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目标管理优化建设探略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目标管理理论而言,由于我国社会的制约、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和实践中的应用不当导致在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出现目标确立自主性不足且难以量化、层级关系紧张和关注重心发生偏移等问题,建议在合理授权分工、提高学校管理者能力、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对目标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校本目标管理;学校行政工作;目标体系优化
  校本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所有成员的潜能,运用各种资源解决学校面对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学校教育领域的特殊性使得该理论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捉襟见肘,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是由一系列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于校本行政工作中该理论的局限性和误用,以及我国社会环境的约束。
  1、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行政工作中的局限性
  首先,源自美国商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在我国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然而我们却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全盘引入,这就使该理论的不足影响到校本管理的实践,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其次,目标管理强调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各个组织各部门的二级目标,然后继续按照组织层级直至落实到个人。理论认为,若组织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够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与系统论是相违背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相加,所以单纯地将组织目标拆分形成的目标体系是不科学的。
  再次,目标管理理论综合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这就要求理论的实际操作者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方能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该理论。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许多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比较有限,在应用中或将严密的目标管理流程任意肢解,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致使目标管理狭义化;或完全照搬照套,不经筛检地把校本管理一切工作都以目标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导致目标管理泛化。
  2、我国社会环境对目标管理理论实践的制约
  在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教育方针由国家掌握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然而,政府作出的规定要对各级各类的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就不能不带有抽象性,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反而使教育目标处于缺失状态。
  另外,中国文化中既有对形式主义推崇的一面,又有务实的一面,在中国社会的許多领域里,这两面性都是并行存在的。但在教育领域里,形式主义的泛滥比其他领域都更严重。这就增加了校本目标管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二、对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目标管理的优化建议
  1、进行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优化的前提
  由于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的特殊性,其优化需要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首先,授权分工合理化。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活动中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总体来看是过于集权化,这给校本目标管理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一部分权利下放,扩大校本管理的自由度,使学校能够依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办学目标,政府只进行粗放式的调控。同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决策层应当将本应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回归,做到职、权、责对等,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织内部规划与管理。
  其次,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校本目标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的。学校的管理者应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信息网络,使各层级各部门横向纵向的信息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传达。只有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监督反馈的直接和深入,才能使管理者能够根据组织内外全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及时作出决策。
  再次,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层含义,即权利(包括职位赋予的权利和人格魅力在组织中的影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5]在校本目标管理中,管理者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就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6]由于校本目标管理不仅是作出正确的组织决策,还包含确定办学指导思想、设立目标和评价体系、分权分工等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备精湛的管理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若要使校本目标管理得到优化就要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2、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在保证了学校自主管理水平、民主参与程度和管理活动主、客体思想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对校本目标管理进行优化就能得到切实的落实。我们知道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最困难的是目标体系的建立,正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其症结都在目标体系建立得不够科学。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统筹兼顾,形成体系。首先,各种利益统筹规划。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利益关系,如学校的长远利益和现时利益,学校利益和合作投资方的利益,学校组织的利益和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这些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因此所建立的目标体系要在统筹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将其与层级目标统一起来。
  (2)双向构建目标体系。在民主参与的基础上,依据各部门的职能进行目标分解,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各层级目标应是整体与局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兼顾各层级的利益将其融合。2)协调性。在民主参与目标分解时可能会产生分歧,要做到尽可能协调各种分歧和各级目标关系,明确权责范围。3)双向性。保证目标分解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充分协商与讨论,尽可能相互理解。4)弹性。分解的目标要刚柔并济,在可以明确科学量化的指标上采用刚性较强的目标,而在不可准确量化的指标上要采用柔性目标。做到可及性目标和伸展性目标兼容,时限性目标和持续性目标统一,功利性目标和非功利性目标相互促进。
  (3)明确理论适用范围,优化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校本目标管理者通过其理论素养或请专家科学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管理的哪些方面不适用,同时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方面的知识,将过去不合理的评价指标从评价体系中去除或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上讲,学生们往往喜欢听故事胜于枯燥的讲授课文。在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面前,学生们无需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便可以在“无意注意”的影响下专心致志的听讲,进而对课文本身产生浓厚兴趣,马上进入故事情境,甚至愿意主动探求文章精髓。这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二、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文言文由于时代久远,和现代人的语言习惯、欣赏习惯差异较大,所以其内
分析了生态社区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内涵,以中国石化管道公司徐州基地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论证构建生态文明社区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针对现阶段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正手攻球为例,以少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依据,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启蒙训练中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目前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趋势。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前,中高职衔接办学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在国家大力倡导此种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工作,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就衔接过程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足以点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正确巧妙的课堂引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主动调动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能指引到特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要:“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汉语拼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既熟悉又乏味的内容,虽然曾经在学前就有所学习,但孩子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汉语拼音的正确发音口型和发音部位及发音的气流强弱,注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