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教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具有生活背景意义的材料或创设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创设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合理地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途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有生活意义的题目背景材料中,以及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下,通过熟悉的背景来学习与体会知识的产生、演变等过程,是数学学习方式改变的必然途径。
  二、创设生动而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
  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游戏式的教学情境,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创设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悬念情境
  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和好胜的心理。新课伊始,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这样进行的:上课伊始,我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否相等;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1个0,在第三个1后面添写上2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此时,学生露出惊诧的表情,教室里一下子沉寂下来,然后又热闹起来了。一会儿有个学生站起来说:1元=10角=100分。受到启发,其他同学也纷纷举起手来:生2:1米=10分米=100厘米。生3: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师: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吗?生4:0.1米=0.10米=0.100米。进一步推理:0.1=0.10=0.100师: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更有价值?(师注意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充满挑战,学生的智慧被激活,探索欲被提到十分强烈的程度,更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真实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购物小票》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1.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她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交款、应交、实收、找零。)3.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通过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强化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向着世界潮流的方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在教学中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去教学;鼓励学生实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行为,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数学学习与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前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创设情境、拟定方案、设计实验等三个方面阐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探究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一、联系具体情境,对问题进行创设,培养同学们研究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依据现实的问题将假设提出,从而通过实验方法来进行论证的一门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包括很多的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测量性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和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会发现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分析问题,完成解决问题的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会变得更加完善,逻辑推理能力会逐步提高,而且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
【摘 要】 英语作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影响,英语写作很容易成为被忽略的重要一环。笔者尝试从联系生活,设计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诱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想象,唤起写作潜能等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情境设计  英语作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初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提高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现状,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该课程
【摘 要】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的生活经验,以体现初中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的存在。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的
1.力求电泵在正常情况下运行。2.应用阀门调节流量、扬程,不得超载运行。3.电泵每运转2500小时进行一次大检修。
观察精神状态 进入产蛋期的鸭不但不怕人,反而喜欢接近人。在鸭舍时,常独自伏地安静休息。放牧出去时,到处觅食,吃得非常香甜。下水后精力充沛,潜水时间长。从水中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如果发现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放牧怕下水,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说明鸭子有问题。如果营养不良或不足,要及时采取措施,增加营养,加喂鲜活动物饲料或补充鱼肝油等。如果是疾病引起,则要尽快请兽医诊治。  观察采食情况 若白
【摘 要】 巧妙的开头设计能引领学生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增强,另一方面还能更好的为随后的智力活动铺路,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教学;趣引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引入作为一堂课的前奏曲而出现,就好像是一台戏剧的序幕,富有渗透主体的任务。具有趣味性的引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激发,同时还能引起学生解决难题的好奇心, 从而更好的为后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