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诗人”的荣耀与讽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22岁非裔女子阿曼达·戈尔曼在拜登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她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就职典礼诗人

  在美國新总统拜登的就职典礼上,一位22岁的非裔女诗人阿曼达·戈尔曼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歌,意外地在美国社交媒体被疯狂转发,成为整个就职仪式的焦点。
  这首《我们攀登的山》的作品,据说是诗人在目睹1月6日美国国会山冲击事件后撰写的一首诗。
  “我们承受的失去。我们必须涉过的海洋。我们曾直面野兽之腹。”
  “我们看到一种会使我们的国家破碎、而非分担的力量。”
  “我们不伤害任何人,只寻求和谐共处。”
  美国国会山受暴力冲击,以及近年来美国民意严重的撕裂,让这首探讨“愈合”的诗歌成为美国社会的焦点。众所周知,拜登的口才并不算好,苍老的形象、嘶哑的声音、老是打结的舌头和因为疫情原因而限制的观众人数,让整个就职仪式显得诡异冷清。外貌年轻单纯、肢体语言丰富、穿着鲜艳的非裔诗人戈尔曼则刚好弥补了拜登的缺点,用高于现实政治的文学语言,传达出政客难以释放的“疗伤”信号。
  实际上,这并非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首次让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用抽象而高于现实政治的语言传达新一届政府四年内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自1961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开始,共有六位“桂冠诗人”在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其中包括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罗伯特·佛洛斯特。戈尔曼也是美国全国青年桂冠诗人获得者。到目前为止,她是现身于总统就职典礼上最年轻的桂冠诗人。
  什么是“桂冠诗人”?为什么围绕这个称号会产生过不少争议?在国家领导权更替的仪式上获得吟诵自己作品机会的诗人,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源自王权的“桂冠诗人”


  桂冠,是古希腊时代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用来赠给胜利者的用植物做的头环。随着历史的演变,成为当权者赠予某一个领域的突出贡献者的象征。除了彰显体格强健的竞技选手之外,诗人也需要有一个佼佼者被“加冕”。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文科状元”最终进入官僚行政机构,成为权力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西方,“文状元”最终的归途则是成为独立于权力之外的文字工作者。当然,领取君王的俸禄,就要为君王唱赞歌。戴上“桂冠”的诗人,尽管无需过问日常时政,却要在一些重要的典礼和宴会上,为“老板”献上美言。
  多个世纪以来,创作自由和与权力打点好关系,成为了桂冠诗人们不得不平衡的两极。最早给诗人戴上桂冠的地方是14世纪的意大利城邦。1341年4月8日,罗马教皇在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一个小王国)国王罗伯特的推荐下,把一个桂冠放上了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的头上。历史证明,罗伯特国王确实有品位,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第一人”的彼特拉克知识渊博,文笔斐然,佳作流芳百世。在众生依然蒙昧的中世纪末期,这位写下著名叙事史诗《阿非利加》的桂冠诗人,让当时的贵族和知识阶层在文字中重拾古典时代的典雅和气势,与薄伽丘和但丁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不过从教皇手中获得桂冠,并不意味着彼特拉克就与教廷、权贵的关系一直和睦。
  “以前是伟大的罗马城,
  现在是万恶的巴比伦,
  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
  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途的学堂……”
  写下这种鞭挞教廷的诗句,彼特拉克的下场可想而知。终年70岁的彼特拉克,其遗体被充满怨恨的教皇下令当众展示羞辱,成为了这个有记载以来首位“桂冠诗人”的终局。可见,头顶上的那个桂冠并不能避免自己不受权力的反噬。
  另外一个获得过罗马教廷“桂冠诗人”头衔的是意大利文学家托尔夸托·塔索。1595年4月25日,罗马教皇把一顶桂冠放到了塔索的头上。然而,这一天也是塔索生命的最后一天。在成为“桂冠诗人”后,已经身患重疾的塔索马上就与世长辞了。
印度的法律专业人士围绕“人人平等”和“文化保护”的问题展开了漫长的诉讼拉锯战。法院的最终判决是:“桂冠诗人”制度违宪。

  在当时的舆论中,人们更加关注塔索被“加冕”的隆重仪式,而不大关注他的文学成就。史料详细地记录了塔索头上的那顶桂冠:它由葡萄藤编织出主要的冠状结构,上面插满了卷心菜叶。前者象征着古希腊神话中酒神带来的灵气和艺术气质,后者象征酒醒之后理性的力量。教皇还展示了大量的昂贵餐具和服饰,把名贵稀有的长袍披在塔索的身上,然而身体羸弱的诗人,还是没能熬过这漫长复杂的仪式。
  同样,在第46任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上,一身闪亮黄色衣服、穿金戴银的戈尔曼也吸引了别样的关注。美国一些时尚杂志专门挖出了戈尔曼两只手戴满的戒指和金器背后的“金主”,还有她一身鲜艳行头的品牌赞助商。
  可见,“桂冠诗人”不仅是文学才情得到权贵肯定的结果,也会吸引金钱试图彰显自己的奢华力量。

“桂冠诗人”:笑柄还是巨匠?


  在欧洲的绝对王权时代,任命一个桂冠诗人可以是彰显君主审美能力,以及宫廷艺术实力的手段。然而,在一些时候,君主的选择遭到社会大众的质疑,甚至成为笑柄。
  在德国远没有统一之前,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们也非常热衷于加冕桂冠诗人。从15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就喜欢一次加冕好几个桂冠诗人,后期桂冠诗人的数量甚至达到让人厌烦的地步。当时民间开始围绕这些水平难以服众的桂冠诗人创作各种恶搞的讽刺剧,连派发桂冠的皇帝都不放过。
  神圣罗马帝国的桂冠诗人加冕典礼自然富丽堂皇,但是这些桂冠诗人却淹没于历史洪流中。难怪有德国的历史学家说,既不神圣、也不像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如此热衷于加冕桂冠诗人,目的是在铺张的加冕仪式中突出自己的权力,炫耀自己的财富。   算得上继承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桂冠诗人”衣钵的,也许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文坛群星璀璨,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莎士比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英国接过了“桂冠诗人”的传统。擅长写讽刺剧和古典文学研究的文艺复兴诗人本·琼森被一些英国学者认为是英国首位“非官方”的桂冠詩人。
  在15世纪人文主义在英国宫廷萌芽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却不乏情人。被认为是“处女女王”,人们从史料记载中还看出她对爱情有一种少女般的憧憬。
  “你就只用你的眼睛来给我干杯,
  我就用我的眼睛来相酬;
  或者就留下一个亲吻在杯边上
  我就不会向杯里找酒。
  从灵魂深处张开起来的渴嘴
  着实想喝到美妙的一口……”
  本·琼森富有情调的诗歌,既取悦于女王,也让走出中世纪阴影、逐渐成长为一方列强的英国,文化上展现出人性的温度。
  历史上剧烈社会变革较少、崇尚温和改良的英国,直到如今依然有王家桂冠诗人的传统。翻开四百年来的英国王家桂冠诗人花名册,人数比君主少得多,桂冠的更替比王朝更替更加稳定。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丁尼生可是当了几乎三十年的桂冠诗人,前前后后的桂冠诗人也不乏十几二十年以上的任期。
  当然,在这一传统的批判者看来,英国王家桂冠诗人名单上既有名留青史的大家,也不乏平庸之辈。在如今的英国文学教科书中,四百年的王家桂冠诗人中只有两三位被提及,其他的都被历史尘封了。
  在王权越来越变成图腾的年代,真正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并且能够靠版权生存的著名诗人,开始不屑于成为王室桂冠诗人。
  英国20世纪初的杰出诗人托马斯·哈代就高调地拒绝被任命为王室桂冠诗人。他的理由是自己“没有桂冠诗人的情感”。而另一个著名诗人托马斯·格雷不但拒绝被任命为桂冠诗人,甚至还冷嘲热讽一番,把“王家桂冠诗人”比作收取王室优厚俸禄而帮国王抓老鼠的“高级”佣人。
  实际上,除了王室任命之外,数百年前英国的一些地方郡市也开始任命当地的“桂冠诗人”。在标榜民主的年代,各地“桂冠诗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个职位再也不单纯地为王公贵族服务。
  在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曾经也在一些说本地语言的地方推选过“桂冠诗人”。这些印度的地方性“桂冠诗人”旨在保护地方语言,让其艺术载体不至于在英语和印地语的冲击下流失。这些诗人还配备电话和私人汽车,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这个制度后来被取消了,还引发了一场宪法危机,印度的法律专业人士围绕“人人平等”和“文化保护”的问题展开了漫长的诉讼拉锯战。法院的最终判决是:“桂冠诗人”制度违宪。

共和制度下的桂冠诗人


  率先爆发大革命的法国并没有桂冠诗人的传统,而与大革命同期立国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知道“桂冠诗人”为何物。
六个桂冠诗人,清一色在民主党总统就职典礼上亮相,而共和党总统就职典礼上却从来没见过有诗人吟诵自己的作品。

  “桂冠诗人”在美国产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1919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在本州内创立“桂冠诗人”。其后的几年内,共有17个美国联邦州建立了“州级”桂冠诗人制度。
  在没有君主的国度,桂冠诗人们变成了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家,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某个联邦州在某段时期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民心。
  到了1939年,二战阴云密布,美国终于推出了国家层面的“桂冠诗人”。美国国会图书馆为评审单位,一旦当选后,“编制”也挂靠在国会图书馆。除了延续在各种国家级礼仪场合吟诵诗歌的举动之外,他们还要帮助丰富公共文化,在国会图书馆举办诗歌朗诵会、文学讲座,策划文学节等活动。
  1958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国诗人罗伯特·佛洛斯特出于对苏联和俄罗斯文化的恐惧,提出美国要在国家层面出力,提振美国的文学实力。“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首先要巩固它的语言地位,保护这种语言中的诗歌地位”,访问苏联后,佛洛斯特这样向美国公众呼喊。
  在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任期内,佛洛斯特就多次以“桂冠诗人”的身份致信美国政府部门,让他们重视诗歌的软实力。然而,直到1961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举行就职典礼,佛洛斯特才真正在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面前展现诗歌的魅力。
  “土地先属于我们,我们才属于土地……”已经87岁高龄的佛洛斯特,在就职典礼上对着电视直播镜头吟诵自己的作品,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送上文学的祝福。
  尽管“桂冠诗人”一直强调弥合社会的裂痕,拉近族群鸿沟,但是多年来美国桂冠诗人职位一直被批评多被白人男性垄断。原本应该跨越党派、弥补政争造成伤痕的诗歌朗诵,也不免展露出党派特色:六个桂冠诗人,清一色在民主党总统就职典礼上亮相,而共和党总统就职典礼上却从来没见过有诗人吟诵自己的作品。
  “我们由众人拾柴而旺,不能变成分崩离析的民族。”早在1997年,克林顿连任就职典礼上,诗人米勒·威廉姆斯这样用自己的诗作警告美国。然而,20多年过去了,美国社会依然徘徊在种族、社群撕裂的火山口边。
  这是一种讽刺。
其他文献
2月7日  陈至立为加拿大首家孔子学院揭牌    国务委员陈至立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温哥华孔子学院揭牌。这是加拿大第一所孔子学院。她说,学院的设立将成为连接加中两国人民和促进两国文化和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是一所公立的综合性院校。陈至立是应古巴政府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的邀请赴古巴、墨西哥参加国际会议,由加拿大过境时出席这一活动的。    2月12日  中
“产业集群”这个词对不少读者来说,或许还略显陌生,但是说起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及软件、福建石狮的服装、浙江温州的打火机,不少人都会大声说:“地球人都知道!”用专家的话说,某产业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一些有效的经济群体,就叫做“产业集群”。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正在演绎着一个个产业集聚的空间模式。一方面,信息技术和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资本、商品、人员、信息和技术的跨国流通实现了前所未
在1943年青霉素被使用之前,梅毒不好对付。  在世界各国,许多知名人士都曾感染梅毒,确诊和疑似的梅毒患者名单上,既有国王、王后,也有作家、艺术家,甚至还有教宗、主教。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诸如确诊病例这样明确的史料作为有力证据,只是他们的健康状况与梅毒病症极其相符。  一方面,梅毒在欧洲曾一度被看作是“天谴”,是忌讳被提到的隐疾,即便是为名人写传记的作家,多数都会在传记中竭尽所能避免将伟人及其
从本质上讲,在过去的40年,中国经济启动、腾飞和跨越的推动力是对人的逐利欲望的承认、尊重和鼓励。并且,在这个大前提下,通过持续的大小改革,构建起了一整套激励市场主体的制度体系。  这是“道”的层面。  在“术”的层面,投资、出口和内需则被当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动力强劲,一路狂奔,经济的奇迹增长把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带到了舞台正中央。接着,一种全球经济“中美G2”的双头格局开始被国
李少威副主编  网贷进入了集中“爆雷”期,就连央视都已经有公益广告提醒人们不要上当。网贷公司倒闭、跑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只会越来越多,人们对它已经不再信任。  几年前我和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谈到过网贷的乱象,当下的这种情形已在他的预期范围内,行业洗牌和重整,是他所希望的,因为市场淘汰会让规范运作的负责任互联网企业脱颖而出,获得更稳固地位。只是,老百姓所付出的代价之惨重,以及P2P被污名化的程度之深重
2019年5月,在乌克兰基辅最大的生殖中心,每月大约有100名代孕婴儿在这里出生。 1. Louba和她8岁的女儿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的诊所内等待分娩。  漫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感觉像是来到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但美好日常图景的背后,残酷的真相是,这片土地正沦为商业代孕的宝地。乌克兰,被视为“欧洲的子宫”。  Louba是一个有着乌黑头发的27岁乌克兰女人。她的身体孕育着另外一对夫妇的孩子—她是一位代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作为吃货,我对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有个批评。他谈了美术、建筑、音乐、诗歌,却偏偏不谈美食,好像食物算不上艺术,算不上美学家的合适谈论对象似的。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就未必会买黑格尔的账。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竟说“三日不知肉味”,可见在孔子那里,美食家术语与音乐评论分享的是同一套词汇表。当然,这并不是说洋人不爱美食,但西方的美食实践活动虽然丰富,对于美食的哲学反思
《资本论》  [德]卡尔·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  人民出版社  1953年3月版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在许多西方国家政府一筹莫展、被迫祭出国有化这最后一个杀手锏的今天,许多人想起了《共产党宣言》的这句著名的开篇语。在金融危机开始向非金融领域蔓延的时候,我忧心忡忡,担心实体经济受冲击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已成为现实的时候
散户也可以通过公募REITs来投资传统基建项目了。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全称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单来说,将不动产项目资产证券化,由专业机构进行投资及资产管理,普通投资者通过拥有基金份额,可以参与投资不动产。  5月31日,首批9只公募REITs产品对公众投资者发售,再现一日售罄的火爆行情,单日合计吸金超500亿元。由于公众投资者初步有效认
天上掉下个区块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陈彩虹《读书》2021年第7期  一面是现行的“中心化”模式被千夫所指。凡是理解美国四大科技巨头公司GAFA(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和中国三大科技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运行奥秘的人们,对它们无以复加地集中个人身份和日常信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惧。人们判定个人信息上承载的隐私、自由和财富,不知不觉被这些公司无偿地盘剥,并且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