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ojuan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学到知识而且重视能力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能力。那么,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该如何着手?
  1 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障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将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小组合作好处很多:
  1.1 促進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全面发展的塑造极有帮助。
  1.2 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是袖手旁观,要适时的引导,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迈进。这样,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2 熟悉教材和课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教材知识面非常广、安排的教学课时又很少,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从旧教材中解放出来,并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对教材进行取舍,合理组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对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必须有效控制。并且特别要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例如:必修2在“糖类”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葡萄糖可以与新制度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并且会实验操作及其应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去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学生就学得轻松、有趣。而若把葡萄糖的相关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势必增加难度,让学生望而生畏。又如在必修2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时有些老师把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等知识全部抛给学生,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拓宽与加深理论知识,加快学习进度的做法,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所教导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匹配,势必造成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学生对化学生畏,继而丧失继续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教学失败。
  3 规划好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加强了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的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比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感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掌握。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
  4 加强课后反思是增强有效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课中(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事件即教学情境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回顾和记录教学案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重新意识自己在案例中的失当和不足,并试图进行尝试性重构。二是对过程的反思,即教师反思自己在该情境中如何感受、思考、看待其中的“内容”,以及最后采取什么策略和行动步骤处理。教师在此过程中反观教学情境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课程组织行为,最后思考行为,进而深入思考隐藏于行为背后的自身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念。三是对不同时间点的情境经验之间关系的思考。教学反思不仅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可促进教师理性的升华,以适应新课改的实施。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集体记忆作为高校班集体思想建设的重要方式,其实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将这种概念延伸至高校班集体思想建设中,能够有效发挥出其作用。本文主要从以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采用的方法较多。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点,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探究和创新,不仅给学生与其生活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VE ORF2.1基因重组蛋白,并探求其在戊型肝炎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结论:HEV ORF2.1基因重组蛋白可望用于制备抗-HEV ELISA试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是一项"苦事"。要写出好作文,学生首先要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可是很多学生对着作文题目脑中一片空白,因此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课堂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课内阅读应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nRNPA2/B1及Mcl-1的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nRNP A2/B1与抗凋亡基因Mc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nRNP A2/B1影响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相关机制。 
物理实验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本文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方法,开发实验潜能。引导学生善于提问。积极开展小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可以运用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改变课堂管理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师用机上浏览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适时的给予个别或小组的指导,学生可以把在机上做的作
期刊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 Bax蛋白表达水平的情况,以及对儿童Hp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指数变化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 Hp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