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核心,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盈利问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利的控制造价和合理的确定造价,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及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的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造价的形成缺乏市场机制
虽然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在建筑行业里招投标制度里的招投标额度是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程报价的自主性,制约了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善性和自主性。在建筑领域里,在某些城市里还存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或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某些地方的建筑行业还存在着行业性的保护,处于垄断的格局,建筑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招投标行业透明度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1.2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但不管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这点,觉得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与工程核算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成本管理是全员的管理,这是目前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企业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到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是需要全员重视的问题。
1.3工程造价控制各环节相互脱节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因自身的体制问题受到了很大的束缚,还无法与世界接轨,在体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但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配合,致使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发生,管理结构上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1.4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1.5造价信息工作落后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占有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在国外,政府定期发布工程造价信息,以供各类估算师对政府工程的估算作参考。同时,社会咨询公司也发布价格指数、成本指数等造价信息来指导工程项目的估价。
2、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2.1明确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职责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各地工程造价(定额)管理机构受本地建设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工程造价(定额)的行政管理职责,为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建设行政部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明确定位工程造价(定额)机构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2.2引进新理念,促进观念更新
在我国的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作为完全对立的利益主体,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矛盾突出,虽然有各种相关的计价规定、定额和管理办法等,但对文件的解释和理解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紧张,给工程结算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
2.3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明确工作机制、职责和任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发挥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强化施工合同和工程结算备案的监督管理,完善信用档案管理和诚信公示制度,加强工程造价技术咨询管理和造价纠纷调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同级政府、财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的支持,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确保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3.1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已逐渐全球化,中国经济已渗透全球的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在外国市场站稳脚跟,投资和经营项目在不断的增加,带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脚步,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加速,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成熟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走向国际化而努力。
3.2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飞速提高,作为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伴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
4、结束语
总之,再次强调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建筑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各负其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为公司的经济利益做好基础的工作。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并且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使工程造价管理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最后能让施工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马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守义.工程造价[J].中国电力,2007.
[3]《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2009.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的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造价的形成缺乏市场机制
虽然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在建筑行业里招投标制度里的招投标额度是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程报价的自主性,制约了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善性和自主性。在建筑领域里,在某些城市里还存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或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某些地方的建筑行业还存在着行业性的保护,处于垄断的格局,建筑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招投标行业透明度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1.2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但不管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这点,觉得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与工程核算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成本管理是全员的管理,这是目前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企业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到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是需要全员重视的问题。
1.3工程造价控制各环节相互脱节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因自身的体制问题受到了很大的束缚,还无法与世界接轨,在体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但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配合,致使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发生,管理结构上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1.4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1.5造价信息工作落后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占有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在国外,政府定期发布工程造价信息,以供各类估算师对政府工程的估算作参考。同时,社会咨询公司也发布价格指数、成本指数等造价信息来指导工程项目的估价。
2、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2.1明确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职责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各地工程造价(定额)管理机构受本地建设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工程造价(定额)的行政管理职责,为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建设行政部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明确定位工程造价(定额)机构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2.2引进新理念,促进观念更新
在我国的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作为完全对立的利益主体,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矛盾突出,虽然有各种相关的计价规定、定额和管理办法等,但对文件的解释和理解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紧张,给工程结算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
2.3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明确工作机制、职责和任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发挥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强化施工合同和工程结算备案的监督管理,完善信用档案管理和诚信公示制度,加强工程造价技术咨询管理和造价纠纷调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同级政府、财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的支持,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确保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3.1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已逐渐全球化,中国经济已渗透全球的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在外国市场站稳脚跟,投资和经营项目在不断的增加,带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脚步,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加速,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成熟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走向国际化而努力。
3.2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飞速提高,作为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伴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
4、结束语
总之,再次强调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建筑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各负其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为公司的经济利益做好基础的工作。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并且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使工程造价管理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最后能让施工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马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守义.工程造价[J].中国电力,2007.
[3]《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