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应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应转变角色,对师生关系给予重视,并力争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做到具有爱心,勤奋好学以及身正为范。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爱心 勤奋 示范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8-02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师生只有配合默契,才能事半功倍,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师生间的良好关系不仅能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使学生能畅所欲言而无后顾之忧,而且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效应,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爱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1.1 热爱教育事业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要想干出点成绩,都必须具备一项基本素质,那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有当他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崇高地位时,他才能真切地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常用李商隐的诗来形容教师,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师职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特点。如果不是一个淡薄名利,清心寡欲,甘为人梯的人,是不可能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终身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无私奉献,历尽苦难终不能悔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
  1.2 热爱自己的学生
  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鲁迅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从而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他们的良师密友。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和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从内心涌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认真细致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置终日的劳累不顾并乐在其中。假如教师缺乏这种情感,从内心抵制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工厂里无生命的机器,那么感到痛苦的不仅仅是教师本身,而且包括众多无辜的学生。
  那么,如何爱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真诚
  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可信,从而消除防御机制,有快乐愿意与你分享,有悲伤愿意与你倾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发挥自己的潜能。
  (2)尊重
  有位学者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潜在的力量。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课改环境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居高临下,惟我独尊的权威心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以亲切的面孔,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理解,缩短师生间的心距。而不能把“我说你听,我管你服”作为维护正常秩序的需要,把讽刺挖苦学生视为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把打骂学生,杀鸡儆猴作为治恶压众的法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美国教育学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对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只要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最终就一定能成为好学生。只要教师向学生投之以桃,学生就一定回对教师报之以李,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宽容
  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把他当孩子看待。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着想,用母爱去包容他们,多给他们一次机会。这样在一个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无耽于老师的惩罚,同学的讥笑,减少心理障碍,大胆练习,教师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4)信任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因此在课堂上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皮格马利翁的期望效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手势或表情,都会使他们受到鼓舞,增强勇气。所以对他们更要充分信任,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激励。并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学习信念。不能歧视,冷漠或无意的忽视他们,使他们失去自信,失去希望与追求,这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谈不上教育。”让我们牢牢记住于漪老师的这段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从“爱”出发,用一颗爱心来播撒爱。
  2 勤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自身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才能交给学生一把通向科学宝库的金钥匙。
  首先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通而不专或专而不通都不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学教师,更需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能胜任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全面掌握所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教师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熟悉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还要掌握本学科的科研方法,做到“要让教学大纲和教材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应使教科书成为你知识海洋里的一滴水”。只有达到这个程度,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最后,在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的武装下,教师还需具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将知识重新加工,转换,传递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所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一个“勤”字,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创造,才能桃李满天下。一句话说得好,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
  3 范
  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已,处处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基础主要是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喜欢
   模仿是儿童青少年的特点。他们模仿他们所尊重、信任甚至崇拜的人物。因此,教师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的这种模仿的倾向决定了教师职业必须具有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们被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同时,教师的示范性不仅表现在教育活动中,而且表现在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教师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教师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学生。教师怎样穿衣,怎样谈论其它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等等,对学生都有重大意义。教师思想上的一切转变都会影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束的一切言行举此都必须具有示范性。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我们应用一颗“爱”心,“勤”于耕耘,处处为“范”,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从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同时它和汉语差别很大,要想学好初中英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并且要持之以恒,现阐述如下:  【关键词】 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端正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 G7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56-01    1 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种活动得的心
期刊
【摘要】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套训练模式,该模式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巧记单词,复述,强化,美化短文  【中图分类号】 H19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36-02    众所周知,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
期刊
【摘要】 商务合同英语既具有商务英语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法律英语的特点。 商务合同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本文从专业词汇、缩略语、法律词汇、近义词、金额词及介词等方面分析了涉外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 合同英语 词汇特征 翻译 商务合同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4-01    商务合同英语属庄重文体
期刊
【摘要】 现代展示活动的展示手法各种各样,展示形式也呈多元化趋向发展,动态展示就是目前现代展示活动中倍受青睐的展示形式,它有别于陈旧的静态展示,是一种在静态展示的基础上将声、光、电等技术完美结合的新型展示方式。本文通过对动态展示在展示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与系统研究分析了动态展示在展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展示活动中这种由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转变的观念,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接收信息方式,并调动参观者
期刊
【摘要】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活动,是手和脑、知识和能力得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探究性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打破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全新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80-01    2011年6月18日——19日,我有幸赴沈阳参加了由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举办的第五十七期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具体地点在生本实验校沈阳市第十一中学。这次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由郭思乐教授做的关于生本教育的讲座,即生本教育的学术报告与生本教育的新发展;二是观摩来自各地的
期刊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发展异常迅速。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0-02    1 现代城市建设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了解聋生的思想动态,增进师生关系,缓解聋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培养聋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时期聋校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缓解压力 培养习惯 树立人生观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dea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
期刊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离不开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和指导。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者 参与者 指导者  【中图分类号】 G89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7-01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
期刊
【摘要】 高校档案是高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志。本文首先分析档案意识、管理体制、档案人员素质等影响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从增强档案意识;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加强设备投入;重视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进行阐述,从而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档案管理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
期刊