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共同创作的回忆录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岁月》
  [俄罗斯]奥莉嘉·伊文斯卡娅、伊琳娜·叶梅利亚诺娃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
  她在三十四岁那年与帕斯捷尔纳克相遇,并与他相爱,其后把有意识的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他;她是《日瓦戈医生》的女主人公“拉拉”的原型,帕斯捷尔纳克后半生的人生伴侣和灵感源泉;她曾经因为与帕斯捷尔纳克交往坐过两次牢,但她从不曾出卖良心,更不曾出卖爱人;她被帕斯捷尔纳克称作他的“右手”,是他晚年的依靠和慰藉,不仅洞晓他的精神生活和他全部文学事业的奥秘,同时也是他的难能可贵的读者和感恩的响应者——她的名字叫奥莉嘉·伊文斯卡娅。
  准确地说,《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岁月》是奥莉嘉和她的女儿伊琳娜·叶梅利亚诺娃共同创作的一部回忆录——帕斯捷尔纳克后半生最亲近的两个女人,一个以情人的视角,一个以女儿的视角,共同回忆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日日夜夜,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与细节,记录他们在一起经历的欢乐与悲伤,甜蜜与痛苦。前者将自己的回忆录取名为《时间的俘虏》,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时间的俘虏”,每个人都是“永恒的人质”,无论是强权的压迫,还是苦难的折磨,没有什么能够战胜时间,也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后者将自己的回忆录取名为《波塔波夫胡同传奇》,意味着有关帕斯捷尔纳克与她母亲的爱情故事,已经被时间所证明,成为俄罗斯文学的永恒传奇。
  在奥莉嘉和伊琳娜笔下,帕斯捷尔纳克既有一个有良知的文学家高尚与正直的一面,又有一个世俗中人平凡、亲切、充满情趣的一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帕斯捷尔纳克是为数不多的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放弃真诚的人,他明言他不喜欢一贯正确的人,不喜欢从没有堕落过与没有犯过错的人,因为生活的美从未在他们面前展开过。帕斯捷尔纳克有着常人都有的虚荣心,他的粉丝夸奖他,他会装成很窘迫,其实内心很满足,尤其当着奥莉嘉的面,他会由衷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高兴。帕斯捷尔纳克有着极强的表演欲,他擅长讲述荒谬可笑的故事,有自己独特的老派的喜剧感;他善于给不喜欢的猫取不喜欢的人的名字;他甚至給“尊敬的小偷”留下钱,让他们拿了钱就走,因为这样对他们双方都太平些……
  尽管因为与帕斯捷尔纳克交往,奥莉嘉两次陷入牢狱之灾,但她始终认为,与帕斯捷尔纳克相伴的日子,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日子——她将一九四六年称作“与神相遇”的一年,正是从这一年起,她迈入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命运,并与他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她以为人生若有“本真的幸福”,那就是在帕斯捷尔纳克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们朝夕相伴:约会的清晨,冬日的夜晚,一起阅读,会见亲密的友人……
  对于帕斯捷尔纳克来说,爱情就是冬夜里的灯光,尽管他平生最后一段爱情带有某种秋日将逝的情怀,但每当他落到某个地方,陷入某种境地,奥莉嘉总会从右边出现,轻盈且满怀希望——因同情感和怜悯感而变得高尚的鲜活激情,使他们之间某种人性的吸引总是能够战胜一切,将他们无畏地引向彼此,而这对帕斯捷尔纳克则意味着痊愈,意味着重生。
  的确,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大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但在苦难中又不乏幸福。在他们的一生中,欢乐和痛苦都显得如此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苦难的生活锻造了他们的精神和感情,使得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善于在苦难中营造幸福;也使得他们谦卑、苦难的爱情故事,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书讯

《三只忧伤的老虎》


  此书是古巴作家因凡特的代表作,是拉美“文学爆炸”风潮中最独特、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开篇的场景是50年代哈瓦那最著名的夜店,经主持人介绍,一干人物纷纷亮相。而全书结构与此呼应,不同人物上场、下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声音呈现一段“剧目”,各个篇章共同构成一场盛大而炫目的演出。小说描写了50年代末哈瓦那的几位艺术家,但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们,而是文学、电影、音乐以及回忆中的城市本身。
其他文献
号称疫苗生产大国的印度遭遇疫苗短缺。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暴发以来,已有近1300名一线印度医生死亡。在印度的第二轮疫情期间,死亡医生的数量已经接近600人。”这是印度医学会(IMA)6月初的统计数字。从中可见印度疫情之烈,亦可见在印度抗疫之难。  当地时间5月19日,印度卫生部通报称,过去24小时,该国新增死亡病例4529人。美联社如此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只有美国的单日死亡人数达
在当今的国际金融体系之中,金融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独门利器。在二战、冷战时期,美国先后对日本、苏联、中国、朝鲜等国家实施过金融制裁。只是由于这些国家当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程度有限,而且美国制裁手段单一、频次不高,美国金融制裁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金融反恐,意图切断恐怖主义资金来源。在反恐的旗号之下,美国国内通过了一系列标榜可应用于全世界的法律,并升
张佳玮  读过《棋王》的,一定有印象:小说主角王一生,乃是个棋呆子。而主要跟他打交道的读书人“我”,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倪斌。王一生的朴与“我”的文,能碰撞出许多故事来。  王一生只乐意下棋,而棋的知识并非来自书本,只来自于捡烂纸的老头,以及四处的实践:他实实在在地跟人下棋。与“我”初见时,他对读书,对书本知识,是有点推拒的。他很直白地说:“忧这玩意儿,是他妈文人的佐料儿。我们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
沈嘉禄  前不久,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的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在所谓的“十条政策”中,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要“引进”,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包容审慎”,浦江夜游、博物館夜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积极开发”。而对于老百姓最关
陈东  百多年前,大都市从农耕文化身土不二的熟人经济中走来。带着深深浅浅的乡土气息,逐渐蜕变。拆借资金调头寸,扯着骨头连着筋。熟人之间的事,好说。乡亲们的忙,好帮。口头约定就还,再借不难。按手印,写个借条就更好。  时光荏苒,光阴的故事再续。进入现代商业时代,陌生人经济。父债子还,夫债妻还都不一定了,更何况有限公司的责任界线划定。渐渐地,这种画面屡见不鲜:这头收银员用机器识别假钞还不算完,对照编号
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和民族的图腾”。中国纹样专家清穗写道:“对于民族,纹样是恢弘史书,对于个体,纹样是平凡日记。”  画纹样的艺术,开启于夏朝,世世代代由简入繁。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水波云气、如意方胜……无论何种线条勾勒,都有美不胜收之感。  在新的时代,纹样也需要新生,需要我們一起去守护、传承、给予其新的生命力。水波纹  又称“海涛纹”,“海水纹”。上善若水,古人
致敬老师,沪鄂两地共奋战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对并肩而战的师徒,在沪汉两地分别坚守,冲在抗疫第一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带领一百多位上海医护工作者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救治危重病人;他的学生、呼吸科主任张旻则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守岗位。17年前,作为上海医疗队的成员,张旻曾赴金山公共卫生中心参与过SARS救治任务,同一时刻,周新则
到武汉回访赵勐之前,我心中早已想好要问的内容,尤其想问问他:“抗疫结束后有没有找到女朋友?”毕竟,2020年2月采访报道他之后,这个问题被读者不止一次问道。  没想到,问题在我见到他那一刻就迎刃而解——他带着女朋友一起来了。  为什么我想问这个问题?事情还要追溯到一年前。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最初让出生于1989年的赵勐,决定以志愿者身份投入抗疫的缘由,是他想着“患难见真情”,看能不能接送医护人员
薛珂《荷花蛱蝶》。  “休说写生夸赵昌,天香何如翰墨香。平淡清真多锦绣,薛史笔下自春光。”这是我在欣赏了著名青年画家、丹青高手薛珂女士所绘的牡丹之后题下的小诗。  细读薛珂笔下的花花草草、鱼虫鸟雀,感受到的是一片天真的自然与和谐。1996年,从小喜爱画画的薛珂顺利考入梦寐以求的中国美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花鸟画。通过大量的临摹、写生和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期间,薛珂对宋代的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杀“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如星星之火一般,不仅在美国各大城市频繁暴发,而且在世界多国蔓延。  随着针对警察暴力和种族主义的示威活动席卷越来越多的国家,世界各地的抗议活动已经成为活动人士和激进主义者解决本国种族不公正问题的跳板。从美国到巴黎,从伦敦到悉尼,愤怒已经沸腾,抗议者们谴责弗洛伊德的死亡方式并呼吁平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则进一步加剧了种族主义的抬头。以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