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与“被动”交替:二次元文化的“大众化”

来源 :东南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推使亚文化领域发生变革,二次元作为青年亚文化中受众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一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从一开始的小众边缘文化逐渐走向大众视野.由于二次元借助互联网特性主动建立了壁垒明确的圈子,其“大众化”过程也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外部力量冲击的“被大众化”,到主动抓住机会发展更加丰富的文化与经济的“主动大众化”的两个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二次元同时也在实现自身圈子的重构,以一种新的形态区别于其他文化.
其他文献
宣讲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实践,因应媒介生态变革,宣讲与媒介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媒介化宣讲实践。如何对这一活跃的实务经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学理研究是本文之关切。本文透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析,认为实务策略总结偏多而理论学理不足。笔者尝试通过引介修辞研究,媒介研究的效果研究、媒介技术的物质性研究和媒介化四个取径,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进而在完善、拓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话语体系之路上继续勉力前行。
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际传播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外来文化不断进入国内,国内的传统文化也不断向国外传播,国际文化传播途径与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在此情形之下,对于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形成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国际传播现状为基础,从青年自我意识形成与嬗变机理出发,分析国际传播对当代青年自我意识所形成产生的影响。
文章通过集体记忆理论,阐释了传统节庆与依托节庆开展的烟花火龙的关系以及内在逻辑,春节是文化记忆和传承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的重要载体。以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民俗为例,阐述了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春节开展烟花火龙民俗活动对非遗传承的影响因素。推动节庆和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从烧龙——村落塑造的集体记忆;春节——烧龙活态传承的载体;非遗——节庆保育和文化的传承;节庆——赋予非遗社会文化功能4个方面探讨如何借助节庆优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模式,以此为其他在节庆举行的非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