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理念、节能减排理念的大力推广与宣传,对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与挑战。而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尚存一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落实与应用,不利于房屋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了解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应用策略,是确保建筑物能够达成节能、环保目标,推动建筑建设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绿色施工技术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对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施工人员在选择此类技术时,应明确此类技术的具体应用要求和应用效果,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要求上,科学选择应用此类技术的时机和具体形式。在建筑施工的实际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效能整体不高。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经验,提高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能。
  1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
  建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理念,从而推出了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强化传统的施工理念与办法的创新,结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与关注,为建筑工程构建了更为绿色环保的技术。所谓的施工技术就是指在保障实际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本要求之下最大限度地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技术,降低在建筑当中的资源使用程度,保护建筑工程地的生态环境。在实际的绿色施工技术当中,主要是为了节约资源,促进环境保护的科学施工技术,实际施工当中降低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以及设施的应用,强化施工管理手段从而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增加实际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讲是通过在工程建筑施工当中逐渐形成绿色发展的趋势,实现土地资源,水源以及各种能源的保护,使用较为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能够切实满足人民大众现阶段对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同时,为人们构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建筑工程未来发展转型之路必然需要考虑到环保节能的问題,而积极利用节能施工技术和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是促进城镇建设生态化、绿色化的重要基础。
  2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2.1灰尘污染控制技术
  建筑工程在开展施工作业期间,灰尘污染属于极为常见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达成控制灰尘污染的目标,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在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几点内容有所体现:第一,必须对充分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投入重视,通过此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数据。除此以外,还需要对处理与搬运生活垃圾有所重视,并且设置道路栅栏。第二,在施工作业期间,相关人员必须将现存的环保技术、施工技术标准作为参考及依据,相应地处理在建设或已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而确保扬尘高度能够始终在0.5m的范围以内。第三,针对容易造成粉尘污染的材料、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而言,必须作出重点管控,避免扩散粉尘,促使粉尘能够控制于适宜的范围中。
  2.2减噪减震技术
  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同时还会干扰周边居民的生活,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降噪处理。通过利用减噪减震技术,可以减少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周围设置隔音屏障,例如可以利用密目网,利用屏障过滤作用,可以减少噪声的音量。施工单位还要创新传统施工设备,通过优化设备减少设备噪声,例如可以放弃利用传统的电钻,利用水钻代替,在使用水钻的过程中不会有较大的噪声,同时不会产生烟尘,有利于提高施工环境质量。为了减少噪声影响,施工单位不能在夜间施工,协调人们的上下班时间,通过调整施工时间,降低工程施工对于周边居民的负面影响。
  2.3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应结合施工建设的一般要求,依据不同施工环节对水资源的需求,科学划分施工水资源的种类,之后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使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针对饮用水,施工单位应在固定饮用水取水点的基础上,要求施工人员使用固定的水杯或者其他取水设备,减少使用一次性水杯;针对工程用水,施工人员应具有“限时用水”的绿色环保意识,结合施工材料的特点,减少工程用水的排放时间;针对工程废水,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废水回收工作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减少不正当污水排放行为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应要求废水回收小组依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废水排放路线,对于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应使用合理的水资源处理设备提升水资源的效能。在控制水污染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在对应区域张贴工作要求,提醒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源,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
  2.4固体垃圾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的固体垃圾,施工人员需要分类处理固体垃圾,例如可以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类型。在分类阶段,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危险物质,醒目标识这类物质,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如果固体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施工单位要积极二次利用材料,实现能源节约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利用节能灯,严格控制用电量,同时需要提高监管力度。
  3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阶段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绿色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极大的利用,例如太阳能、天然材料以及其他可循环材料等,这些新型材料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的利用可以切实有效地降低建筑施工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所以绿色施工技受到了施工企业与相关单位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也慢慢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很多建设单位对于智能化施工技术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比较认可智能化施工技术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在实际施工中对其应用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想要实现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这就需要政府和其他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目前部分建设单位以及相关政府对于智能化施工技术还不太重视,未意识到智能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结束语
  国家在近几年的经济建设当中提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在建筑行业当中随处可见绿色施工技术的身影,应用此项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也能够使建筑物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发展的理念,促进建筑行业成本节约的同时,为建筑使用者构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红.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14-15.
  [2]杨凤.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37-38.
  [3]陈辉军.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31):29-30+20.
  [4]褚洪俊,郑成锟,黄技泓.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52+161.
  [5]朱玉林.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47-14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脑梗死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RP和瘦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IMT,并分为IMT< 1.0 mm和IMT≥1.0mm两个亚组.分别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106例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房利钠肽(ANP)激活状况以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组30例,Ⅱ级组40例以及Ⅲ和Ⅳ级组30例),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新生儿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AngⅡ、ANP浓度.结果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循环中的Ang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心功能分级3个
目的 检测柯萨奇病毒B3(CVB3)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OPN)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OPN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用重复感染率(MOI)为0.5PFU/cell的CVB3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分对照组(12h)、病毒组(感染后12h、1d,2d及3d)。用RT·PCR及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OPN及I型胶原表达,并将OPN表达与I型胶原表达进
期刊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饮食特点,并对其膳食营养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孕妇978例,其中GDM组458例,对照组(无GDM发生的正常孕妇)5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设计膳食调查表,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饮食特点,通过软件计算两组研究对象每日热量和营养素摄入.结果 两组的膳食结构存在许多差异,每日粗粮、海产品、烧烤类、煎炸类、香肠类、甜品类制品等食物摄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比较对吻支架术与单支架术治疗血管直径较大真性分叉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 380例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组190例,单支架术组190例,分别行对吻支架术或单支架术.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单支架组中32例(16.8%)因术中分支出现夹层或血流低于TIMI 3级改行T型支架植入,因此最终158例完成了试验
摘要:建筑物需要更高的质量,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内容,我们需要相应地提高产品质量,并为其提供更强大的功能。机电设备项目包含很多工作,专业性很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应的技术以确保该技术可以有效实施。 如果在机电设备的建造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建筑机电工程管理的优劣与建筑质量、功能实现息息相关,且机电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任一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到建筑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125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54.4%)、屎肠球菌22株(1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16.0%)、粪肠球菌6株(4.8%)、溶血葡萄球菌7株(5.
自从乙型肝炎疫苗广泛应用以来,我国在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连续数年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已能使学龄前儿童的表面抗原阳性率在某些大城市中降至1%甚至0.5%以下[1-2].但在新生儿的母婴传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56例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及TGF-β1浓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VEGF及TGF-β1浓度为(110.87±32.64) μg/L和(15.08±4.27)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98±6.75)μg/L和(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阳性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6例(其中STEMI组304例及NSTEMI组72例患者)进行VLP检测.结果 STEMI组VLP阳性率为53.6% (163/304),NSTEMI组VLP阳性率为38.9% (28/7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