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及2014最近两年检查的42例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三维成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 mm,螺距为1,用MIP及V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 结果 42例患者的三维成像图像(MIP、VR图像)均清晰显示了茎突全貌及影像表现。结论 MIP及VR重建方法的结合应用并参考横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能极大提高螺旋CT对茎突过长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及手术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茎突过长综合征;螺旋CT;重建技术;三维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6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1-007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64-layer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in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Methods Imaging data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42 patients with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who were examined from 2013 to 2014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thickness and spacing of scanning layer were both 1 mm, and the tread pitch was 1.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f MIP and VR were applied for processing. Result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42 patients(MIP image, VR image) all distinctly manifested the overall picture of styloid process and imaging findings.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MIP and VR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xial imaging are able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via spiral CT, which provides significant value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eases and surgery.
  [Key words]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Spiral C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茎突过长综合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因为茎突长度过长或者是过长的茎突位置、角度、形态的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1],表现多样、症状复杂,其症状主要与茎突的长度及过长茎突的方位角度有较大的关系,常被误诊误治。Eagle于1937年首先报告茎突综合征,Eagle报告4%正常人茎突过长,又名茎突综合征、依格尔综合征(Eagle syndrome)、茎突神经痛。以往认为是一罕见病,但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本症常见于20岁以上成年人,正常茎突平均长度约为2.5cm,超过该值均可认为有茎突过长症。正常人群中约4%存在,其中4%~10%有相应的临床症状[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搜集2013~2014年我科检查的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男女比例为1∶0.68(25/17);年龄22~67岁,平均44.5岁,30~50岁占69.05%(29/42)。所有患者均进行茎突区域平扫。临床上均有不同症状或症状轻重不一,其中以咽痛、咽部异物感、梗阻感为主要表现者32例;以颈部疼痛、耳痛、反射性咳嗽、晕厥症状为主要表现者10例;少部分患者合并有耳鸣、流涎、失眠等表现。
  1.2 检查方法
  螺旋CT横断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使用荷兰飞利浦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患者仰卧,螺旋扫描条件为250 kV、200 mAs;层厚、层距均1 mm,螺距1,头颅摆成标准体位,行轴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甲状软骨至颞骨乳突上缘,用MIP及V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选择适当的阈值。从不同平面和角度观察茎突和茎突舌骨韧带的骨化,除去茎突周围组织影像,立体再现茎突长度、走向、粗细、分节、钙化等各种表现。
  2 结果
  正常茎突平均长度为2.5 cm[3]。茎突MIP、VR图像显示结果:42例患者均清晰显示了茎突,经过测量都有长度过长并且表现为偏斜、弯曲如封三图1AB,分节、钙化如封三图2A,两侧基本等长如封三图1A、3A~B,一侧过长如封三图1B、2A~B,粗细不均等,茎突长度2.5~6.7 cm。42例患者中,两侧基本等长27例,左侧长9例,右侧长6例。茎突长度为2.5~5 cm者36例,5 cm以上者6例,最长达6.7 cm。其中茎突过长且合并有分节、钙化者5例。所选42例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提示无手术禁忌,所有患者均采用咽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术后患者咽刺痛感、咽异物感、咽痒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者38例,明显好转2例,2例术后仍有异物感,总有效率达95%,疗效显著,无复发患者。   3 讨论
  3.1 茎突的解剖
  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是颞骨前下方的一个棒状骨质,位于颞骨鼓部下方,乳突尖、茎乳孔的前面。茎突是舌骨链的一部分,有4个分开的胚胎部分:①鼓舌部;②茎舌部;③角舌部;④舌骨下部。茎突起于颞骨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前内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大部分茎突比较直,其少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正常人茎突长度差异较大,但均在2.5~3.0 cm。
  3.2 茎突根据发育状况分类
  共分为四类:①完整型,②分节型,③发育不良型,④未发育型。茎突与周围解剖关系紧密,被颈内、外动脉和舌咽神经包绕,是三条肌肉和两条韧带的附着点,即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及茎突舌骨韧带和下颌韧带。
  3.3 茎突过长的原因
  茎突过长的原因其一可能为胚胎时期以上4个胚胎部分连接的异常骨化,其二可能为茎突的一部分发育成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的骨化中心或韧带部分骨化,导致茎突长度超过正常值。
  3.4 茎突X线平片的局限性
  以往对此疾病的诊断主要靠咽部指诊或X线平片检查,但都不能全面反映茎突的长度、方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门诊中极易被误诊为急(慢)性咽炎、咽颊炎等。过去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主要影像学检查为普通X线,但因茎突和周围骨质重叠过多,难以清楚显示茎突及茎突全长和角度,而且不能清晰显示茎突的根部,使得茎突长度测量不准确,所有这些给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后来利用CR或DR系统处理所得的X线片,虽然解决了以往普通X线摄影对茎突检查时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问题,提高了对茎突摄片图像清晰度,但仍然存在摄片体位比较复杂、球管倾斜角度要求较高以及患者茎突倾斜角度不一等问题,给放射检查医生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并且所得图像仍然难以显示其茎突根部,仍然难以清楚地显示茎突全长。再者X线片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对于分节、钙化表现一般都不能显示,这些都对茎突的长度及角度的测量造成一定的困难和误差。所得的X线片仍然属于二维图像,密度分辨力低、空间构像差,不能显示茎突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
  3.5普通及单层螺旋CT图像的局限性
  在多排螺旋CT问世以前,普通CT及单层螺旋CT扫描由于受到扫描时间的限制,扫描时间较长,所选择的扫描层厚相对较厚,成像时间长,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差,图像质量欠清晰,所得到的图像是二维图像,仍然无法显示茎突的全貌。虽然比传统X线平片、CR、DR图像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无法推广,不能达到准确的诊断,且对临床医生提供不了清楚的空间定位,对手术方案不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3.6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茎突过长的诊断价值
  近10余年医学影像迅猛发展,对广大影像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掌握更多知识,满足临床的需要。多层螺旋CT扫描机于1998年9月研制成功,螺旋CT三维重建(3D)是近1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借助计算机对生物组织结构影像的连续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三维图像并能进行定量测量的一项形态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它的扫描时间比普通CT有了明显提高,扫描时间短,层厚、层距更薄,可以小于1 mm扫描并作三维重建,而且成像时间也更短,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更为出色,图像质量清晰,是传统X线片、CR、DR、普通CT图像所无法比拟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检查茎突过长的一种新方法,也是检查茎突过长的最佳方法[4],是普通X线片、CR片、DR片所无法比拟的。螺旋CT的茎突三维图像重建时,选择适当的阈值及窗宽、窗位,除去茎突周围组织影像干扰,只保留茎突影像,立体显示茎突长度、粗细和走向,既能显示茎突本身,又能显示茎突舌骨韧带的钙化。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观察茎突过长的立体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五官科医生可凭借茎突三维图像直观了解茎突的长度和角度,并作出精准的长度测量,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径路的选择,从而发挥螺旋CT三维成像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镡旭民,杨桦,邓安春.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1):1027-1028.
  [2] 王志斌,刘秋润,崔永华,等. 茎突X线平片与CTR扫描三维成像的临床评价[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 20(2):60.
  [3] 高鹤舫. 耳鼻咽喉放射诊断学[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0.
  [4] 郭晓东,蔡祖龙,宋学坤,等.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底病变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5):417-420.
  [5] 邢巍巍,王雪峰,谷京城,等.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茎突过长症的诊断价值[J]. 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6,20(12):563-564.
  [6] 朱志军,邢树忠,万林忠. 茎突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1):36-37.
  [7] 郑翠英,于培兰. 食道上段癌误诊为茎突过长症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8(5)1226-1227.
  [8] 张爱华,杨怀安. 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治疗茎突过长症1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3900.
  [9] 袁军,徐彬,周超,等. 双层螺旋CT改进扫描技术在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8):24-26.
  [10] 刘新田,裴爱国,亓立勇. 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3):57-58.
  (收稿日期:2015-03-1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对脊柱后路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 方法 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DEX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DEX持续至手术结束后24 h),术后均以罗哌卡因在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 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拔管后6~7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术后首次镇痛需要时间延迟,盐酸曲马多总量减少(P<0.05);C组拔管后VAS评
[摘要]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或阿卡波糖后降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140例单用二甲双胍12周以上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70例)与阿卡波糖组(70例),随访12周,观察血糖等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LEEP术后辅以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宫颈LEE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观察组(术后放置壳聚糖)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每周一次来院复查宫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阴道排液情况。 结果 观察组宫颈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阴道排液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壳聚糖抗菌膜对LEEP术后宫颈
[摘要] 目的 分析护士人格特征对其工作效能的影响力,探讨适合护理专业人员必备的人格特征。 方法 通过运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MMPI)心理测量软件系统为测试工具,对我院临床100名护士做个性特征与其工作绩效相关性分析。 结果 优秀护士组理解能力、知觉歪曲(44.25±8.89)分,工作忧虑、自我中心(64.62±9.00)分,天真、幼稚(41.87±9.47)分,冲动、控制力、易怒(51.03
[摘要] 目的 了解城乡全科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基本概念、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认知状况,为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对21所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组)和27所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组)的全科医师进行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基本概念、诊断方法、分组诊断、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等五个方面。 结果 A、B两组全科医师对上述五个问卷问题的答对率
[摘要] 目的 研究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与无自体输血组对照,比较产后两组子宫下降高度、宫缩痛、恶露量、恶露结束时间、B超子宫复旧情况等。 结果 贮存式自体输血组术后宫高、宫缩痛评分、恶露结束平均时间、第3天与第7天子宫三径之和、宫腔积液发生率低于无自体输血组,产后42 d平均子宫复旧良好率高于无自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
[摘要] 目的 研究游离MicroRNA 34-b(miR-34b)在特发性少精子症和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特发性少精子症、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同期因女方因素不孕前来检查的生育力评估正常的健康男性精液各2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精浆游离miR-34b的相对含量,通过方差分析统计各组间的差异,并对精浆游离miR-34b在特发性少精子症和特发性无精子症中的诊断价值进
[摘要] 目的 探讨CT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将1189例癫痫患者均应用常规的抗癫痫药物系统治疗6个月,将其中符合难治性癫痫诊断的160例,从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全部进行CT螺旋扫描,依据CT扫描结果,将CT阳性结果的患者分为A组,阴性患者分为B组,其余80例患者作为C组。A、B两组患者除继续应用常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外,均联合应用其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A组患者辅助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和
[摘要] 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城市大医院,乡镇中小医院人才及医疗技术资源相对缺乏,诊治力量较薄弱、留不住患者、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是目前我国医院较普遍存在的现状。网络环境下区域医学信息资源共享并开展协同化医疗服务,可以改善这种资源和配置的不均衡状况,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对缓解患者就医难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区域影像信息资源共享为切入点,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城市大医院与基层乡镇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索拉非尼作用人胃癌MGC80-3 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V/PI 双染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变化。 结果 索拉非尼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