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EHC特殊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改革与挑战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ti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计划(Education,Health and Care plans,简称EHC计划)是英国近十年来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其实践流程为需求鉴别、协调评估、规划草案、计划执行、计划审查五个阶段.在改革中,EHC计划形成了政府主导,落实多部门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实现服务一体化;重视儿童和家庭参与,为家长增权赋能的特点;但也显现出各种问题:部门相互隔离,医疗、社会保障服务缺失;EHC计划文本信息量大,家长参与缺乏专业支持;儿童需求无法准确表达,部分儿童需求被忽视等.
其他文献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支撑,随着政策的要求以及现实情况的变化,校本课程应运而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培智学校的内涵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文章采用文献梳理的方式总结目前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几点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创新性思考: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前须厘清“课程建设”的相关概念;泰勒原理和斯宾塞的功利主义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发;全体教师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特殊教育进行介入的研究成果逐渐丰硕.为了解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特殊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为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家庭及特殊教育学校;介入内容主要集中在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特殊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压力、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为了测查普通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态度,文章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和质性调研,结果显示普通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持中立态度,教师的性别、教育经历、是否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以及任教班级内特殊教育学生人数对教师的态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文章提出建立健全随班就读相关制度、加大教师特殊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指导功能、改革随班就读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等对策建议.
为了检验蒙台梭利教学法对智障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效果,文章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测试时间:前测、后测)混合实验设计,对76名智障学生进行了总计45周的实验研究.实验组使用蒙台梭利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使用主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表明:接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智障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值显著高于接受主题教学法的智障学生(Z=-2.771,p<0.01);高分组学生总分提高值显著高于低分组(Z=-2.906,p<0.01).蒙台梭利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智障学生计算能力,对高分组学生提升效果更明显.
比较心理教育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内地修订的普通话简体中文版(C-PEP-3)与香港粤语繁体中文版(PEP-3)差异,文章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客观分析二者在修订背景、量表结构内容、记分、信效度等测量性能诸多方面的差异与特点.二者经过不同文化调整后,都是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评估工具.相比较,C-PEP-3结构更简洁、独立,测验难度更适合我国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且常模具有普遍适用性.内地在应用PEP-3时,需考虑文化的适宜性和常模比较的适用性;建议两地宜单独使用各自的
情绪调节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参与、家庭生活质量、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孤独症儿童情绪调节的定义和相关模型、情绪调节的特征和干预方法,认为孤独症儿童在情绪识别、消极/积极情绪体验、情绪调节策略存在问题,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有必要在学校和社区进行生态效度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干预前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节特征差异,全面考察性别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随着时代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恰当使用AR技术增强智障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多感官体验;精心设计希沃课件,拓展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合理使用平板设备,加强智障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指导;针对性的微课,高效指导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这几个方面论述在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效率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随班就读自1987年正式在我国实行后,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文章从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和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两个维度出发,从随班就读班级教师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科教学适应和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的人际适应和心理适应等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适应的研究现状.发现:当前我国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手段等方面积极适应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缺乏有效性;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和人际适应普遍不好;随班就读效果堪忧.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文章以小学视障生运营网络直播自媒体为例,通过在教学结构、操作程序、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设置多个观察点,以得到播出量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关键数据为支撑,旨在探索混合式学习在盲教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该模式,视障生在媒体运营、信息技术、普通话、写作、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升.如何以更便捷的交互方式,让视障生融入到健全人之间,激发视障生潜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目前,有效解决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是特殊教育教师的迫切需要.文章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探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如何运用代币制来解决四名学前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代币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学前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运用代币制能有效地增加学前特殊儿童好的行为;幼儿真正理解代币规则和教师严格遵循代币规则是保证代币制有效性的两个重要方面.运用代币制解决学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