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的缓蚀作用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对在含氯离子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钢筋有良好的缓蚀效果。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结果一致证实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的加入量为100mg/L时,对含0.6mol/LNaCl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的缓蚀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模型是将设计方案物化为与实物相似的形象直观的一种物体。模型制作既能增强技术设计的视觉感染力,又可帮助设计者通过反复观摩、推敲分析、不断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进而
自然骨的组成和结晶度均不同于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典型的缺钙羟基磷灰石,还含有镁(Mg)、锶(Sr)、钠(Na)、钾(K)、氟(F)等离子。为满足临床要
摘 要: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为确保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大幅升小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首次接触物理、奠定基础的阶段。文章作者在物理教学中践行STEM理念,让学生在多重知识领域中学习物理知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文章作者通过学科整合、自主实验、联系生活等三种方式,让学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结合,探讨了提升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物理课堂;STEM理念;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教学的需求。文章作者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个教学项目中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建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40-02  項目式学习是指教师建立教学项目,让学生在教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