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古帝颛顼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为五帝之一。颛顼是一位泽被宇内的英雄人物,他成功的推行了宗教改革,强化了宗教势力,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创了中华文明史的先河。
  关键词:颛顼;绝地天通;父系制度;颛顼历;帝丘;司天;司地
  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为五帝之一
  相传他生于若水,居于濮,葬于濮,并且建功立业也在濮阳,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后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在“华夏”、“东夷”二族融合之时,氏族之间掠夺战争频繁发生,如颛顼与共工进行了一场大战,文献记载:“颛顼常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战争起因与水患有关,而实质上是一场“争为帝”的斗争。这些战争加强了各级军事首领、部落首领和祭祀的权力,这部分领导人物虽然还在一起商量问题,实质上发生显著的变化,部落首领的地位已有明显的巩固和上升。
  古帝颛顼,勇于革新。在位之时,为更好地加强统治,改革原始宗教,将民政与宗教职务分开,部落首领只管民事,不再兼管宗教事务,宗教事务另设祭祀掌管。《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红下地。”也就是说,颛顼当时任用东夷族的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用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这是对重黎二人分掌天、地各尽其责,不相混淆的记载。又《国语·楚语下》:“及少皋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果断地将人事和神事分开,由不同管职掌管,严肃祭祀行为,规定祭祀制度。其实质就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神事与人事分开的原始宗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重”“黎”等人的职业并非仅限于巫事,他们既从事宗教活动,又具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但是原始宗教、祭祀的主持者,同时也是哲学、艺术、科技工作者。这在仰韶文化的考古中得到了“物”的证实。如: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45号墓,就是一幅原始的天文星象图(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例如“毉”字的下半边就是“巫”,也就是说,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最初就是巫。他不但探索治病的科学方法,同时也用宗教巫术驱病驱邪。直到科学已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有人相信“法轮功”这种现代巫术能够治病,依然有李洪志之流江湖骗子冒充巫觋,现身说法。但原始时代的巫术是真诚的,是局限于不发达科学的产物,与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司天、司地的分工乃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用神话的语言这叫做“绝地天通”,天上的神与地下的民再不能来往,而只是巫觋能够通天达地,成为沟通天人意旨的唯一者。天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四季寒暑、日月东升西落,一年四季寒暑循环往复,以及风雨、闪电、冰雪等现象。它们发生变化的规律可以被人们觉察到。但何以如此,在当时科学十分不发达情况下是无法理解的。于是只好比附人自身,猜测冥冥之中有神旨意在主宰,而且通过巫术祭祀仪式能够与神灵对话,当时虽然也积累依靠观擦而得来的科学知识,但都深深地裹藏在原始迷信思维之中。认识到天与地、人与神的不同是神话宇宙观的一大发展,标志着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把自然界当作科学认识的对象。“绝地天通”就是这一转变在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颛顼此举无疑是对宗教和信仰的垄断,是对政权的集中与统一。颛顼的“绝地通天”不只是一次思想上的统一,他让少数人(重、黎)从事宗教事业标志着由神治到人治的转变。也说明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首次分工,这一进步表现具有时代意义。
  改革原始宗教的结果,一是使发展中的上古社会趋向安定;二是宗教势力明确规定了“男重于女”,使之父系制度正式确立;三是职权的明确分工,使之坚持不懈观测天象,创制出我国最早的历法——《颛顼历》,将一年规定为366天,这是颛顼改革原始宗教的重要成果之一。另外,历法上还有古帝颛顼破除近亲婚配,创立“五经”之乐的记载,总之,颛顼的改革将历史的发展向文明推进了一大步。
  古帝颛顼,娶妻女禄氏,生子老童,传说,在位七十八年,死时九十八岁,葬在“东郡广阳里”(即内黄梁庄乡)。古代文献中,有关古帝颛顼在濮阳活动的记载也很多,如《帝王本纪》、《竹书纪年》、《汉书·地理志》等书中,都有清楚地描述。濮阳的高城、故县以及滑县的土山村一带曾是颛顼活动的中心地区。相传濮阳的“长乐亭”是颛顼避暑的圣地。后人为纪念颛顼,在今内黄县梁庄乡三杨庄西北不远,建有颛顼庙和颛顼陵。《滑县县志》还记载,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曾发现过颛顼货币,推测这些文物可能为颛顼的陪葬物。1988年,在河南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工地出土的M45号墓,有专家称这是颛顼墓,墓中骨架为颛顼帝,其中第三组蚌壳砌龙虎图案中的“人骑龙”,认为就是传说中的颛顼帝骑龙升天的故事。众多的史料,大量的文物遗迹表明,濮阳为“颛顼之墟”,故为帝丘。
  颛顼是一位泽被宇内的英雄人物。《大戴礼记·五帝德》称他“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西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袛励”,这段话摘自《史记·五帝本纪》。《楚辞·大招》盛赞其“名声若日,照四海只”,又如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评论的那样:“(颛顼)声明洋溢,超过黄帝”。可见,颛顼帝是继黄帝之后的又一位中华人文初祖,他成功地推行了宗教改革,强化了宗教势力,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创了中华文明史的先河。
  作者简介:程瑞玲(1968—)女,河南濮阳人,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已经在进行语言交流,最早的诗篇都靠口口相传,那些作品真的是说的语言、言语的语言。在赫西俄德《神谱》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个语言神系,文中解读了位于这一神系顶端的司史诗、歌唱、音乐之神缪斯。  关键词:神谱;赫西俄德;缪斯  现代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没能深入进去真不知该如何言说。所谓语言存在论、通向语言途中等专业论域,尽管在看、在听,但等你想表达时又总总落空。只能说我还未入哲学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当新年来临的钟声敲过后,随着红日冉冉升起,我们迎来了漫天的朝霞.看,充满希望的2005年新春潇洒地走来了,它将把三百六十五个美好的良辰呈现在我
本文是2012年新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结项成果之一。  摘要:“跑灵”仪式主要流行于河南省中、北部地区,是该地区丧葬礼俗中一个独特的民俗礼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世纪末,“跑灵”仪式在豫北新乡地区的葬礼中处处都能见到,上世纪末始,“跑灵”仪式逐渐退出了新乡地区的丧葬礼俗。从鼓吹乐的两大功能——祭祀与娱乐功能来看,“跑灵”仪式在整个丧葬礼俗中的功能是突出的。从仪式普世伦理的价值,它具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就竹林七贤砖画进行研究,主要对竹林七贤砖画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竹林七贤砖画艺术语言分析,使人们全方面了解它的风格特征并从艺术的角度体会魏晋时代审美,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砖画;魏晋六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发掘太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发现一座大墓。此墓从墓室结构上看,年代在东晋末年和南朝初年之间,此墓的主人认定为刘宋的第四
诚实、仁义、厚道这些字眼,好像是跟做人联系紧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常常使用这些字眼.但是把它们与文学创作挂钩,还是让人耳目一新,非常有意义的.
目的:探究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内镜下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析常规显微
传染病医院CT室是患者相对集中,患者密切接触,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科室。因此切断感染途径、控制感染源,做好消毒隔离至关重要,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1.按病种分时段预约检查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自身健康发展和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障.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民间美术的相关元素,目前已广泛运用于艺术设计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动画中也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