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环境对双搭接复合材料接头剪切性能影响

来源 :应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热环境会影响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性能,当胶接结构的两侧是不同的复合材料时,湿热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通过进行湿热前后的J-271胶膜试件及复合材料双搭接试件的静力拉伸试验,其中双搭接试件分别使用同种(A组)和异种(B组)复材板搭接。对比了湿热前后胶膜试件及双搭接试件的承载能力的变化,分析了湿热对双搭接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胶膜拉伸试件湿热后拉伸强度降低了31.4%,A组和B组试件湿热后剪切强度分别降低了22.9%和46.3%。两组的常温试件失效模式为胶膜破坏和复合材料纤维撕裂并存,湿热后,两组试件均出现较大区域的胶层界面破坏。
其他文献
1927年10月初,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1月,工农革命军主力胜利攻占茶陵县城,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由谭震林担任主席。红色政权建立后,成立了中共茶陵县委,恢复了县工会、农会,组建了赤卫队,抽调工作人员和士兵组成工作队,随后10多个区、乡工农兵政府相继建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
期刊
背景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部队急进高原后最主要的非战斗减员因素,AMS的发病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不同AMS症状随海拔增加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仍显不足。目的 分析不同海拔区域AMS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探讨急进高原后AMS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9月利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某部184名急进高原官兵在2 780米、4 200米海拔区域自觉症状进行跟
目的:探讨CT影像对腰椎小关节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小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别接受CT影像检查和X线检查,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CT影像诊断准确率91.67%显著高于X线诊断的75.00%(P <0.05)。CT影像检查多节段、单节段、L3-4、L4-5、L5~S1椎小关节确诊率皆高于X线检查确诊率(
为对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必须针对新的船舶建造过程中技术工艺、人员培训、生产管理的难推广、难落实、难改革问题,通过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企业中运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智慧船厂,开展新装备、新技术的人员培训,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提高建造工艺效率,推动造船企业高质量发展。
城市治理是城市管理的制度升华,体现在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与更加精细的公共服务供给理念等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从空间、群体的维度上均会出现发展差异,从而造成公共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为了实现治理创新、满足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许多城市将流动公共服务作为城市治理中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手段。流动公共服务以其灵活、主动、精准的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市治理中亦可大有作为。
文章从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的角度,结合水利行业的业务范围和作用,探讨了水利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注重点。分析发现,水利行业可通过对关键碳排放环节的严格管控以及碳吸收能力的优化管理,实现行业内部的碳中和;并可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手段助力其他行业和全社会实现碳中和。为水利从业者提供借鉴,为保障水利事业适应低碳发展趋势提供思路。
近年来,随着页岩油开发技术不断迭代,超大平台和水平井开发已成为规模增储和效益开发的新模式。实现储量控制程度的提升和优势砂体钻遇率的提高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以长庆油田陇东页岩油华H100、合H60平台为目标,在地质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和地震解释成果,建立延长组长7段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实现页岩油三维"甜点"在三维空间的数字化与可视化。在两个平台开发过程中,随着钻井过程持续迭代和更新模型,
基于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使得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过高的城市空间利用率导致城市通风状况变差,同时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城市发展速度,也会给城市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现状,很多地区都在城市中心城区增设城市通风廊道,利用自然风来改善空气质量、湿度、温度等,
期刊
城市通风廊道作为协同解决城市气候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本文回顾了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由来,总结了其功能与机理,重点梳理了我国通风廊道规划研究与实践进展,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合理地开展廊道划定工作提供参考。通风廊道的主要功能是为气流进入城市建成区内部提供通道,引导城市空间形态优化以减少风的损耗,结合科学保护城市开敞空间,促进局地空气流通,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空气污染、降低建
化学是高中学习的基础科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而采用"引导自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随后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