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胎儿期诊断
【机 构】
:
西安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9年09期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建立一次铺琼脂复盖物对重组痘苗病毒进行蚀斑测定及纯化的方法。采用此法比较了乙肝-痘苗天坛株、乙肝-痘苗wR株重组病毒与其未重组病毒蚀斑的大小,发现乙肝-痘苗天坛株重组病毒形成的蚀斑比其未重组病毒的蚀斑明显地小,乙肝-痘苗wR株重组病毒的蚀斑亦如此。本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并可采用不含小牛血清的琼脂复盖物的配方。铺琼脂后细胞维持时间较长,便于对蚀斑的形态变化
SMY-129 A和SMY-129B的供者是同一近亲婚配家庭的子女。这两个细胞都是DRw11(5)纯合子,但Dw特异性与相应的Dw5不同。SMY-129A曾在1986年提交于第三届亚大地区组织相容性会议鉴定,鉴定结果提示,SMY-129A可能带有新的Dw抗原。现证明,SMY-129A和129B的Dw特异性确与Dw5不同。群体研究表明,DR5配组细胞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为Dw5,第二组可同时定为Dw
本文报导了用EIA染色指示虫媒病毒感染C6/36细胞的快速微量中和试验(RMNT)方法。此法可在保证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同时,大大缩短中和试验周期(只需3天)。此外,RMNT操作简便,经济,重复性好。它不仅能用于虫媒病毒鉴定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灭活和减毒活疫苗的效力试验。相信此法也将会用于其它病毒中。
1979年至1986年,在昆明市五家医院儿科住院部中采集到1204例婴幼儿急性胃肠炎住院患儿大便标本,对从大便中检出的A组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的研究结果表明:A组轮状病毒是昆明地区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在婴幼儿急性胃肠炎中的检出率为59.7%,腺病毒的检出率为1.25%;轮状病毒阳性率在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轮状病毒在6~24月龄患儿组中的阳性率(59.8%)显著高于≤
相当于HBsAg系列122~145位氨基酸残基的24环肽和乙肝疫苗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以125Ⅰ标记HBsAggP28/P23作抗原,与两种抗血清免疫沉淀,测定游离和结合抗原浓度,按Langmuir方程算出亲和性。该合成肽可诱导具抗HBs功能的抗肽产生,其亲和性随免疫过程动态发展,与抗体血清滴度的消长大体一致,与HB疫苗抗体的亲和性无显著差异。因而认为这一合成肽有用作乙肝疫苗的前景。
用乳过氧化物酶特异标记空肠弯曲菌表面膜蛋白,经电泳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可显示分子量为30,43,67,94kd蛋白带。用诱变剂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可使空肠弯曲菌动力株变为无动力株,在SDS-PAGE上67kd鞭毛蛋白带消失。使用超离心和酸凝集等技术,纯化了43kd和67kd组份,免疫家兔制备出抗空肠弯曲菌主要外膜蛋白及鞭毛蛋白的特异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