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一片冰心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是华北地区最美的季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处处柳绿花红。似乎就是一夜之间,朋友圈里有多个朋友分享同一个视频,视频节选自央视4月6日播出的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上,一个清俊文雅的男子仿佛自时光深处走来,他开口唱《关雎》,温润轻快。一群来自不同国家、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外国留学生随着乐曲的节拍上场,一同欢乐唱和,他们青春洋溢,轻松自然,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一份不小的讶异与惊喜。整个画面美轮美奂,让听的人微笑,赞而又叹,心里全是春来的繁盛与鸟鸣的轻盈。流水潺潺,芳草青青,几千年前行吟的景象,如今宛然触目可及。
  同样被牵起回忆的还有他多年来教过的学生,他们这样形容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清旷儒雅,有魏晋名士之风”。有人骄傲地说歌诗音画是大学里唯一没有翘过的选修课,有人讲起老师穿着汉服站在讲台上唱《山鬼》,还有人晒出他创作的古体诗。总之所讲所念都是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所以太多人羡慕地称他为“别人家的老师”。
  这位经典传唱人是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副教授仇海平,跟他合唱的正是他平日里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印度尼西亚,还有一部分来自尼日利亚、俄罗斯、巴基斯坦。所以《关雎》的曲调选用的是印尼民歌《哎哟,妈妈》,这首歌的传播度广,为人熟知,而且旋律清新,朗朗上口,更为关键的是有助于教学。仇老师说:“《关雎》是一首中国古代民歌,用了比兴的手法,而印尼民歌《哎哟,妈妈》同样用了比兴的手法,而且两者节拍也差不多,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有助于留学生更快地去了解《关雎》。”
  其实参加《经典咏流传》节目,也正是基于他这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教学方法。仇老师的一名学生无意间在《经典咏流传》的官网留言,提到了仇老师的“和诗以歌”,说把古诗词唱出来,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带我们做的事,已经很多年了。
  节目组看到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河北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当时正值寒假,开学的时间还没到。但是,在学校学院领导和组织下,仅仅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排练,就在舞台上给大家带来了完美的演出。那段日子同学们很辛苦,时间太紧张,毕竟舞台和讲台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动作也要重新设计编排,但是歌曲都是同学们早就唱熟了的,不是为了节目专门改编《关雎》来唱,只是从讲台搬到了舞台。
  早在2005年的时候,仇老师就在河北师大开设了“歌诗音画”公选课,用音画的方式鉴赏古诗词,每节课末尾他会带着学生们学唱一首古诗词歌曲。仇老师是文学博士,古代文学是他的专业,音乐是他的爱好,曾在石家庄广播电台做过主持人,主持一档文学节目和一档音乐节目,收藏的古诗词歌曲保守地说也有两千余首。他有多篇相关论文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如《琴心琴韵,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中国古代歌诗之艺术再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从〈国学唱歌集〉到〈新学堂歌〉看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的嬗变》《风清骨峻,神完气足——浅析姜嘉锵中国古代歌诗演唱艺术》等等。
  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诗词的演绎让他们沉醉,课堂上仇老师不是枯燥地讲平平仄仄,而是整个人融入诗词的意境中,甚至是要带着全班一起行吟在诗人的岁月里,最后还要唱出来,配上音乐,把诗词不可言说的那份深美与自身的情怀相互感知,充分让同学们领略诗词的独特神韵,进而化成自己气质的一部分。
  多年的诗词润泽,仇老师就是这样有着卓尔风姿的人,所以多少学生毕业后仍念念不忘他温和脱俗的样子。仇老师会设计课程的图标,每节课都精心准备课件,做成PPT,选好音乐,到了上课时间,也不是急急忙忙随随便便开始讲,仇老师有自己的开场,用音乐的声音做铺垫,他手持自备的话筒说:“各位同学,晚上好,欢迎来到歌诗音画”,俨然就像一档很严谨的文化节目。这种方式带着不动声色的仪式感,让课堂变得端庄,同學们的情绪也很容易融入进来,进而注意力集中。何况仇老师的声音具有磁性和质感,不管是讲课、朗诵还是吟唱,都深有情怀,很能打动人心。
  他的博学多识和锦绣文心让他的公选课成了学校的热门,有瞬间秒杀的传奇。仇老师的歌诗音画课程开了十几年,学生已经将近5000人,每次学生选课的时候,几秒钟就被抢光,去年有个学生怕学校的网络慢,专门拜托香港的朋友帮忙抢课成功。仇老师高兴地看着这么多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热爱古诗词,传播古诗词,给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对于老师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央视的节目播出后,学生们纷纷欢呼着为仇老师打call,祝贺老师一登央视天下知。或许他们不知道,仇老师对此并无太多感触,心境更无多少改变,依旧是他们印象里那个安静地行走在校园里的师大才子,站在讲台上还是一身光明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宽严有度不厌其烦。总而言之,节目录完,就如一项工作完成,他继续着自己平凡教师的身份,不曾有半点懈怠。
  2013年,仇老师从文学院转到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面对留学生,他同样开始思考并尝试用唱歌的形式教学,以此激发同学们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但这时的曲调选择,就不能单从好听考虑了,仇老师把视线投向了外国歌曲。首先要尽可能用活泼的方式让留学生们愿意听愿意学,用他们自己国家的音乐曲调来唱我们国家的古诗词,他们不仅觉得亲切,还可以在熟悉的旋律里快速地接纳,这样就能很好地起到带动和推动作用,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从而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
  零起点的巴基斯坦留学生第一节上语音课,就是要从拼音“a、o、e”开始,如果上来就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们可能会因为陌生而畏惧茫然,而且枯燥。仇老师找了一首每一个巴基斯坦人都会唱的《万岁巴基斯坦》,歌词改成“朋友,朋友,我们是朋友。好朋友,好朋友,我们是朋友”。这样用学生们熟悉的调子,学会他们想表达的意思,课堂上大家唱得热血沸腾,他们还在第一天就学会了一句中国话,很有成就感,兴趣也就有了。而这个风度翩翩的老师,居然知道他们国家的歌曲,一下子距离也近了,真可谓一举多得。   《經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麦克用美国歌曲《雪绒花》调子唱出了诗人杜牧的《山行》;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王博、高强、刘勇用巴基斯坦歌曲《无论你走到哪里》调子唱出了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卡佳和莉莉用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调子唱出了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用外国歌曲唱出中国古诗词,看似混搭,却能完美融合,碰撞出的火花如珠落玉盘,又如舟漾湖面,欢畅愉悦,妙不可言。
  以老师的身份评价同学们的舞台表现,仇老师说可圈可点,比彩排的时候更好。的确,舞台上的仇老师淡定从容,同学们表情欣悦,眼神清澈,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舒畅。问及仇老师有什么感动的地方,他说回望这一幕展示,只有感恩。
  仇老师强调着,在他和同学们的心里,这不算是演出,就是展示,就是汇报,把他们在教学上做的尝试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沟通切磋,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也算是接受一次公众的检验。他不怕有批评,他愿意以此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当然,有这么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群热爱中华文化的留学生,一起更广泛地传播中华文化,也是仇老师一直在做,乐意去做的事情。
  “我不是歌手,也不是名人,也没想过趁热打铁成名成家,我就是一名大学老师,和我身边的同事们一样,三尺讲台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和坚持的事业。”仇老师说话声音不大,但每一句话都充满力量。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张惠珍介绍说,仇老师为人一贯低调,工作中踏踏实实地钻研学问,肯下功夫,教课中不断探寻摸索,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真正做到用心对待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了多项荣誉,是学院优秀教师的代表。“我们要培养学生知华、友华、亲华、爱华,这个‘亲’不是口号上的,而是要通过课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了解,去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发自真心地去喜爱。学院开设了《国学导读》《歌诗音画》《戏剧欣赏》《中华才艺》等课程,筹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室,不断提升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吸引力,如果他喜爱这个国家的文化,那么就一定会喜爱这个国家。同时学生们也肩负着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把中华文化带回去,这也是留学生教育最终的目的。我们学院培养了很多牵线搭桥的人,他们就是文化使者。”
  仇老师曾经的学生说起老师穿着汉服抱着古琴上课的情景,引得多人一番神思,甚至想去师大校园里偶遇这样的仇老师。说起这件事,仇老师笑了,他说穿汉服也好,抱古琴也好,都是教学需要。古诗词里常见一些关联情境,如果只靠语言描述来让留学生们了解一个从未见过的事物是很难的,不如就把古琴带到教室里,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顺便就把古琴承载的文化对照实物讲出来了。比如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就是对应一年365天,讲起来就比较顺畅,学生也能有直观认识,很容易就理解了记住了。然后再弹一首曲子,用氛围的引导,让他们有感官的体验,这样能更快地触摸到诗词描述的情境。“这不是常态,只是针对特殊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仇老师再三强调。
  仇老师上课还带过埙、箫,带过灯笼,做过灯谜,和同学们一起尝试创作过好几本诗集。还有学生们日常生活里的元素,他经常是信手拈来当素材使用,包括学生们的朋友圈,班级群里的聊天记录,课堂上出现这些,同学们的兴致就会异常高涨。还有让学习国际汉语教育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结对子,活泼快乐里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汉语知识,从思想上就让留学生觉得汉语不是想象里那么难学。
  这些林林总总的辅助,都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始终如一,就是让学生们对知识掌握得更快、更好、更牢固,也更快乐更轻松。他一周有很多课,忙的时候一天要上四五节课,每节课要先备课,课后还要看作业,留学生的作业最繁琐,要读音要造句,要给老师发音频,一条一条地听,一句一句地留言回复。
  采访前,我尝试着在网上搜索仇老师的自媒体,然而无论是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电台等,都没有寻到他的丝毫踪迹。后来看他的朋友圈,每一条都与他的学生有关,大概这也是他运用的一个“课堂”吧。有的留学生汉语基础差,越差越不敢说话,仇老师就想着办法跟他们聊天。我又问他有没有想过像蒙曼老师、康震老师那样,也在电台上运用自媒体开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随他领略歌诗音画的美,仇老师说他每天都很少空闲,时不时还需要熬夜,他不想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里的那群学生,是他的责任,在他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一刻起,就把心放在了讲台上。
  采访的时候,马上就是暑假,原以为他可以休息了,便问他有什么计划。谁知他摇了摇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有特殊性,假期也会有交流生,他们很快就会有一系列任务。转而仇老师说晚上要去看昆曲,票都买好了,用这样的方式放松自己,已经很好了。
  没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仇老师一直有这样的清醒。后来还有很多节目找到仇老师,但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老师,要站在讲台上。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安春华
其他文献
张明方,男,1966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兼科教兴农办主任。1988、1991年分别获原浙江农业大学蔬菜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资助在日本东京农工大植物遗传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2001年获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贯彻落实各个学科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各类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号召学校内部不同部门积极配合,促进各类学科学习和教育效率的充分提高,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力求最终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完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园艺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涌现,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成为我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而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深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个旅游地在硬件条件上的差距逐渐缩小,所以服务质量就成为各地旅游当中的决胜因素,旅游服务礼仪更是旅游服务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服务礼仪可以有效地
张志庆,1971生,山东即墨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  有句话说,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礼物。张志庆的书法作品在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上获得优秀作品奖的第一名,这是他综合实力、激情才华
巍巍太行山如一条巨龙,绵延纵跨北方,亿万年的生命孕育出了奇崛秀美的自然风光,其中,位于冀西北的百里峡大峡谷以重峦叠嶂、草木葱翠、溪水奔放而令人印象深刻。  1.  百里峡的幽深在一场酣畅淋漓的雨后令人敬畏。  山势跌宕起伏,宛如节奏明快的古老音符在游人的心底吟咏出燕赵雄歌。云雾缥缈,群峰时隐时现,宛如仙境。峡谷两侧的群山拔地而起,势如刀割,两峰之间整饬出只容行人通行的石路。人行谷底,渺小如蚍蜉。熟
郭文岭,笔名宁雨,《当代人》杂志现任主编,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编辑、河北省优秀宣传干部并受到记功奖励。个人作品曾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孙犁散文奖、蒲松龄散文奖、河北散文名作一等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女儿蓝》、长篇小说《天使不在线》。  我是2007年初来《当代人》编辑部工作的。当时,杂志刚改版,我在褚大伟主编、范国华副主编手下任编辑部主任。之前,干了20年报纸采编,做经济、
摘要:蔬菜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高原农牧区改善民生问题以及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前蔬菜消费现状,进而找出了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在调查结论基础之上,提出需要构建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和庭院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及蔬菜销售点的市场供给模式。  关键词:蔬菜消费;高寒农牧区;农牧民;西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
看清宫剧,对剧中女性梳的发髻总是很感兴趣,想知道那些样式繁琐、层层堆叠的发髻是怎样梳成的。梳妆这种“旗头”离不开扁方,一种长尺状的发簪,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而这种满族头饰,是清代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只是在贵族女性中流行,多选用玉料或翡翠制作,工艺精美,是小件器玩中的精品。  清代满族服饰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旗人妇女的常见发式,是把头发束于头顶,用一支扁长形的发簪固定,再往两
尹丕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衡水市剧协名誉主席、故城县原政协副主席。多年来致力于戏剧艺术的编导研究与创作,著有剧本《猛虎泪》《王昭君》,戏剧评论集《戏林拾薪》,人物传记《冯治安传》《商震将军》,编著故城县地域文化专著《甘陵今古》,近年发表《京歌化:新编京剧唱腔设计之癌》之评论,引发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深秋时节,一个难得的晴天,我和赵云旺编辑一起拜访了尹丕杰老先生。尹老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韩田鹿,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文明之旅》《法律讲堂》《影视名堂》等栏目主讲人及特邀嘉宾。出版有《三言两拍看明朝》《大话西游》《漫说聊斋》《高情已逐晓云空》《河北文化与明清小说》等专著。  在那次征集吉祥物的过程,悟空没有让我失望,从一开始,他的表现就非常出色;在后来的几次网上支持率调查中,这只猴子更是一路绝尘,像驾起了筋斗云一样,将其他的几位竞争者越甩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