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宋金时期砖雕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洛阳宋金时期的砖雕是由汉画像砖、北魏石刻线画一脉相承而来,在物象的深入刻画、现实空间的处理、雕刻制模技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渗透着同时期宋金绘画高超水平和技艺的深刻影响。但可能是因为宋金时期墓葬用砖雕的社会需求量相对于汉代墓葬用画像砖要少得多,所以在题材方面创新不多,也可能是因为砖雕的从业的工匠相对较少,所以在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并不突出。需要指出的是,比较能够代表这一阶段砖雕艺术成就的当属杂剧砖雕。
  关键词:砖雕;洛阳;杂剧人物
  洛阳发掘的砖雕墓室一般没有前后室之分,均为前堂后室合为一体的单室。其砖雕内容展现了宋金时期洛阳一般商人与官吏、地主生前的生活。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座宋代砖室墓现在复原在洛阳古代艺术馆中。
  一、技法
  洛阳发现的宋金时期的砖室墓,多以仿木建筑结构砌砖建造而成,从汉代砖室墓和晚唐五代时简单的仿木建筑砖室墓发展而来,从北宋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普遍流行。这种墓室中多装饰有砖雕,砖雕是由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是模印或刻划有花纹和图案的砖。画像砖到了东汉时期,浅浮雕技法已经运用得十分广泛了,而砖雕的雕刻技法主要就是浅浮雕加阴线刻,可以说是对两汉画像砖制作技法的很好继承。但是画像砖与砖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画像砖是在砖未烧制前还有泥的柔软性时用印模印制而成的;砖雕则较为侧重在已经烧制好的硬砖上雕刻而成。由于基底比较坚硬,所以砖雕上的图案可以雕琢得更加精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汉代画像砖相似的制作办法,即将砖胚放入预先刻好的模子内形成画面。
  二、题材
  (一)孝子故事
  如宋四郎墓。这一题材是与画像砖、北魏石刻线画中的孝子故事一脉相承的。
  (二)杂剧人物
  如1973年洛阳市洛宁县文管会在该县小界乡介村搜集的一批宋代杂剧雕砖。这批杂剧砖雕是可说是目前发现的杂剧数量、种类最多而且较全面的地方杂剧团。杂剧是宋金时期兴起、发展的戏曲艺术,本来是唐代各种杂耍技艺的统称,后来宋代的歌舞戏、滑稽表演以及有故事内容的清唱,也叫杂剧,金元称院本。宋代杂剧是唐参军戏和其他歌舞杂戏的进一步发展。在当时的民间文化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杂剧可谓是“百戏杂陈”,综合性很强,熔歌唱、舞蹈、杂技、武术等为一炉,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五花八门的。宋墓中发现以杂剧为内容的砖雕,无疑表明杂剧艺术在宋代以深入人心和广泛流传。从墓葬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戏曲演出题材反映了时人追求阴间享乐的观念,也是汉唐墓葬传统的延续与演变。还有一些看法认为在墓中设置杂剧表演,如同信众献乐祀神那样,意在以戏曲表演奉祀死者,另外这些杂剧形象可能还具有一定的仙化超度功能。
  (三)花卉,如牡丹、莲花、芍药、秋菊等
  如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钻M3)出土的花卉砖雕和洛阳七里河宋墓中的砖雕。牡丹花于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宋代砖雕中牡丹题材的流行说明牡丹在宋朝时的洛阳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受到大家的喜爱了。据《邵氏闻见录》卷十七载:“洛中风俗尚名教,虽公卿家不敢事形势,人随贫富自乐,于货利不急也。岁正月梅已花,二月桃李花盛开,三月牡丹开。于花盛处作园圃,四方伎艺举集,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择园亭胜也。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复问其主人”。可见宋代洛阳人爱花之情以及牡丹花会的繁荣盛况。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洛阳宋金砖雕为何多见牡丹等花卉题材。
  (四)妇人启门
  如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钻M3)西壁砖雕。此图像在世俗墓葬和佛教墓葬中皆有发现,世俗墓葬中主要分布在汉画像石和宋辽金墓葬艺术中,佛教墓葬中主要为墓塔和经幢等石刻形象,并不局限于墓葬。
  (五)瑞兽动物,如狮子、山羊等
  如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钻M3)出土的狮子衔牡丹砖雕。
  (六)社会生活
  如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钻M3)出土的持笏和展画砖雕。
  (七)花纹图案
  如洛阳伊川县葛寨乡沙元村金代砖雕墓出土的花纹砖雕。
  (八)人物肖像
  如洛阳伊川县葛寨乡沙元村金代砖雕墓出土的肖像砖雕。
  (九)其他
  如假窗、茶几等日常用品,见洛阳新安县宋氏家族墓。另外宋金时期砖室墓多为仿木建筑建构,其中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从宋以后基本不起负荷作用,几乎纯属一种装饰品了。
  三、使用范围和位置
  宋金时期墓室多为仿木建筑结构建造,砖雕装饰在墙壁上,多镶嵌于墓壁阑额中间、阑额以下的墓壁主体位置、仿木格子门、障水板等处。
  四、洛阳出土宋金时期砖雕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宋代砖雕在宋代绘画达到中国绘画史的鼎盛阶段这样一个背景下,继承了隋唐以来画像砖制作技法的成就,在面貌上与前代尤其是汉画像砖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一)砖雕中对物象的刻画更加注重细节,与宋代高度写实的绘画保持一致,细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逼真。这种变化也与砖雕的制作技法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
  (二)砖雕画面中物象的透视关系更加科学,重视环境的衬托作用,物象的重叠(前后遮挡关系)运用得当,使得画面空间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宋金时期的砖雕很难再有汉画像砖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宏大的时空感觉,而是颇像宋代花鸟小品一般,局部地、“特写式”的画面较多。
  (三)线条的处理有书写的意味。这与唐宋以来绘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绘画中更加重视用笔,书法入画,重视运用不同线型的组合来表达形体。这种对线条自身美感的重视在砖雕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献奇,王兴起.洛宁县宋代杂剧雕砖试析[J].中原文物,1988(04)
  [2]张瑾,胡小宝,胡瑞等.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1(08)
  [3]张晶.中国砖雕艺术概述[J].装饰,2002(02)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提出和重视,使得非连续性文本以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进入了语文教学视野。这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文本
期刊
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地质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油油罐容易出现的腐蚀部位和腐蚀机理,并对现代化的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对原油油罐进行防腐处理时,乙烯基酯树脂和氟碳涂料是高效的防腐材料,配
【摘要】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整体教学的难点。阅读在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研究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很有必要。本文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的必要性、阅读的现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阅读是语文教学重
本文就如何快速分析和诊断EILOG05系列岩性密度仪器故障所在,提出故障快速排除方案,进行讨论。
【摘要】导课,顾名思义,即导入新课,就是在开课伊始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启发、引导学生,使其融入新课中,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导课如桥,牵引着旧课与新知;如序幕,预示高潮和结局;如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使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唤醒情感  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有序进行。本文立足于教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