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器材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活动形式,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活动内容。在这种活动中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器材作为物质基础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实施。对体育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设计,同时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做到一物多用,善于应用辅助材料动手自制简易器材变废为宝等实施策略,有效地使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开展起来。因而,开发和利用体育器材资源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它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课间 农村学校 体育器材 废物利用
  从教育部关于对《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通知的要求看,目前完全能达到国家教育部的器材配备目录,满足体育教学条件的学校很少,主要由于体育器材不齐全,再加上场地有限,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有自身的局限性,使课程标准很难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多样化,学生的空间、时间得不到扩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如何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活动欲,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是对体育教师提出的一个严峻难题。在这种体育教学必备因素缺乏,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下,为了补充和减缓目前体育器材不足的状况,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制体育器材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一、开发、收集生活化的体育绿色器材
  体育器材是学校提高大课间活动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有效的第一保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育原本就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实践表明体育器材越接近学生,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为了培养学生在大课间活动“绿色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就应该挖掘生活素材,创新绿色教学内容。平时有针对性地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变废为宝既节约资源又充实活动器材。比如旧车胎:汽车的轮胎可以直接利用为体育器材,也可将轮胎刷成各种颜色,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汽车轮胎玩法很多,可以用来钻,也可用来滚,可以作为跳跃的障碍,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将轮胎套在腰部或扛在肩上练习负重接力跑。自行车的内胎也可以利用,将自行车内胎剪成10cm左右的管状物,然后用订书机钉上一条彩带作“尾巴”。学生在投掷时,会有一种五彩缤纷、轻盈飘逸的感觉,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投掷的热情。
  二、开发、发掘劳动工具的体育功用器材
  体育器材最早是由劳动工具直接或间接地转化而来的。它经历了一个古代人类生存和生产工具的时代,近代社会的转化与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创造和专门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体育器材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使器材向着设计、色彩、功能的技术美发展。在农村学校学生家里有很多的生产劳动工具,加以改造就可以赋予不同的利用价值。挑担用的扁担就有多种使用功能。功用一:掰扁担(角腕力);功用二:打扁担;功用三:负重搬运;功用四:各种障碍跑游戏。此外一些劳动工具如铁锹、锄头及一些容器,经过改造都可成为体育活动器材,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快乐,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家乡的热情。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体育传统器材,任何地区都有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教育资源,我们对学校周边的一些教学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资源系统分类、分配和教材的渗透。例如:绣球:踢绣球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绣球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活动时不需要很大的场地,适合场地小、条件差的学校开展。踢绣球动作变化多,姿势优美,运动量可大可小,连续踢可以提升耐力水平,增强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练花样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及准确性,并能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三、开发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的体育功能器材
  农村学校是很难使体育器材的配备达到国家教育部的器材配备要求,在大课间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性(即器材的一物多用)是由器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任何一种器材特点都有其特殊的用途,教师要针对大课间活动的要求演变器材的使用方法。
  比如球:可以当做轻器械:每人一球(篮球、排球、足球、实心球都可以)做自编球操;可以当障碍物、标志物:把球等距离放在地上可以做跨步跳、单脚跳、后蹬跑、蛇形跑和各种动作的上下肢力量的练习,以及跑的能力的练习等;可以当投掷物:通过各种不同的投掷方法,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做游戏:可以把球放在地上当保龄球打;把球当做鸡蛋,做母鸡护蛋的游戏;还可安排传接球接力,胯下、头上传球等竞赛性游戏。
  四、结语
  开展大课间活动应对学校场地器材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废旧利用,在安全性原则上把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构想。让我们高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驾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驶向学生健康彼岸。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宏达.国家教育部的器材配备目录.国家教育部,2003.
  [4]薛晓芳.体育器材与场地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体育教师网,2007.
  [5]唐可.农村学校周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太成熟,很多时候表现得很脆弱。但是,这正是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培养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因此,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一般在操场进
红花,又名红蓝花,别名有草红花、刺红花、红花缨子、红花草、红花菜,系菊科(Compositae)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为我国常用中药。红花红色苷是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论文对红花总红色苷的提取分离工艺,主要成分红色苷制备新方法、结构确证,标准品标准,含量测定方法、代谢动力学及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红花总红色苷提取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是生本教育。中学体育学科作为日益备受重视的学科,要结合自身学科实际充分落实生本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生本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 时代需求  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校教育很长时间段都处在一个不太正常的轨迹上,“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既使教师感到
目的:探讨喜脑宁(XNN)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1)用小鼠断头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XNN对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2)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
刘谷雨结束了打工生涯,从深圳返乡。当年的留守儿童刘小海又踏上了母亲打工的那片土地,成了工厂里的产品检测主管。为了缓和母子关系,弥补小海童年时缺失的母爱,刘谷雨计划重返深圳。他们的母子关系能否修复呢?  1   刘小海到深圳打工近三年,一直没有回过家,就连报平安的电话也不肯打回一个,为此作为母亲的刘谷雨常常感到做人很失败。   在家隔離的这段时间,刘谷雨更有时间想事了。从过年到清明,刘谷雨如同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