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二次函数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对二次函数的施教,是重点也是难点。虽然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引入了二次函数的概念,但在高中阶段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内容程度的增加,以及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寻找合理有效的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二次函数的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从基础概念着手,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二次函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二次函数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映射等知识点的引入,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更需要缜密的思维训练。而可以说在高中阶段二次函数的知识在不等式、导数、解析几何等重要的知识点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且在每年高考中二次函数的占的比例较高,出现的频率较多。老师应当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充分掌握二次函数解题技巧,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函数知识,将所学到的知识转换成学习的能力,打好在高中二次函数的基础学习。
  加深基础概念,做到熟能生巧
  进入高中阶段采用集合、映射等知识点来解释二次函数,加大了对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与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学习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对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需要老师做好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复习巩固的同时加深对高中知识点的引入,引导学生转换学习思维,将初中学所的知识点通过集合、映射等方面来进行解释,在充分认识理解新思维下的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后,再进行更深程度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函数形式的转化往往是一个难点,如果做到对概念的充分理解掌握,对于此类的题目化解并不是太难。如对函数f(x)=3x2+2x+4,求值f(1)、f(t)以及表达式f(x+1)。对于此题目很多学生对第一问、第二問的解答往往采取直接带入的方式即可求出相应的函数值,但对于函数表达式f(x+1)的求解过程中,没有做到对知识点的清晰把握、深入了解,错误的理解成在函数f(x)中自变量为x+1的函数值。
  加大思维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二次函数的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将二次函数融入不等式、导数、数列及解析几何的学习中,这就须要学生有很高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的同时,善于利用解二次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老师则要求在交给学生二次函数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做到将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在各类题型中得到灵活运用。另外,由于二次函数本身具有很多条的性质,且出题方向较为灵活,稍微改变二次函数中的项系数即可改变函数图形的形貌,且对于定义域的区间改变就能影响到函数的值域。可以说对于二次函数的题目犹如题海,是永远做不完的,这就需要学生在练习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找到考察的所在知识点,发现并找出所给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寻求最快捷的方法求解问题,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在大量试题和思考的训练过程中提升学习的效率。
  完善数形结合,做到直观解题
  学习二次函数时,由于函数的抽象性不能直观判断出其特性,加大了学习中的难度。如果做到数形结合可以很好特的函数公式和性,弥补二次函数的抽象性的困难,同时可以通过函数补充解释图形,丰富函数的知识内容。因此这就应当老师在教导将数形结合的思维理念融入对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对于绘制出函数f(x)=x2+2x+1[x∈(-2,2)]的图像后,能够直接从图中挖掘出函数的开口方向、单调性、值域、奇偶性等隐含条件。在分段函数的求解中,单纯的通过函数计算比较困难,如果采用图像的方法便能直观的判断出函数的变化趋势。另外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求解图像平移的问题时,能够直观的判断出函数图像的位置变化,但很难求解出平移后的函数图像解析式。而利用函数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便能很快的求解出函数平移后的解析式,补充在求解函数平移图像的不足。
  利用错题笔记,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对于数学的学习主要还是以实际的动手训练和小规模测试为主,学生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自己本身的问题(如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细心马虎等),并以错题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当然对于二次函数的学习也适用于此方法,尤其是在二次函数结合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等复杂知识点的学习中,薄弱的知识点很容易在测试中显露出来。老师应当督促学生对错题做好记录,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错,同时在错题的旁边附上相应的知识点,定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再测,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掌握应用程度。由于高中学习有很多印刷的试卷,可以将每次测试的试卷装订起来,可以定期拿出来翻阅。
  寻找解题模板,做到毫无遗漏
  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数学的学习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分析,但仍可以将学习文科的背诵或记忆的方法融入其中,做到更好的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广大教学工作者对二次函数教学中,总结出了很多经典知识点解题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采取套用模版的方法,将题目做到规范化,避免遗漏的知识点,增加解决题目的严谨性,做到尽可能的不失分。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学习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二次函数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这就需要广大老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大量试题的训练训练过程中,积极思考,找出更加方便快捷的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打好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成平.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J].教学探讨,2016年02期
  [2]杨彦钢.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
  [3]王秋娟.浅谈高中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科教育,2015(3):211
  [4]温九祥.高职数学课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教法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报,2015.12.75~77
其他文献
【摘 要】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是新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的最根本要求。学困生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培养和引导,进而融入到整个学习群体之中。本文作者从调动有效教学要素的角度出发,对提升学困生学习兴趣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要素;学困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群体的实践活动,是将全体学生整体进步和共同发展作为根本使命。由于学
【摘 要】在高中的数学知识点中,数列一直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且必考的考点,尽管很多同学和老师也很重视对数列问题的研究,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数列比较难。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认识到数列的实质是一种函数,这种思想对学好数列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数列的考题形式越来越多,要从根本上解决数列问题,就要求高中学生通过题目的训练,熟练地掌握求解方法,使得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列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提出一种采用动量BP算法来预测路基沉降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构建了预测路基沉降的具体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预测路基沉降的一种新
评定地基土液化可能性是抗震勘察设计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推荐判别方法与美国seed判别法,推导出新的判别方法,该法具有判别准确、理论合理、计算简便
在公路土工试验资料整理过程中一般很难运用单一的绘图工具绘制双对数图形使其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Excel具有出色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功能,但其绘图效果不够规范、美观;与Excel相
【摘 要】为了迎合幼儿园实际需求以及弥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偏差的现状,我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增设了八门实训课程:幼儿舞蹈表演、幼儿手工制作、幼儿游戏指导、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幼儿歌曲演唱、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钢琴、手风琴演奏与伴奏、幼儿英文故事讲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八方面中各“三十个”的量。本人主要承担《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及《幼儿游戏指导》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
根据理想模型中土颗粒和孔隙水之间的几何关系、热力学原理和土力学基本理论,研究了土的非饱和性在非饱和土中引起的力系。给出了张力吸力和吸力比的定义,并在考虑基质吸力作用
泥石流流速是难以实测和准确推算的重要参数。在分析既有各类弯道超高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各类泥石流的弯道超高计算模式,进而改进基于弯道超高的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
【摘 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成为一个个个性张扬、主动进取的主体,需要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竞争情境中主动学习、探究创新。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主;合作;探究;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悄然改变。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