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联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SPID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

来源 :系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剖析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瘀阻型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A组,4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B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患者列入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NR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腰骶酸痛、腹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2,IL-10及TNF-α)。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相比于对照A组(75.00%)、对照B组(7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A组、对照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A组、对照B组低,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的协同干预,能在提升疾病疗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报纸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传统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在此时面临着许多问题:员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情绪劳动问题日益突出、员工流失率高、招工难等问题持续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在改善民营企业管理、提供员工服务、创造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是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面深入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措施
学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骶韧带高位两段四点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合并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腹腔镜子宫骶韧带高位两段阴道顶端四点悬吊术治疗POP合并CPP 52例资料。POP-QⅠ度21例,Ⅱ度22例,Ⅲ度9例。CPP轻度16例,中度31例,重度5例。
期刊
<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师生在信息化教与学中应用的全覆盖。日趋成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教育需要融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度融合,既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借助信息
期刊
<正>在教育数字化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入实践层面的大背景下,借助数字化赋能学校教育,已不是讨论“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不能被动等待,但如何主动参与?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40余年的教学管理者,笔者深深体会到,教育理想与格局再大,一线学校的改革还是要遵循学校教育的特性与规律。教育数字化转型,概念之大、内涵之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行动之前进行智慧地洞察、
期刊
比格尔在其《先锋派理论》中首次将现代主义与先锋派的概念区分开来,阐明先锋派艺术的主要创作理念是将艺术重新与社会相结合。以唯美主义为界,“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带来的是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割裂,在其之后艺术以形式为内容的创作方式逐步发展并被艺术体制所驯化。对此局面,先锋派通过向自律性艺术发难,将反叛的范畴由单纯的艺术风格或内容扩大到了整个自主艺术体制,试图将艺术重新拉回到社会实践之中。它不批判在此之前的艺
期刊
比格尔是在批判社会学的框架中辩证批判艺术体制的。在现代性的分化逻辑中,比格尔历史性地阐述了自主艺术的体制化进程。历史先锋派对自主艺术体制的扬弃与内在审美的成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历史先锋派的乌托邦规划失败了,新先锋派对艺术材料的自由使用和体制批判不过是"纯粹的重复"。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中,这个判断使比格尔的理论遭到了激进的批评。这些批评有助于补充、深化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
期刊
教师利用深度学习要素和化学学科教学特点,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活动,可以关联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目标,关联学生的个体经验与学习方式,有效整合了学习任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构建探究活动与知识转化的路径、支架,实施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在构建新知、学会方法、形成思维、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深度学习。教师开展虚实结合的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导入、事实证据
期刊
为探究虚拟实验支持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者基于课程标准、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系统设计,有效整合了虚拟实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课前针对需要记忆、理解、应用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布置线上学习任务,课堂上指导学生以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方式进行学习,课后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期刊
为解决部分实验受资源、环境、成本、安全等因素影响难以操作的问题,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入虚拟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调试和改进,使其真正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实践证明,教师将虚拟实验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对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建构物质的转化关系有积极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达到了以虚补实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