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梅回忆父亲李石曾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石曾先生,国民党元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倡导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在碧云寺创办中法大学、温泉中学,开展西山乡村社会实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和贝熙业等法国友人一起,办起“天然疗养院”……堪称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考察西山地区文化名人时,结识了一位对我帮助甚大并成为忘年交的老人:胡玉树先生。
  胡先生当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李石曾创办的“华侨协社”负责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接待工作,曾接待过来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蔡畅等人,为他们登记注册,安排住处。胡玉树于1922年回国,得知李石曾在温泉开创天然疗养院,即来投奔,并从此定居在温泉村。
  他还郑重地给我介绍了李石曾之女李亚梅,要我多访访她,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后证明,此话果然不虚。



  李亚梅的家位于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3号,院内宽敞、树木高耸。据说这所院子曾是清光绪时大臣荣禄的宅院,李女士住院内东房三间。1985年5、6月间,我曾数次前往李女士家拜访,请教和了解其父的情况和西山环谷园的史料。
  李女士给我的印象是热情好客、朴实健谈,她向我深情地讲述其父的事迹,并赠送我照片、留我吃饭。其真挚、友善、和蔼,让我深受感动。那一年她76岁,我39岁,很显然,她是把我当作晚辈后生加以款待的。

创办天然疗养院


  谈话从我的母校北京四十七中学开始。我告诉李女士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温泉中学,即是李石曾先生当年创办的。李女士点头称是,并说:我父亲最早是在碧云寺创办的中学,因此温泉中学的诞生是在碧云寺,时间是1923年。当时使用的是碧云寺的配殿和厢房,第一批学生招的都是男生,开学日期特地选定辛亥革命纪念日的10月10日。温泉中学后迁到环谷园,附近有一个鹿园,当年鹿园养有几十头梅花鹿,每年割取鹿茸提取茸液,供研究其質量和治疗用。
  说起碧云寺天然疗养院,其位置就在今碧云寺塔下藏经阁,最初只有九间房子,又称九间阁。当时陈独秀、吴稚晖、汪精卫、张静江、徐悲鸿等人都曾在此疗养。疗养院服务的对象更多是中法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另外对附近的村民也提供诊疗服务,药费低廉,对贫困村民药费全免。每年还给村民免费接种牛痘,所以深得老百姓好评。



  后来我父亲发现温泉地区的泉水水质更好,且出水量大,这样疗养院就逐渐发展到温泉地区。最初是以中法大学的名义利用温泉一块庙产地改建成疗养院和学校。此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汪精卫、吴稚晖等发起成立温泉同志会,入会者可免费在此洗澡(当时外面人每洗一次五毛钱)。由于大力宣传洗温泉澡的好处,使得温泉名声大振,从此,社会名流、达官显贵纷至沓来,温泉的显龙山上也随之被有钱人盖起别墅、山庄、花园等建筑。
  温泉村的秧歌戏当年在京西小有名气,已有几百年历史了。我父亲挺欣赏这种古朴的地方戏,他不仅常来观看,而且还给了不少帮助和指导。为了把这个古老的戏种介绍给城里人,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父亲利用关系,特安排在京城内四明剧院演出,并在闹市广贴戏报:京西大秧歌,文唱武打,九腔十八调……一时间,京城内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骚客都纷纷购票,前来观看,盛况空前。使城里人知道西郊温泉一带除了有疗养院还有自己的地方戏。

不做大官做大事


  李女士介绍说,我父亲一辈子致力于自己理想的实现,从来不想做官。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官让别人去做,事让我来办。”事实证明,他一直在践行这句话。当年,孙中山让他做驻法大使,他谢绝了;后来又让他做教育总长,他也没做。



  他一生当中,共创办中外60多项公益事业,(如创建中法大学、中国农工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上海及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世界书局等),但其终生无一私产,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在其晚年时,由于生活窘迫,不得不接受友人救济……
  深情回忆小南园
  小南园建于1918年,是李石曾和时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文科德文门主任的顾孟余合建的一所别墅式庭院。最初是借用碧云寺的庙产,后改建成一座朴素宅园,因地处碧云寺南侧,故被称作“小南园”。
  当时我父亲患有肺病,常来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西山养病。他发现碧云寺房殿众多,便于举行会议和讲座。且他在法国养成了饮用矿泉水的习惯,而西山一带水质优良,此外他还常年素食,这些都使他与寺内僧众关系非常融洽。小南园建成后,他特开水道从碧云寺水泉院引水流经园中。
  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我父亲居住在小南园,每天泡泡温泉澡,喝着天然矿泉水、当地产的鹿茸汤。他与碧云寺的主持聚林法师颇为投契,每天参禅悟道。   小南园占地2亩多,松柏青翠,环境雅致,由碧云寺东路水泉院引水流经此园(现园内尚存水槽遗迹),周围砌有虎皮石短墙。院中坐南朝北并列两排平房,共24间,仰瓦灰埂过垄脊,前出平顶廊。虎皮石墙体,青砖砌就的拱券门窗,东侧排房带地下室。
  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张静江和吴稚晖等人,北大教授李大钊、钱玄同、胡适、沈伊默、刘半农也是这里的常客。特别是刘半农、刘天华两兄弟接连病逝后,由于半农先生曾经执教过中法大学,为感念其对学校的贡献,特把香山木兰坨(中法大学公墓)这块宝地捐赠出来,给刘氏兄弟俩造墓。
  原京津同盟会会员,包括汪兆铭、张继、郑毓秀和谭熙鸿等也曾多次造访。



  还有一位常客是李石曾的法国朋友贝熙业先生。他是1912年来中国的,先是在法国驻华公使馆任医师,后又在东交民巷开设法国医院,又任中法大学董事会董事等。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笃期间,赶来陪护的张静江、何香凝等人曾光临小南园。
  李女士回忆说她父亲和附近的村民都很熟,常带她散步于碧云寺下的买卖街和公主坟村。有时,迎面相遇的村民会主动打招呼,称她父亲为老先生。那时候,李先生蓄发留须,深色西装,戴宽边呢帽,常挟一厚重书包,颇有艺术家的范儿。由于特征明显,老乡们都认识他;又由于平易近人,老乡们都爱和他聊天。
  在小南园,李石曾还给爱女过生日聚会。画家徐悲鸿曾专门为李亚梅画了写生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她还让我看过一个精美的木匣,里面珍藏着她的生日纪念册。上面有张继、吴稚晖、熊希龄、贝熙业、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祝贺题词。

中山灵榇暂厝地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灵柩初停于中央公园供民众瞻仰,后暂厝碧云寺,以待南京中山陵建成后再奉安。
  说起促成中山先生灵榇暂厝碧云寺塔院这件事,也是李石曾与碧云寺住持聚林法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李与聚林是多年的好友,他在碧云寺一带开办了西山大学(中法大学前身)、温泉中学等,也曾给碧云寺一定的捐赠和支持。此次中山灵榇暂厝塔院之事,自然碧云寺方面也是大力支持。
  后来,我父亲参与主持移灵工作,我母亲姚同谊还接待宋庆龄及宋美龄、何香凝、陈璧君等陪同人员,在小南园饮茶小憩。

创办农事试验场


  李亚梅女士回忆说:当年我父亲在西郊共办起三座农事试验场。初衷是希望以此利润来补贴学校,可惜事不如愿,农场并未赚到多少钱。
  第一农事试验场在碧云寺下面的镶黄旗,建于1922年,办公室设在碧云寺内,主任为高铭阁。第二农事试验场地处温泉,即今温泉东南的苗圃,1922年创办,场长尹铭怀(1984年7月病故,终年85岁)。办事处有工作人员蒋文敏(字学村)等人,工人十余人,前后经营了十几年,盧沟桥事变后人员离散。“二农”当时除种植树苗外,还曾造过葡萄酒,现在显龙山上的松树,大多为“二农”栽种。第三农事试验场在北安河村西的金山上,建于1927年,主任胡泛周,试验场种了许多银杏树,附属彬彬蜂场,养有数百箱蜂。
  据说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曾来过温泉。其中一次是由第二农事试验场场长尹铭怀陪同,洗了温泉澡,参观了摩崖石刻、孙岳墓、辛亥烈士纪念塔等处。

组织素食同道会


  说起李石曾先生一生吃素,李亚梅女士介绍说:有一次她父母同乘轮船,正巧甲板上在装运刚屠宰完的牛羊,看着牛羊血淋淋的尸体,他们很是痛惜,认为这是在残杀生命。于是,从此他俩人发誓不再吃肉,改为吃素。李女士追随其父,也是一名坚定的素食者。



  李石曾一直在鼓励中国国民吃素。他从健康的概念、国家发展的概念去谈素食,证明了中国几千年的素食习惯是十分合理的。从现实而论,他也坚信中国人吃蔬菜和谷类更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条件,发展畜牧业养殖动物,以粮食喂养,这是极大的浪费。
  为此,他在上海组织了一个“世界素食同道会”,不分老少都可参加。丰子恺是长期素食的,更赞成这个组织。素食会的宗旨是宣扬卫生少病、健康长寿、无政治倾向。

家庭工业改进社


  李亚梅女士介绍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温泉小学的校长姓魏,其太太姓许。许夫人和我母亲说过,当地的妇女每日奔波于田间劳作,还要做饭、看孩子、洗衣服,实在是太辛苦了,于是她们办起温泉家庭工业改进社,搞起纺线、补花、缝纫等手工业,她亲自手把手地教那些妇女,使她们的生活有改善。现在温泉小学的一部分就是当年的家庭工业改进社旧址。魏校长的得意门生李玉林,自学成才,经刻苦努力,后来当上校长。
  当年李石曾还打算在温泉一带搞个农村自治试验区(其中包括宛平、昌平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里办学校(温泉中学),设银行(农商银行),搞疗养院,盖别墅,建农事试验场等等,使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城镇。李手下专有保卫组(负责治安)、拓刻组(专门拓碑、研究古迹)、研究院(由魏喜贞负责)等等。
  说起温泉以西城子山下的朱家坟,有人称是朱广才(李女士的丈夫)家的祖坟,李亚梅女士纠正说朱家坟是朱芾煌购置的,朱广才同父异母的哥哥及朱芾煌的同乡、早逝的儿女均葬此处,但朱芾煌本人并未葬此。

养生有道淡名利


  李亚梅女士介绍说,父亲每天坚持写日记,几十年从未终止。只可惜大多已失落,找不到了。特别是在法国时的日记,存放在房主人的家里,后来遗失了。李石曾平时沉默寡言,笃于友谊,生平做事,常行而后言。他一生提倡学习,总是劝人不要虚度光阴。
  他的身体虽然谈不上健壮,但养生有道,每天坚持早睡早起,长年吃素,每日不离大蒜,所以平时很少得病;偶有头痛脑热小病,只是以少吃饭、多喝水、多睡觉来治,很少打针吃药。
  他心态平静、淡泊名利,十足平民精神的思想与生活。平时谈天,他自称能活120岁。不意93岁那年(1973年)的9月30日,头天还饶有兴致地吃了素水饺,次日即与世长辞。
  说到这里,李女士拿出一本刊物,借我阅读,此刊为《传记文学》第36卷第5期,上面有《忆李石老》等文章。李女士还深情地说,本来父亲生前遗愿是百年之后长眠在京西环谷园(即今北京四十七中学的位置)的,现在客死他乡,已是不可能了……

附言:


  后来,李亚梅女士去世后,和丈夫朱广才安葬于西山脚下的北京四十七中学的山坡上,也算是替父亲实现了愿望。墓碑为李石曾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背面题写:“李煜瀛先生(字石曾)于1923年创办私立北京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今北京四十七中学),广修堂系石曾先生之女李亚梅(字允修)婿朱广才之宅。二零零三年秋欣逢建校八十年立碑为念。”
其他文献
我叫田树桃,生于祁县,长于祁县,退休前在祁县中医院工作,是祁县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九届、十届常委。从1998年6月因年龄退出政协算起,已有20多个年头,但在这些年,我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关注着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祁县政协发展。  在新中国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回忆起我们一家三代、两对父女履职政协、延续家风的点点滴滴。  我的父亲叫田文甫(1898-1978),是
期刊
下店现在名唤下井,在今长治市平顺县西沟乡。去年8月的一天曾驱车去过一回,识见了三进院的非凡气势,也听村里人零碎讲些有关村子的前尘往事,无耐时间有限,只听得个大概。正式探访  之所以称“店”定与行商殖货有必然联系,呼“井”应该与水或者山沟形状有关联吧。上苍造化,恩育万物,周边六七十里的干石山区,唯此处有泉眼多处,润泽滋养,土沃山肥,水草蓊郁,古木参天,清泉常年潺潺外涌,再旱的年景都不曾断流。﹙据说现
期刊
中华大地上的大院林林总总,每个大院都记录下了曾经的人世沧桑,显示着自身不同凡响的神韵。如山西的乔家大院,就是一座晋商兴衰的见证。再如山海关的王家大院,却是一部古城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留存。而坐落在太行山深处的王家庄园,则是一部历经岁月剥蚀、翻得发黄的太行山人生存和追求的史书。  从山西省长治市出发,沿着和上党母亲河浊漳河并行的省道324线向东而行,逶迤六七十公里后,就到达了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平顺
期刊
天造一个老牛湾,地生一个偏头关。偏关地处晋西北,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相连,东与神池、平鲁毗邻。我们打开中国地图,图上山西省呈平行四边形,而偏关就位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西北角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入山西经过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这个偏关县。偏头关的前世今生  偏关缘何得名?其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又为历代重要军事关隘,故名偏头关。有“三关首镇,九
期刊
我出生于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最残酷的阶段。当我四五岁时已能记得日本侵华时百姓逃难、日军扫荡、民兵抗战壮烈牺牲等场景。长大后,家人们又给我讲了日军扫荡家乡时家庭的悲惨遭遇。如今,我已年近八旬,想把这些片段写出来,让儿女们和孙辈们以及其他青少年都了解老一辈人是怎样苦过来、熬过来的,先辈们是如何不怕流血牺牲、艰苦抗战才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过去、珍惜当今、奋发努力,
期刊
在接待上级领导同志来晋视察的工作中,陪同著名物理与动力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的视察,可说是我感受最深、不能忘怀的一次经历。因为这次视察时间最长,多达20天。地域最广,走遍了山西南北的7个地市,行程4000余公里。课题最新,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文物文化考察,所提建议也最为新鲜和深刻。钱副主席的这次山西之行,是一次独辟蹊径、出人意外之行,一次有热度、有广度、有深度的重要之行。若把它具体写下来文字必然
期刊
我有缘会见持美国护照的女博士任峻瑞小姐,是在1986年5月初。其时我担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她则是一名美国学者,是随父母到山西寻根谒祖的。她的祖籍在长治市沁源县河西村。那时她已经33岁,但看起来要年轻得多。  见面交谈时,我们毫无障碍地用汉语交流。长治市的老乡有人说她汉语“有点生硬”。其实不是“生硬”,而是海外华侨华人操汉语时发音和造句独有的习惯。我的众多海外亲属在操汉语时,都有类似的习
期刊
20世纪30年代的长治县城就在现在的长治市里。那时县城很繁华,为上党十九县之首。“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就设在东街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里,所以,长治县城还是晋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从京城、省城来晋东南的官员,下榻的第一站就是长治县。公干之暇,有两个地方必定要去,一是去“长春园”吃顿饭,一是去“玉生池”洗个澡。  “玉生池”是民国16年(1927年)创办的,掌柜是长治县(今
期刊
被誉为清末“良吏第一”和“民国巨子”的张瑞玑先生,生于1872年,卒于1928年。字衡玉,号老衡、 窟野人,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人。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1894年中举,1900年任平阳府平河书院山长。1903年中进士,历任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知县。1907年以宰官加入同盟会,与景耀月、景梅九等革命党人过从甚密。陕西布政使、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字樊山)对张
期刊
兰亭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属古之上祀节。在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举行了一场雅集。这一天,也因为这次雅集而名垂千古。聚会的是谁呢?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凝之、王徽之、王蕴之、郗昙、庾友、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王献之等42人。东晋名士尽会于此,堪称阵容强大。“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两晋时期无比显赫的高门世族,他们无需为五斗米奔波,因而更有时间和精力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