。抗FLA血清1∶32稀释后仍有很强的阻断作用,主要外膜蛋白(MOMP)抗血清的阻断作用远低于抗FLA,经鞭毛蛋白吸收后的抗血清阻断作用明显减低。模拟人感染过程,不同菌株分别感染30天龄的BALB/c小鼠。结果显示:原菌株感染的
为探讨Q热立克次体不同分离株的DNA是否存在差别,本文用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 Ⅲ,SalⅠ,PstⅠ和BamHI分别消化4株Q热立克次体DNA,对其电泳模式分析比较后发现,意大利分离株Henzerling的DNA限制性片段与国内3株差别较大,其PstⅠ 4.2kb段和BamHI 5.1kb段为国内各株所缺少。云南分离株Ys-8与其他3株不同,缺少Hae Ⅲ 4.3kb段。四川分离株七医和新桥
用4M尿素提取霍乱弧菌外膜,SDS-PAGE图谱显示11条蛋白区带,主要外膜蛋白分子量在40K~45K之间;将外膜抗原经口免疫小鼠,产生良好的肠道抗菌保护作用;经肌肉免疫家兔,抗血清具有较强的杀弧菌作用和凝集作用。结果提示:霍乱弧菌外膜可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如与处理的霍乱毒素结合,有希望成为理想的口服疫苗。
期刊
应用纯化的兔抗小鼠IgE抗体,建立了两种检测小鼠抗DNP特异性IgE水平的体外检测方法——ELISA和DIBA,并将两种方法与传统的PCA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IBA的下限为2ng/ml(20pg/点),12次重复试验证实DIBA的批间变异不超过一个稀释度。ELISA的灵敏度为1ng/ml(100 pg/孔),ELISA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97%和5.28%。用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6组小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