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探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观以及教学观出发,分析英语语法的性质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并提出相应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和发散式教学模式;从而使英语语法教学提升到语用高度,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语语法教学 内在属性 抛锚式教学模式 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上的一个难题,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走入一个教学误区,只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渗透,而忽略了语法现象本身的内在属性以及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从学习者认知本质来分析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主体相作用下所产生的。下面来进一步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语法教学的模式。
  一、关于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认识论
  建构主义是在人类逐步步入后现代社会,开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建立在皮亚杰(Piaget)的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以及维果茨基(Vygosky)的社会文化学说(Culture?鄄history Theory)等理论基础上的。他们认为个体在外在环境面前并非起被动的“模板”作用,而是起积极的主动的建构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学习观的不同在于,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与外界互动进行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白纸”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的丰富经验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无视这些经验,而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同时学生之间又具有差异性,而学习者又组成了学习者共同体,所以在教法学中应当在共同体中体现差异性。另外,学习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真正参与者,他们应当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角。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担当了重要的讲解角色,学生所学到的都是老师用自己的经验经过理解加工以后所得出的所谓的语法现象。而建构主义教学观所主张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发现语法现象、总结语法规律,然后把语法进一步运用到语言中。
  二、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
  (一)高中英语语法的性质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现象进行的研究,指英语中语言的结构规律。英语语法规则是从语言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语法由三个方面构成:形态句法(morphosyntax)-形式(form);语义(semantics)-意义(meaning);语用(pragmatics)-使用(use)。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每项语法有各自的形式、意义和语用,比如高中语法非谓语动词部分内容,很多老师用了许多中文规则去诠释它的内涵和意义,但当学生使用起来时还是无从下手,错误不少。非谓语动词具有动词的特点,单纯地去讲不定式、动词?鄄ed 和?鄄ing形式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才能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具体内涵和作用。
  (二)分析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高中生的英语认知结构就是他们在过往的学习中所建立的英语知识结构和语言组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各种英语语法,从建构主义学习观来说,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主观的加工,从而重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成新的知识结构。从建构主义教学观来说,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才能真正地理解语法的内涵;语言的习得是通过自然的运用语言而逐步地、下意识地发展这种能力,这也就是学习者的认知特性。
  三、基于建构主义英语语法的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分析高中英语语法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和特性,笔者对以下两种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情景教学模式,其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目标的全过程。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模式,老师先抛出一个锚,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感受它的运用,然后通过创设问题、自助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达到掌握英语语法的效果。定语从句的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以前的教学中,脱离情景的讲解让学生难以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会使用。抛锚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情景中进行语言的习得,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定语从句的教学。在开始学习时,老师可以先提供一个情景,比如,描写一位著名的明星,先从简单句入手:Andy Liu is a popular star and singer. 然后叫学生继续根据自己对这位明星的了解进行描述,学生会用一些形容词或短语来描述;当他们也往下描述时,就会发现形容词或短语不足以够他们使用,这时,老师就可以抛出一个锚:Andy Liu is a popular star and singer who has won many prizes in HK. Andy Liu is a popular star and singer who has many fans. 接着,就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子来描写这位明星。在感知过这个学习目标以后,就进行自主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模仿老师的句子来描述其他的明星,学生会说出许多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情景教学既有趣又易懂。经过一番练习以后,学生对这个句子已经朗朗上口,这时,老师可以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发现其中的语法规则。这种抛出一个锚,让学生感受、分析、总结,然后在进行收锚的教学模式,就能让学生真正在一种语境下学习英语语法,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法显得有生命力、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参与者,他们在原有的知识形容词作定语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充分发挥学习上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定语从句自然地习得。   (二)随即通达模式
  所谓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在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碰到一个语法知识是多面的,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理解。以条件句为例,它分为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我们如果采用随即通达模式可以这样设计:先提供第一个情景,比如一个老师正在给学生讲他们周末的安排,引出句子“If the weather is fine tomorrow, we will have a picnic near the lake.”,接着提供几个这样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感受,学生就能初步地了解真实条件句表达的意思和用法。第二步,老师提供一个虚拟的情景,比如,看到一只鸟正在飞,引出下面这个例句: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to the sky. 接着又提供类似的情景让学生感知。第三步,再设计这样的一个情景:在一次对话中一个人谈到前一个晚上看的电影说:The film was really interesting. It?蒺s a pity that you didn?蒺t see it.老师就引出句子“If I had had time, I would have gone to see it.”根据这种方法,再提供其它的情景,引出交叉时态的句子。每接触一个新的情境,学生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不同的情景理解条件句的不同的侧面和意义。这种随机进入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作为学习者本身,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个语法的知识结构,理解了这项语法的多面意义,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随机通达模式还强调自主的探索和小组的协作。在条件句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小组的讨论、总结,就能发现条件句的规律。他们能发现真实条件下主句和从句的谓语动词的时态规律和虚拟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在以后的运用中就能有所区别地对待。
  总而言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习惯,有利于解决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习得的习惯和知识本身的意义,让语法成为有生命的、有意义的活体,让语法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的、系统的习得过程。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教育出版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3]杨树国、李春霞,《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
其他文献
一、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七选五的考查目的、题型特点及命题规律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七选五是从所选词数在250-350左右的文章中挖出五个空格,要求考生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均为完整的句子)选出五个能填入文章空处的最佳选项,进而使文章恢复原貌。该题型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词汇、句子、语段、语篇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辨证、综合、分析、归纳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阅读的深层理解,也是阅读的核心和关键。该题型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朗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有助于知识的掌握。那些朗读能力高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快而牢,不仅成绩高而且听力、口语、写作以及对知识的整体运用的技能都比较高;反之朗读能力差的学生,不仅以上各方面都差,而且英语课还成了他们的负担,对他们来说,上英语课简直就是受罪,对老师来说,想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朗读能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让他们朗读、
期刊
【摘要】听写涉及词汇、语法各个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还可作为测试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听写教学手段的情况,包括听写的内容、方式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写 教学  学习英语时,不少学生觉得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词汇量较少,对常用短语、句型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听不懂、不会读、写
期刊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训练考核的是学生英语的综合学习能力,如词汇量、语法、词组等的积累,学好英语书面表达的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英语其他方面如阅读等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有着明显的弱势,致使考试中频频失分。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角度还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加强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关键词】高中英语 书面表达 训练
期刊
小学开设英语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调、语音,培养学生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我国学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环境,所以容易遗忘。加之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这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利用“问题引领,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内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并且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慢慢克服害怕阅读的心理,逐步在阅读中建立自信心,并最后喜欢上英语阅读。  【关键词】英语 阅读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技巧  自参加工作以来, 笔者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 发现很多初中学生虽然知道
期刊
【摘要】笔者从语篇教学的提出、语篇教学中的误区、语篇教学的概念、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运用以及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让语篇教学“活跃”小学英语课堂。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篇 语篇教学 原则 深挖细掘 巧搭平台  语篇(discourse)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陈力教授在他的论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和熟悉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活化为生活交流,吸引学生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英语 课堂 教学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闻名的交流与融合,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往来逐渐频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英语是联合国的一项工作语言,也是国际交流的工具,较大程度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在英语的广泛学习和应用中,其中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中国式英语、口语问题、语法不规范等情况十分常见。本文围绕“A friend of me”是否正确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英语 所
期刊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我们进行语言沟通与思考的基本工具。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学生都开始了英语的学习。但对学生来说,真正全面系统的进行英语学习是在初中阶段。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就要先从提高词汇教学能力开始,将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英语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与我们对英语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