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虎妈碰到了不合作的孩子怎么办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赞成虎妈式的教育吗?” 这是一个媒体工作者问我的问题。我告诉她,我最赞成虎妈的一句话,就是当记者在她女儿进入常春藤名校时,她对记者说:“这是Sofia(她女儿)自己的努力,不是我的功劳。”
  虎妈的故事,我想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介绍了。我认为虎妈的运气很好,有两个愿意配合她而且足够强悍的女儿。如果她碰到的是个弱势孩子,或者是极度叛逆的孩子,可能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
  我曾认得另一个“虎妈”,有三个女儿,个个长得水灵,功课又好,各有特色与才华。这个虎妈对女儿也是严格要求,从小连功课进度都亲身参与,考前更是帮助温习,一切按照她的进度来。老大个性坚强,很配合虎妈的教育方式,结果不负虎妈所愿,一路顺风名校毕业,毕业之后来了美国,继续读名校,然后在大公司做事,从事研究工作。
  第二个女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也非常有才华,又是个古典美人,小学时就以文章、诗歌出名。她的个性比较纤细、敏感,很不配合虎妈的教导。虎妈常常当着别人的面给孩子难堪。这个孩子个性很强,选择不合作态度,持续和虎妈抗衡。高中时她精神出了问题,一直到现在,连自理能力都没有了,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被毁了。
  我看过虎妈对女儿的10大禁止条例,看后只有深深的叹息。或许她最初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她这么做,太不尊重自己孩子的意愿了。她不但帮着孩子过了她们的生活,而且当孩子不同意她时,用辱骂、威胁、逼迫的手段让孩子听她的。或许这样的方法可以奏效,但是这种做法太不文明、太丑陋了。
  她让她孩子十几年的生活里,充满了辱骂、威胁性的字眼,生活过得没有质量。即使她的女儿进入了常春藤名校,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谁知道在这种压力下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发生什么?很多的后遗症,或许在这个年龄看不到,但是在人生未来的日子会显现出来。
  她如果选用比较平和的方法,我相信结果还是可以一样的,她的女儿仍然能够进入常春藤名校,而且那样做她的女儿可以多出很多愉快的时光,多出很多可供回忆的记忆。我们所用的方法,通常是我们上一辈的一种延续,等她的女儿长大了,又是否会用同样的方法教导她们的下一代?这样一代传一代地传下去,我只可以想到成语“流毒无穷”。
  美国的学校喜欢说我们要培育的是一个“well rounded person”,也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我认为一个全方位的人,不止是技术层面的,而且包括了心灵。我们给孩子的可以是一个喜悦的生命,一份祥和且宁静的感觉,让他们全力地发挥他们自己,这样他们才会生活得有活力。
  当他们低迷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受到打击的时候,他们心底的这份宁静与活力,才能支持他们重新站起来,面对更大的逆境。而我们做父母的,只能静静地作为他们的避风港,不见得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但是至少在他们受伤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疗伤,给他们一个他们愿意栖息之处。
  有多少孩子是真正想进入常春藤的?有多少父母是自己想要孩子进入常春藤的?为了自己的目的,逼迫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设定的路,是自私,还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幸福?那个虎妈说:“孩子将来会了解我所做而感激的。”她还用“虎妈战歌”作为她书的封面。听起来洋洋自得,充满荣光,没有一丝愧疚,没有一丝怀疑。
  生命瞬间即逝,我们给了孩子十几年痛苦的时光,然后拿到了一个我们要的成果,我们告诉自己,孩子会感激这个成果。孩子真的会感激吗?我们真的确定孩子所要的是我们所给的吗?或许有的孩子会足够强悍,会感激这个成果,但是我也听说有个被父母逼迫学医的男孩,在拿到文凭的当晚,在文凭前面自杀。
  当我的孩子从学校回来,告诉我说,他们班上有个同学的妈妈是个“虎妈”,要我去和她谈一谈时,我莞尔一笑,问他:“所以,你认为我不是‘虎妈’?”
  他很肯定地告诉我:“你不是!”
  我听了真的很高兴。我想这是我心里最大的满足。
  作家小传
  钱琪君 女,毕业于辅仁大学经济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美国南加大继续深造,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 一直在电脑界服务。2005年成立“子衿学习成长中心”,致力于孩子心理和情绪的成长及治疗。2007年起在台湾和大陆成立Go Beyond,从事情商发展、留学咨询等业务,是“必扬团队”的创办人。
其他文献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它虽然是教材中的一个“小模块”,但对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日积月累”教学却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如教师和学生简单地认为,词句的抄写背诵便是“日积月累”,因而使这个模块的教学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枯燥化等现象,以至于学生积累的语言得不到充分运用。本文从“四巧”入手,对“日积月累”教学作了一些探
【摘 要】在习作中引用相关资料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一些以介绍事物为主题的习作尤其适用。学生在引用资料时,要对其进行处理,以免破坏习作的整体美感:可以对资料进行解释说明,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资料的意思,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介绍资料。策略运用得越得当,习作的艺术效果就越能显现,读起来也就越赏心悦目。  【关键词】资料引用;习作;三年级  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信
刚看到一个十岁的女孩被老师怀疑偷钱,为自证清白从五楼跳下摔成重伤的新闻,心里很难过,想起发生在朋友孩子身上的一件事。  朋友刚来美国不久,上初中的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历史景点的活动,挺远的,要在那儿住一夜。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带点现金,这样他们可以在当地买些纪念品。  朋友给了儿子小松二十块钱。  那天早晨小松起床后,发现靠近自己床边的地上有二十块钱,他捡起来后,摸摸自己的口袋,发现里面的二十块钱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童话(寓言)有46篇之多。   众所周知,童话是假定的非写实性儿童文学。较之一般的文学作品,由于多了“假定”和“非写实性”这两个前置条件,不少教师觉得童话课难教:假想成分太大,缺少现实性,处理不好童话中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难以落实。甚至有教师认为童话与“真”相对,容易误导小学生。    一
亲爱的小朋友们,当你们读到这期刊物的时候,漫长的暑假已经结束了。怎么样,假期你们过得快乐吗?是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还是回老家看望亲人好友了?……我猜想,你们的暑假一定玩得很嗨吧!  玩,对你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在这里我也想说一句:谁不会玩,谁就不会学习。但是,法国另一位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又说:休息是好事,可怠倦是其兄弟。所以我倒想问
【摘 要】有效统整疫情与教材,让学生既学好教材内容,又读好疫情这本无字书,是特殊时期“空中课堂”努力的方向。教师可紧扣单元主题和疫情背景,创设单元任务情境;融合疫情资源与语文要素,统整单元教学目标;借助各类学习任务单,助推统整教学有效实施,巧架语文与“战疫”的桥梁。  【关键词】疫情;单元统整;任务驱动  当下处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有效统整疫情与教材,让学生既学好教材内容,又读好疫情这本无字书,
一天,正在上作文课,老师严厉地批评豆豆:“你写狗的这篇作文,和你哥哥写的简直一模一样。”  豆豆说:“那当然了,老师。”  老师问:“为什么?”  豆豆说:“因为我家只有一条狗嘛!”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很多启示,聪明的科学家们根据大自然的启示。发明了很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看到鸟儿能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发明了飞机;看到鱼儿在水中邀游,我们发明了潜水艇……  我养了一只小小的乌龟,我从心爱的小乌龟身上也得到了启示,我也想借此搞一项新发明呢!  乌龟的背上有坚硬的外壳。只要遇到危险。它就赶快把头缩进壳里。任凭你怎么逗,它部不会伸出头来。  看着看着,我产生了一种想法:乌
1.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坚持到底,怎么会不取得成功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院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在高兴地拍皮球。 
【摘 要】统编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从经典的文言文改编过来的,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出示原文中的相应章句,让学生对比阅读,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这些文言文行文简练严密,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的绝佳切入口,适时引入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大化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古文;引入;助推;思维品质  统编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从经典的文言文中改编过来的,如《狐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