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音乐教学新课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09-02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学习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因此,“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使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的音乐课总是关注那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而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没能从音乐课中受益。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针对于这种情况,国家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作品《草原牧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草原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加强音乐表现;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奏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务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新课标的这些转变,也使教师处在了教改的前锋线上,教改首先改的就是教师的教法,教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这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如何来提高我们音乐教学的效率,追求并真正实现“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
   1.抓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活动
   《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给学生充分创造体验和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音乐活动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情感教学活动。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是“老观众”,一部分学生是“老演员”,而老师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演员们”的身上,于是,造成了恶性循环,后果可想而知。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让不同特长的学生之间产生交流,激发他们相互学习音乐的热情,也使部分不热爱音乐的学生融入欢乐、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极大地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2.设自由探索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欲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有位教育家曾言:学会创造,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内容,教育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并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
   在作品表现上,新课改打破以往老套沉闷的教学方法,改变“老师怎样做,我就怎样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创造,随着音乐和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孩子的表现欲和创造力是十分棒的,你会发现每位孩子简直是很棒的表演家!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让学生随音乐创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于是,你看,教室里老虎、小鸡、鸭子、青蛙、小鸟等等,活灵活现、形态各异,教室里简直成了森林里的动物王国!我真的很感动,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啊。
   这样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欲,培养学生情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提高音乐鉴赏水平,创造音乐美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把“听”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聆听音乐作品是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情感之美的过程。教师通过到位地范唱或范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聆听,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找出作品中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然后用肢体动作、表情、语言文字表达出对所听音乐的感受,加深“听”的感受在心理上的印象。
   同时,音乐也是情感艺术。每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工作者情感的产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拨动学生艺术的心弦,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同时,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同学们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4.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实施创新
   教师自身的业务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以饱满的激情表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时,同时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听觉上、视觉上得到了美的享受,产生且保持了对音乐的热情,对情感投入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学生还不会这首作品,但许多学生已随歌声有节奏的拍掌或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课堂上显示出一派热烈活跃的气氛,同学们都表现出快点学会这首作品的急切心情。
   作为一名美的传播者,成功的范奏,是演奏技巧和作品内容的完美的组合,用音乐语言成功地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直接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勃发在激动之中,以上这些都是电脑多媒体无法代替的。另外,音乐课离不开“双基”教学,如节奏的基本训练、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介绍基本乐理知识等等,都不是只用一个多媒体电脑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能把握住运用多媒体和传统授课之间的“度”,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多方位地接受新事物又能得以音乐基础训练。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03-01  季节,是一首交响乐,永不停息地奏响着四篇美丽的乐章。  第一乐章春  春之乐章,将我们带到一片生趣盎然的世界。丝屡的阳光冲破云层。温暖着万物萌生的大地;小花蕾探出头来,甜甜地笑着;蒙蒙的春雨,蕴酿着缠缠绵绵的情意……春,是多么的美好!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97-02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我所在的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学生为主的全日制完全中学。我的高中学业在这所学校完成,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定到这里来任教,因为一份热爱,我决心把我全部的爱先给我的家乡!我从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一步步走过来,先是班主任再是学校政教处主任,后来被组织培养任命为乡里小学校长,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00-01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也难免失误。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这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智慧的考验。是刻意掩饰,还是坦诚认错?是强词夺理,还是严于责己?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教育境界。毫无疑问,如果掩饰,如果强词夺理,必然造成对班主任形象的损害,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果坦诚认
该文以旬平均气温(T)为变量,组建了美洲斑潜蝇发生期预测2个模型。
【摘要】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此,就新课程背景下一堂美术课的审美教学过程设计,笔者试图提出“在情景中审美、在对话中审美、在练习中审美”三个基本环节,让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审美教学与创意设计的和谐统一体。  【关键词】审美情景对话感知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